生态园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与市审计局2023年党建工作总结【2篇文】生态园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生态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x新区管委会、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入实施“123”工程,扎实开展深化“赛马争先”暨“三项工程”再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1-9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84.61亿元,同比增长9.32%;完成财政总收入9.8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71亿元,同比增长29.24%。2023年工作总结一、凝心聚力谋发展,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1.项目招引协同推进。1-9月,园区新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25.04亿元;新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10.48亿元;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39.6亿元;实现市外实到内资28.94亿元,浙商创业创新资金30.73亿元,外资到位2585万美元。一是开工项目抓投产。驰宇轴承、微牌科技、麻吉佳高级辅助驾驶结构件等8个项目顺利投产,总投资10.48亿元。二是落地项目抓开工。万洋小微企业园、帕柯斯人造假肢体、英莱达医用转移车、巨仁家用电器等6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39.6亿元。三是签约项目抓落地。鲲鹏二期、禾美二期、漉玲3D扫描检测设备生产等7个项目完成摘地,中环赛特电子加速器、万国汽车零部件、鼎捷智能小家电等7个用地项目预计2024年2月底摘地。另有5个项目通过会审,6个项目等待评审,18个项目深入洽谈中,总投资约175亿元。2.前湾硅谷全面铺开。一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1-9月,新引进硕士26人,园区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级人才和基础人才数量分别达2人、11人、5人、34人和2613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入选1人,“甬江引才工程”申报项目15个,入围答辩环节项目3个。二是产学研平台深度融合。积极促进园区、高校、企业三方联动合作,铭时基因数字PCR创新公共平台投入运营,诺奖领衔的NK细胞项目等项目有序推进,与清华、浙大、哈工大等高校就招生就业、合作办学、技能培训、校园创业等园校合作重点议题开展深度洽谈。三是科创飞地稳步发力。中意复旦(张江)科创中心共接洽整合项目77项,向园区引荐优质项目9项。上海虹桥中意楼目前共入驻企业9家。3.国际合作纵深拓展。一方面,中东欧合作全面深化。成功举办中国-中东欧产业合作交流论坛暨创新产业对接洽谈会,“八个一”工程加快推进,宁波中东欧创新基地累计引荐中东欧国家项目64个,中东欧中小企业集聚区二期建成投用,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被评为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另一方面,中意合作持续深化。意中国际创新中心在米兰和宁波两地设立孵化基地,1-9月,共收集对接LITIA能源、SantiniCycling运动服饰等新项目15个,深度推进OMI意大利通航、Biostamina医疗器械等项目10个,举办中意科技产业合作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6个。二、全力以赴稳增长,园区经济迈上新台阶1.工业经济回温向好。今年以来,园区积极克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国际贸易摩擦等不利影响,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1-9月,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4.61亿元,同比增长9.32%,规上工业增加值53.87亿元,同比增长26.7%。预计全年,园区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5%。2.有效投资持续扩大。1-9月,园区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8.71亿元,同比增长29.24%,其中工业投资44.59亿元,同比增长29.66%。预计全年入库项目累计可达24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14.94%,其中工业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21.21%。3.创新动能加速集聚。1-9月,新增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6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为10家、16家和28家。授权入库专利数150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4.企业培育扎实有效。持续加强企业上市的跟踪服务,聚焦资金奖补、对外宣传、上市辅导等领域,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量身定制支持企业上市专项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1-9月,成功培育来凯制药在港交所上市,并引进来凯制药总部在园区落户。截至目前,园区上市企业总数达2家,其中港交所上市1家(来凯制药)、上交所上市1家(甬矽电子),拟上市后备企业6家。5.助企政策全面落实。开展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企业绩效评价,其中7家被评为A级;发放技改、贷款贴息等补助资金超2748万元。行政服务更加到位,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受理各类业务150件,审核拟落户项目23个,发放留甬员工过年红包、自行来甬交通等补助超414万元。三、强基固本补短板,基础配套开拓新空间1.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年实施政府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48.45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9亿元,1-9月,完成投资5.59亿元。一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科兴路东延工程(余姚段)一期正式通车投用,二期即将开工建设;固北北路滨海大道至兴城路段预计年底建成投用;生态园综合配套提升工程、前湾客运中心新建工程有序推进。二是标准厂房滚动开发。生态园标准厂房五期、六期主体全面竣工,七期项目开工建设,八期项目正在方案阶段,九期项目已完成EPC招标。三是建设规划不断完善。结合招商引资、企业落地、产业布局调整的具体情况,完成BHO5区块的控规局调和《余慈城区前湾片BH08用海编制单元详细规划》的编制评审和报批工作,有序开展园区电力、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前期工作。2.要素保障持续强化。生产要素供给更加有力。电力系统四期工程、海塘路电力排管(滨海大道-兴城路)新建工程、LNG供气站及其配套中高压连接管线、生态园DN1000给水管安装工程等项目完工,姚北水厂新建工程一期推进顺利,向家弄水库引水隧洞工程开工建设。用地保障更加充分。1-9月,累计出让土地面积1414.78亩,其中挂牌出让土地5宗,面积830.12亩;海域3宗,面积584.65亩。全面开展科兴路二期农转用报批前期工作,统筹推进非粮化、田长制、滩长制等相关工作。生活配套更加完善。保障性住房一期、二期开工建设,全年筹集保障房1902套,两年累计筹集保障房6586套,提前一年完成5000套筹集任务。启动休闲绿地公园、人才社区、法院、派出所等配套项目建设。3.生态修复更加有力。一是绿化建设不断推进。系统推进水系绿地建设,一期工程绿化(滨海大道北侧景观绿化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绿化及二期新建河流、水系绿地新增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二是增殖放流有序开展。包括潮间带底栖生物增殖和鱼类增值放流,完成投放缢蛏1200万粒,彩虹明樱蛤1000万粒,青蟹10万只,各类鱼类总共140余万尾。三是中心湿地加速修复。计划修复湿地总面积200公顷,包括调蓄湿地133.3公顷,复合湿地66.7公顷,新建河流长1600米,目前已开工建设。四、治管并重防风险,综合治理呈现新面貌1.安全防线持续筑牢。一是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指挥部与各部门、科室、管理服务对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50家余企业根据管理架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组织领导,夯实监管基础。二是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三改一拆”专项整治、化工集聚区封闭化管理、电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综合提升、电气焊监管等专项工作,开展“除险保安”行动,累积排查企业400余家次,发现问题隐患数2300余处,对隐患整改实施跟踪督办,基本实现全闭环。三是安全培训宣传到位。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员工三级培训、企业“三新”培训、特种设备作业操作人员培训、特种设备上岗证培训,组织110名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150名企业安管员参与培训并通过合格考试;同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图片展,发放宣传册1000余本、发送短信5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200余套;组织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培训320人次;督促企业员工培训1万人次以上;开展消防逃生演练1次。安全生产宣传“五进”活动中走访企业10家、学校1家。2.生态防线持续筑牢。一是重点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推进“清新园区”和“无异味园区”建设,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入户核查废气污染重点企业10家和一般企业20家,制作重点企业“一厂一策”和一般企业治理建议,截至目前,30家企业基本进入提升改造的验收收尾阶段。积极开展环保数字化建设,点对点整治个别偶发性臭气异味源,整改完成率达92.7%。二是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在完成小曹娥水体总磷污染控制不力问题和“污水零直排区”省级创建基础上,高标准推进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建设,目前园区河道水质稳定在V类水或以上。三是稳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报告编撰和汇报工作均已完成,待评审结果公布后持续推进下一步工作。同时开展“低散乱污”整治,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偷排、偷倒等违法行为,累计配合环保执法人员调查涉嫌违规企业30家,其中责令整改26家,行政处罚3家,关停5家。3.综合防线持续筑牢。一方面,基层治理稳推进。深入推进平安园区建设,有效改善提升园区形象,全面开展“涉水违建”、“消防安全”、“拆违治乱”等专项整治,累计完成拆除涉水违建3宗、组织安全检查6次、拆除违章建筑12宗、排查自建房1000余套、检查园中园厂中厂100多宗、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0余个。另一方面,矛盾调处见实效。持续强化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及时处理回应各类信访件,做到有登记、有流转、有回复,累计办结群众投诉、部门移交及上级交办的信访件147件,调解纠纷44起,办结率、调解成功率均实现100%。五、统筹协调促提升,金融保障注入新活力1.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强化园区财政收支统筹,1-9月,实现财政总收入9.88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49.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财政总支出3.19亿元,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的40%。2.国资监管持续强化。一是优化国企考核。组织开展2022年度直属国有企业及其负责人薪酬考核,修订完善《生态园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办法》,持续提升直属国企监管效能。二是明确职能权限。理顺指挥部与公司职能,明确招商项目政策兑现、国有资产管理等权限,1-9月,共审批事项53项,备案3项,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园区控股企业宁波前湾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合并范围内共拥有子公司20家,总资产规模达35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净利润9亿元。三是加强资产管理。有效利用闲置资产,持续强化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历史遗留较难处理的资产进行重点说明。持续做好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奖补资金项目的申报后期运营工作。3.融资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多样化融资方式,通过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发行债券、项目贷款、并购贷、保债计划等多种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融资能力;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与金融机构协商力度,通过置换贷换、下调费用等方式,1-9月,节约财务成本2750.46万元。二是深化政企银合作。出台《关于优化招商项目金融资源配置的办法》,根据银行对园区国企及园区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设定评分及一票否决机制,由园区向项目推荐基本户开设行,从而达到以大项目带动小项目的融资,“大优特”项目和“小而精”项目齐头并进,快速投产、达产、扩产的目标。三是优化债务结构。优化国有平台公司债务结构,统筹推进创新债券发行和双评级工作,宁波前湾发展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AA+,生态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AA。4.金融支撑更加有力。在宏观形势趋紧,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全力减轻园区企业负担,支持园区企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