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但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困扰着海南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很低;海南省发展羊牛畜牧业潜力巨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在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和南繁育种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海南省产业转型路径海南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应将工作重点放到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上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低耗低排的绿色发展道路。农业转型路径: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应从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考虑。要加快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将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使原本单一的农业变成集种植、加工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特色产业。这对促进产业集聚融合,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工业转型路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以海洋油气和深海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工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服务业转型路径: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型发展互联网、康体、会展、休闲养生医疗旅游、保险、教育、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海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促进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南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热带果蔬、热带花卉、南药、胡椒、香料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热带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培育和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群。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科技攻关,搞好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增强良种繁育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通过“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把实用的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海南省植物医院”远程诊断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实现农产品交易从实物市场向电子市场大转变,促进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增加农业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世界银行的农业投资。二是加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争取银行政策性专项贷款。三是增加信贷资金重点扶持绿色食品名特优品牌,扶持绿色农业基础建设。四是要吸引农民和企业向农业投资,为农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优化工业组织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组建品牌企业集团,设立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培养和充实科技开发人才,增加科技开发费用,加强科技开发管理。全面实施“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注重吸收创新,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项目投资力度。要切实从市场需求、优势资源、经济效益和项目实施条件,以及在海南省投资建设的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好项目方案论证工作,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更要开拓利用外资的新领域、新方式,还要大力吸引省外资金。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依靠关联,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分工协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延伸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促进区域服务业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养生医疗旅游、文化休闲。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共建两岸服务业对接专业园区。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一批服务业上市企业,鼓励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来海南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尽快运营产生效益。加大对招商和签约重大项目跟踪推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和开工建设。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新增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配套,抓紧策划生成一批服务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配套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尽快出台落实总部集聚区和会展等政策。其次,整合各行业扶持资金,建立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合理增长机制和使用机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落实银行贷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再次,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