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病例介绍:病例分析患者陈某,男,22岁,脑外伤致四肢活动不利五月余来院康复。体格检查:T36.8℃,P79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病例分析专科检查: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单人扶持下步态:呈“一字步”。双膝过伸。MMT:左侧上下肢各肌群均5-至5级;右侧上肢、髂腰肌、腘绳肌4级,右臀中肌3-级、臀大肌3+级。肌张力:右侧伸膝、右髋内收、小腿三头肌1级,余正常。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主要内容•常用概念•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分类•协调性训练协调功能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协调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常见类型原理、训练原则、训练方法概述协调功能是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滑、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动作的质量包括:*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主要内容•常用概念•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分类•协调性训练协调功能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协调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常见类型原理、训练原则、训练方法、注意事项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辨距不良动作分解轮替动作失常言语与书写异常ADL障碍协调功能障碍的分类协调功能的障碍临床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前庭性共济失调②感觉性共济失调③小脑性共济失调空间的调节暂时紊乱,伴发眩晕。深感觉障碍破坏运动的反馈机制。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与视觉无关,常表现为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酩酊步态。主要内容•常用概念•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分类•协调性训练协调功能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协调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常见类型原理、训练原则、训练方法、注意事项协调性训练—原理1.控制和协调能力练习的目标是形成感觉印象和运动程序,二者存储于大脑中,进而产生动作。2.学习控制和协调能力最主要的是重复。训练原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协调性训练—训练原则综合性原则重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协调性训练—训练要点1.一定要完成具体的练习任务。2.单个动作练习:先分解—后组合。3.相关动作练习:如书写练习前勾画椭圆和不同的形状等。协调性训练—训练方法方法1方法2单块肌肉训练法多块肌肉协调动作的训练协调性训练—训练方法练习项目*1.双上肢交替运动*2.双下肢交替运动*3.定位、方向性活动*4.全身协调性运动*5.水中运动*6.Frenkel法*7.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轮替动作练习定位的方向性动作练习双上肢交替上举。2.交替屈肘。3.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4.前臂旋前、旋后。5.掌心掌背拍手。6.两臂外展交替拍肩。7.太极拳云手。8.双手手指相继轮替相触。10.握拳击掌。9.五指轮替敲击桌面。协调性训练—训练方法练习项目*1.双上肢交替运动*2.双下肢交替运动*3.定位、方向性活动*4.全身协调性运动*5.水中运动*6.Frenkel法*7.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双脚交替拍打地面,坐位左右交替伸膝、屈膝,坐位抬腿踏步。2.坐位,双小腿外展,然后内收,左脚放在右脚前,再外展内收,右脚在左脚前。交替进行。3.坐位两腿伸直,外展,内收时左腿于右腿上,交替进行。协调性训练—训练方法练习项目*1.双上肢交替运动*2.双下肢交替运动*3.定位、方向性活动*4.全身协调性运动*5.水中运动*6.Frenkel法*7.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定位、定向性活动1.利用手臂稳定度测量仪。2.上肢协调训练器训练。3.走迷宫。4.木钉板训练。5.触摸治疗师伸出的手指。6.接住抛过来的软球。7.在纸上画圆圈。思考: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如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跟-膝-胫试验等,这些动作可否用来进行协调训练?协调性训练—训练方法练习项目*1.双上肢交替运动*2.双下肢交替运动*3.定位、方向性活动*4.全身协调性运动*5.水中运动*6.Frenkel法*7.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全身协调性运动1.原地摆臂踏步运动。2.弓箭步转身运动。3.跳跃击掌。4.跳绳。5.功率自行车练习、划船、打球、障碍步行、太极拳等活动。协调性训练—训练方法练习项目*1.双上肢交替运动*2.双下肢交替运动*3.定位、方向性活动*4.全身协调性运动*5.水中运动*6.Frenkel法*7.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协调训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以功能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训练的原则提炼、创造具体的训练方法、配合使用先进设备等等小结病例介绍:病例分析患者陈某,男,22岁,外伤致四肢活动不利五月余来院康复。体格检查:T36.8℃,P79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心肺未见明显异常。水中运动在水中应注意做平衡性协调性训练。先做平衡训练。再做上肢划水动作,双上肢做蛙泳式分水或自由泳式动作。然后做上肢扶池边做下肢击水动作。接着做上下肢协调性划水动作。最后在水中做步行练习。法对本体感觉消失所致的步态失调的训练治疗方案。训练要点是患者集中注意力,学会用视觉代替消失的本体觉。主要采取卧位、坐位、立位和步行4种姿势。法具体方法如下:1.仰卧位:①屈伸一侧下肢:令其由屈膝位开始,足跟在治疗台上滑动,直至下肢伸直。②外展内收髋关节:屈膝,足跟放在治疗台上不动。③外展内收髋关节:髋、膝关节伸展,令其下肢在治疗台上滑动。④屈伸髋、膝关节:足跟从治疗床上抬起。⑤足跟放在对侧膝部,沿胫骨向足部滑动。⑥两下肢同时屈伸:另足跟在治疗台上滑动。⑦两下肢交替屈伸:另足跟在治疗台上滑动。⑧一侧下肢屈伸、另一侧下肢外展、内收。坐位:①让患者用足接近PT的手:每次变动手的位置。②下肢抬起,再踏在预先划好的脚印上。③一动不动的静坐数分钟(静止)。④两膝并拢,交替站立,坐下。立位:①让患者在一直线上前后移动其足。②沿弯曲的线步行。③在两条平行线间沿平行线步行。④尽量准确地踏着预先划好的脚印步行。(五)注意事项1.训练前,要求患者学会放松,减少紧张或恐惧心理。2.密切监控防止意外,但又不能把患者固定牢,否则患者不能做出反应。3.一定要让患者有安全感,避免因害怕、紧张而诱发全身痉挛。4.对下肢运动失调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跌倒。5.操作时切忌过分用力,以免引起兴奋的扩散,因为兴奋的扩散往往会加重不协调。6.严格掌握运动量,过度疲劳不但影响训练的继续,而且使运动不协调加重。(六)临床应用范围适应症:大脑性、小脑性、前庭迷路性、深感觉性协调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和不自主运动等疾病;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及损伤(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损伤及脊髓炎)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四肢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及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等)引起的运动及协调运动障碍;运动系统伤病患者。禁忌症:疾病的急性或亚急性期;有急性炎症存在,发热在38℃以上、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者;有心功能不全或失代偿者,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安静是脉搏超过100次/分以上、舒张压超过16kpa或收缩压低于13.3kpa,并伴有自觉症状的、心肌损害发作后大约2周以内的患者;全身状况较差、功能失代偿者;外伤后有明显的急性期症状、骨折愈合尚不充分或手术未拆线者;有剧烈伤痛的患者。(七)训练示例训练强度为70%,每周3次,项目如下:①纵跳②前后跳③侧跳④方形跳⑤转向跳⑥跳跃转向⑦侧向交叉步⑧手脚反向动作⑨站蹲撑地协调性要求在速度与时间和动作配合下完成。谢谢!循序渐进从卧位→坐位→站立位;从简单、单一动作→多块肌肉协调运动的复杂动作训练;从一侧的单一训练→两侧的复杂动作训练;从广泛的粗大运动→小范围的精细动作;睁眼→交替睁眼和闭眼→闭眼;复杂的动作先分解→再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