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整体备课本单元的课文,有的讲述英雄传奇(如《智取生辰纲》),有的描绘儒林世相(如《范进中举》),有的演绎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有的展现封建大家族的生活(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领略传统白话小说的魅力,了解古代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学习这个单元,要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如《智取生辰纲》就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梳理故事情节,如让学生快速浏览《范进中举》,边读边思考文章围绕范进中举写了哪些事,并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如在自学《三顾茅庐》时,提醒学生在“阅读提示”的指引下了解刘备和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结合具体描写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绘声绘色、形态各异的笑态,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写作部分,通过转换表达方式实践改写,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名著导读部分,探究的是《水浒传》专题,课内课外结合做到有序推进。内容课时教学要点22.智取生辰纲21.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理清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2.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要点,探讨小说要把握的主题思想。3.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区别,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注意提醒学生勾连古今、梳理比较,提升对古典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4.注意课内外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章节,并开展名著的阅读活动。5.引导学生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把握改写的基本23.范进中举224.三顾茅庐225.刘姥姥进大观园1写作学习改写2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2课外古诗词诵读2方法和基本原则,进行改写实践。6.举行课外古诗词诵读比赛,积累名句。(设计/李辉)22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2.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课前任务】阅读《水浒传》中与杨志有关的回目(第十二、十三、十六、十七、五十八、九十九回)和本回中删节的部分。【教学过程】一、破题导入,明确重点师: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编者在选入课本时省去了一些信息。课前大家已阅读了小说中与杨志有关的章节和本回中删节的部分,现在,谁来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更加完整呢?预设: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追问: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补充过的课题,用重音表示你对题目的理解。预设:“智押”“智取”是本文的重点。追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课文题目“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小说的什么要素?预设:人物、情节和环境。文题交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多角度地分析,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主要矛盾。这也是“授人以渔”,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一条捷径。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211“字词清单”),并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要求:默读课文时,做到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1.重点字词课件出示:忒.(tuī)嗔.(chēn)干.系(gān)怨怅.(chànɡ)逞.办(chěng)勾当..(gòudàng)2.复述故事师:课文题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请大家用自己的话将小说的主要情节复述出来。预设:杨志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护送生辰纲的重任。为了避免不测,他处处小心。开始时趁凉行路,后来到了荒凉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却得不到军汉的理解。最后,连老都管、虞候都开始抱怨,于是军汉们便不听杨志的打骂,坚持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冈的树林里休息。这时,扮作商人的晁盖等人出现了。随后,白胜也挑着白酒上了山冈。军汉们想买酒,但杨志怀疑酒里有蒙汗药,不让买,白胜便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让杨志放松警惕,并借舀酒作掩护,向酒里下药。见他人喝酒无事,杨志开始放松警惕,同意买酒。但白胜却不肯卖了,这使杨志等人彻底放松了警惕,买到酒后开怀畅饮,最终全被蒙汗药麻倒,生辰纲被劫。3.梳理情节师:通过上面的复述,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预设:第一部分(第1—7段):杨志押送生辰纲。第二部分(第8—14段):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4.明确矛盾师: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同学们知道小说中存在着几种矛盾吗?这几种矛盾之间是什么关系?预设:两种矛盾。①次要矛盾:一是杨志与军士、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要快与要慢、要走与要休、要喝酒和不准喝酒的矛盾。②主要矛盾:杨志智押生辰纲和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作用: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写次要矛盾是为写主要矛盾做铺垫。这些不同的矛盾互相勾连、互相影响,不断地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设计意图】默读课文,可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复述课文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记叙作品内容的明清白话转换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流畅的表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弄清楚概括和复述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选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次要矛盾,为后面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伏笔;后一部分写主要矛盾,是全文的高潮。三、跳读课文,理清线索跳读课文,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后小组讨论,最后展示交流。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预设:明线:杨志智押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暗线: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追问:这两条线索一明一暗,都推动着小说情节不断地向前发展,那么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呢?预设: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事先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如何鞭打众军汉,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进谗言,以及军汉们如何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虽然有内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读者也如坠云雾,弄不明白到底在哪一步酒里被下了蒙汗药。最后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状。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抢夺的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实施着,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如果这个故事换一种写法,把晁盖等人的用计和行动明确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观众面前,那故事就平淡无奇了。可见,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来讲,效果会大不一样。这样的写法可以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写作中去。【设计意图】梳理小说结构、小说思路,赏析小说在结构安排上的巧妙,提升学生小说阅读素养。同时,以此为范例,也对学生在写作中如何安排情节进行指导。结束语:同学们,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如下小结。一是课文题目高度概括了小说节选的主要内容,小说节选部分紧紧围绕“生辰纲”的争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之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三是小说构思精巧,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和凸显人物性格。【板书设计】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课时目标】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设疑导入上节课,我们紧扣文题,梳理了小说节选的主要情节,知道了“智押”“智取”是本文的重点,这一节课我们就从“智押”“智取”这两点入手,分析一下杨志智押生辰纲的“智”表现在何处,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智”又表现在哪里。【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过的主要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建立两节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1.读出杨志之“智”杨志智押生辰纲的“智”表现在何处?这个问题太宽泛,教师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分解成下面的小问题,学生思考、讨论:(1)梁中书手下兵马众多,为什么杨志只选了11个士兵,还扮为普通的商人?(2)杨志在离京五七日后为什么对赶路的时间进行了调整?(3)时间调整后,杨志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尽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走呢?(学生交流发言,教师点拨)预设:①智藏行踪:为了掩人耳目,少带士兵,还扮为普通的商人,悄悄赶路。②智变行程:“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说明他小心谨慎,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③智选路径:“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强人也不愿走。2.读懂晁盖、吴用之“智”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智”又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也太宽泛,教师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分解成下面的小问题,学生思考、讨论:(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吗?(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吴用等人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4)小说中,还有哪些矛盾也被吴用等人用来智取生辰纲?预设:(1)不是。(2)智用天时──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这样的天气让押运生辰纲的一行人怎能不想喝一口酒来解渴。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首先是一个偏僻的所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不容易被外人觉察。其次,那一片树林遮掩了取药、下药的过程。最后,吴用等众好汉事成之后,又巧妙地以这片树林为掩护,迅速地撤出了黄泥冈。(3)智用人和——①伪装客商——瞒天过海②林中休息——以逸待劳③送与枣子——笑里藏刀④不肯卖酒——欲擒故纵⑤刘唐偷酒——声东击西⑥吴用下药——浑水摸鱼(4)智用矛盾——小说中,有如下矛盾被吴用等人用来智取生辰纲:①天气炎热与人须忍受的矛盾。当时的天气之炎热,不必说普通行人难以忍受,就连吴用等人也备受煎熬,更何况杨志这一伙还要押运生辰纲的人呢!②杨志一伙人的内部矛盾。众所周知,在押运生辰纲的过程中,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发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杨志因为要保护生辰纲的安全而不得不得罪所有的押运者。虽然在烈日下行走是为了保证押运任务的安全完成,但是没有人能够理解杨志的苦衷;虽然杨志不让他们喝酒是为保证他们不受“非法”客商的侵害,但是他的部下却不能理解;虽然杨志在贩枣子的客人喝酒后仍然不相信酒是安全的,但此时他却再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管理自己的队伍:于是悲剧发生了。3.探究杨志之败因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预设:客观原因:梁中书的生辰纲,本质上就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乃是不义之财。并且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劫走,至今查无下落。生辰纲被江湖人盯着打劫实属正常。另外,根据晁盖、吴用智取的经过,可以看出他们准备很充分,团队协作好。所以客观上基本决定了杨志失败的结局。主观原因:杨志尽管精明、谨慎,但自况武艺高强,使他至少有以下几点失误。一是过于相信依靠自己的武功即可打遍天下,没有亲自挑选精兵强将。二是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不作沟通,不听取意见。三是不讲策略,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借力于队伍中的关键人物都管和虞候。四是不坚持行事原则,盲目从众。【设计意图】“智押”“智取”是本文的重点,但杨志之“智”和晁盖、吴用之“智”各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个难题,教师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小问题解决后,大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