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欧阳修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外出旅游踏青的好时机。在前面我们游赏了清幽寂静的小石潭,观赏了行为壮丽的岳阳楼,今天老师再带大家去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去游览一番。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以“醉”写“乐”的用意。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2.生难字词滁()壑()琅()琊()潺()酿()辄()蔌()酣()弈()霏()暝()晦()伛()偻()洌()肴()觥()筹()翳()(1)字音(2)词义水落石出:觥筹交错:醉翁之意不在酒:chúhèlángyáchánniàngzhésùhānyìfēimínghuìyǔlǚlièyáogōngchóuyì比喻真相大白。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1、结合课下注释,组内交流试译课文。2、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指正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根据课文大意,归纳文章层次•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洲的详细的地理位置。(1)滁州城的西南方有琅琊山;(2)沿着山走六七里酿泉之上。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读第三段,思考:•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1、本段共有四句话,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请给每幅画起一个小标题。2、第四段中乐有哪三中情境?本段中“乐”的三种情境是一、禽鸟之乐;二、游人之乐;三、太守之乐。3、下列句中的“乐”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乐趣乐趣以……为乐乐趣1、本文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步骤四深层探究2、在课文中画出含有“乐”字的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他(它)们各自乐在哪里?•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课文小结:贯穿全文山水乐游人乐禽鸟乐太守乐与民同乐宴酣乐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归纳主旨文章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抒发了被贬之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中醉和乐的关系:拓展延伸•仿照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具体描写你家乡的美景,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