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江南三大名楼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背诵全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预习课文相关介绍《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2)背景介绍《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记:一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写出来都可以叫记。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发出情理,卒章显志。2.生难字词谪守()滕子京()衔远山()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潇湘()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怒号()樯倾楫催()山岳潜形()薄暮冥冥()波澜不惊()沙鸥翔集()宠辱偕忘()(1)字音zhéténgxiánshānghuīxiāoxiāngsāoyínfēiháoqiángjíqiánbómínglánōuxié乃:增:其:于是之:指岳阳楼予:我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扩大第一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第二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夫(fú):胜:衔:际涯:景象:大观: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运用对偶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通”“极”二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的气势。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第三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耀:这里指光辉,名词潜:没于水,引申为潜藏,隐没去国:离开国都。国,国都、京城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问题:找出本段两组对仗最为工整的对偶句,加以品味。“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两句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第四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游泳:游来游去而或:有时何极:哪里有穷尽,无穷无尽。极,尽。找出本段对偶最工整的两句,并品味其妙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静影沉璧”的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明确:这组对句由上到下写飞鸟游鱼,用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景相映衬,富于趣味。”锦鳞“指美丽的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对比写景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步骤四深层探究探究写法即景抒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作者用哪八个字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悲: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第五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嗟夫:感叹声。夫,表感叹语气心:这里指思想感情然则:然,这样,指上文“进亦忧,退亦忧”。则,连词,就,那么。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向往之情。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分析其含义。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同时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巴陵胜状图淫雨霏霏图春和景明图既表现了作者容纳百川般的开阔胸怀,同时又暗含规劝朋友滕子京,虽遭贬谪但仍然心胸开阔,矢志不移。作者用这样的景物烘托了悲凉凄清的气氛,引出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迁客骚人看到这优美的景色内心洋溢着无边的快乐。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第二部分(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第三部分(5)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作记缘由岳阳楼记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巴陵胜状览物情异洞庭湖全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迁客骚人览物之情阴——悲晴——喜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忧忧,后……乐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课文探究1、“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2、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安慰、劝勉。点明中心。)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归纳主旨则{极{或{和{连词,那么判断词,是尽,直通穷尽有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此乐何极予观夫巴陵胜状或异二者之为政通人和春和景明或许,也许和乐和煦1、一词多义反馈检测2、通假字百废具兴同“俱”,全,都。属予作文同“嘱”,嘱托。3、本文成语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具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首先写了重修岳阳楼的和,接着描写了岳阳楼的,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看到的画面,便产生的心情;看到的画面,便产生的心情。“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实质是。然后作者借古仁人自比,抒发了的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政治抱负。最后并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之情。结构提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背景作记缘由雄伟景象览物之情阴冷晴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以物喜、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慰勉借鉴古人感受自然,抒发情感的方式,尝试写点抒情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