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调研与思考本报告在研究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市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政府制定跨境电商发展规划及实施、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构建内部运营环境、加速布局、依托我市优势产业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培育和集聚跨境电商人才、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或公司入驻我市、支持外贸转型和鼓励跨境电商业态创新等多方面对策。一、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可行性(一)跨境电商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效应日益显现。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促进外贸发展十条”,加大奖补力度,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积极组织“百展行动”,加快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合作RCEP市场。建设我市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我市海关设立工作,打造“中欧班列+海外仓”进出口模式。将我市高新区打造成吸引外资的主平台,将更多外资引进来、发展好。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国际友城工作。发挥好“桂乡城市”对外开放窗口功能。(二)我市外贸出口发展迅猛,跨境电商发展有坚实基础。2023年1-10月份,我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5.7亿元,同比增长206.7%,增幅全省排名第2位。其中,出口总额24.5亿元,同比增长241.1%,增幅全省排名第1位,顺利实现外贸进出口“开门红”。我市实现了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但要保持增速发展,进一步拓展新领域、挖掘新动能、寻求新突破,跨境电商提供了发展方向。(三)我市特色产品崛起、“一带一路”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我市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以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新兴市场如非洲、南美、东南亚、中东地区等开拓力度。组织全市22家企业申报第133届广交会线下展位35个,精华纺织、玉立砂带等多家企业主动出击,赴日本、德国等地抢订单、抢客户。鼓励本地企业用好我市—中东海外仓升级外贸开放平台,协调我市中小微加工企业组团赴迪拜考察对接,实现抱团发展、借仓出海。(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有利条件。市金融小镇的建设,吸引股权投资基金业及其衍生产业快速集聚,将进一步扩宽跨境电商产业的资金来源,将有力助推我市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子商务方向转型升级。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依据省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优势政策条件,开发适合“一般出口”“直购进口”“网购保税进口”和“保税出口”四种模式的通关服务系统,为我市跨境电商创造良好业务对接平台。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我市多方协调,争取省海关在我市设立了办公区,统一办理我市内所有县市区的海关业务。与此同时,我市和中国信保省级分公司合作,签订全年合作协议,提高全市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为我市中小微企业开展业务保驾护航。二、我市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跨境电商产业链薄弱。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相对其它行业比较长,一般以跨境电商平台、商户等为核心,其它上下游参与企业也较多,如上游原材料、商品供应商、下游终端消费者以及诸多服务商如金融机构、物流、仓储公司、代运营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分别参与“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多个环节。我市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缓慢,部分环节欠缺,不能有效支撑本地跨境电商的发展。(二)跨境电商人才不足。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近年来发展迅猛,而市场上现有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许多还是原来那些在实践中摸索转变而来的传统外贸人才,加上我国高校并没有开设相关匹配的跨境电商专业,导致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储备极度缺乏。由于跨境电商涉及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跨境电商行业最缺的是能够熟练掌握跨境电商全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跨境电商人才储备及供应显然跟不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步伐,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短缺也是我市跨境电商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三)跨境电商平台缺乏。我市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业务都是通过国内外的一些平台,如亚马逊、Ebey、Wish、速卖通等。基本上没有本地的,或总部或分部设在我市的跨境电商平台。由于平台的缺乏,导致围绕跨境电商相关的环节或业务的对接配套服务企业也很少。我市跨境电商企业业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如没有本地的跨境物流企业,出口货物需要转运,在时间和成本上都会增加,企业竞争力削弱。三、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对策(一)政府制定政策1.制定扶持政策,申请综合实验区。自2015年至今,国务院前后四批分别在全国各地设立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而商务部也会同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面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2方面36项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推动跨境电商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我市应抓住时机,借鉴经验,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积极申请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我市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跨境电商补贴、补助的企业范围和力度,进一步促进我市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布局、发展壮大;加快设立产业基金,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积极筹划创业孵化器建设,打造跨境电商创业良好基础;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对接风险投资公司,为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保障。积极申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争取获得更多政策扶持我市本地跨境电商发展,吸引更多外地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入驻。2.布局产业园区,营造发展环境。在整体战略布局上,首先考虑布局跨境电商产业园。对传统商贸物流园或产业园进行升级改造成跨境电商产业园或实现部分跨境电商功能区,吸引大批本地及外地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园区,积极打造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也可探索校企政合作模式,建议我市本地高校建设跨境电商校企政联合实验室,构建校企政共同培育跨境电商人才体系。鼓励并孵化多家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团队,营造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氛围,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开展跨境电商各种宣传活动,特别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年会、峰会等,提高我市跨境电商知名度,吸纳、发展更多本地或外地跨境电商相关行业在咸成立总部或分部,创造跨境电商发展良好环境。(二)加强跨境电商产业链打造1.打造全流程产业链。加速布局、规范、配套、完善本地化的跨境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物流供应链、技术支持、金融、人才培训等跨境电商生态链企业集群,形成跨境电商全流程产业链,为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跨境电商总部基地、邮件快处中心、进境商品保税展示体验中心的进程以及代报关、代运营、金融、物流等服务体系的建立。创建、布局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产业集聚效应,汇聚生产制造、电商运营、仓储物流、风险投资等各类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物流快递、网上支付、人才外包等服务行业,带动本地及周边相关企业和产业链上各企业积极开启网上交易,为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提供全流程服务环境。2.加快跨境电商产业链市场主体培育。通过市场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一是在布局、建设、完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对接起物流、税务、海关、外汇和互联网金融等多个功能,加快加速实现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完善跨境电商全流程业务如B2B、B2C业务等,在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上进一步扩大规模。二是推进海外仓建设,在海外仓配套服务方面鼓励外贸企业进一步加强完善,健全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海外环节。三是鼓励支持本地国内跨境电商企业或平台走出国门,支持国际合作,鼓励各类生产企业和外贸跨境企业与国际性企业或电商平台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3.整合产业链资源,服务全市。我市要加强跨境电商产业链的整合,降低企业成本,突破体制制约,打造先进的跨境电商物流网络,在做好出口的基础上,做好进口试点准备,完善和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将园区打造成集跨境电商、保税仓储、智能物流、跨境金融支付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我市各个县市区甚至周边城市跨境B2C电商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吸引跨境B2C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入园规范发展,帮助跨境B2C电商企业做强做大,助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三)健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需要掌握管理、营销、物流、外语、计算机技术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或引进。一是通过企业或政府培训,如成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市提供免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搭建政府与企业合作平台等功能;二是依托省、市众多高校培养,支持我市本地高校增设跨境电商专业,促进产教融合,强化人才支撑,为跨境进出口电商的良好发展助力;三是面向全国引进人才,政府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力争在五至十年内形成满足跨境电商需要的专业人才链条,为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较充裕的人才支撑。(四)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或公司入驻我市通过政府或商务局招商引资,吸引跨境电商平台或企业进驻我市,甚至打造跨境电商小镇,形成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促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通过政府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知名平台特别是重视跨境电商总部入驻、落户我市,这将吸引跨境电商相关产业进入,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完善。结合本地优质产品,和其它城市合作引入国外免税产品或免税店,融合我市旅游资源,形成中部有一定吸引力的融旅游--跨境购物--养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跨境电商小镇。(五)创新外贸转型跨境电商模式1.政策创新。引导更多生产制造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开展线上业务,推动跨境电商与我市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扩大企业对企业出口。政策方面,加快出台我市跨境电商专项扶持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在亚马逊、速卖通等第三方平台开设店铺;加快引进物流、代运营、技术服务等关联产业,特别是对新引进的第三方服务企业、高端人才团队等加大政策倾斜力度。2.推广创新。在业务拓展方面,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资源对接,特别是在政府、协会举办的电商人才培训、主题沙龙、大会论坛和创业创新大赛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进行市场推广,加大本地招商政策宣传力度,鼓励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通过与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3.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支持跨境电商资金需求。目前跨境电商金融业务主要是仓单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以及利用大数据风控模型进行融资等三种方式。进一步优化上述融资形式,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公司、跨境电商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创新开展相关跨境金融业务。通过设立政府引导资金、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