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校.对(jiào)狂澜.(lán)记载.(zǎi)锋芒毕露.(lòu)B.着.落(zhuó)莅.临(lì)蓦.然(mò)惟妙惟肖.(xiào)C.星宿.(xiǔ)要塞.(sài)周济.(jǐ)气冲斗.牛(dǒu)D.称.职(chèng)追溯.(sù)辟.邪(bì)悲天悯.人(mǐn)【答案】B【解析】【详解】B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A露lù。C星宿xiù;济jì。D称chè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辐射诲人不倦翻来复去喜出望外B.考订由然而生美不胜收哄堂大笑C.娴熟一丝不苟自出新裁格物致知D.旁骛相辅相成顿开茅塞草长莺飞【答案】D【解析】【详解】D书写完全正确。A“复”应为“覆”。B“由”应为“油”。C“新”应为“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人汗牛充栋....,有悬梁刺股的,有囊萤映雪的,有秉烛达旦的B.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C.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D.“印象嘉陵江”湿地生态公园,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答案】C【解析】【详解】A“汗牛充栋”专指书籍多。使用对象错误。B“戛然而止”专指声音突然停止。使用对象错误。D“巧夺天工”形容人的技艺极其精巧。不能形容自然景观。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答案】B【解析】【详解】A成分残缺,本句中“在……支持下”“使得”组合在一起,导致本句主语缺失,去掉其一。C搭配不当,“朗读爱好者”是指人,“留学生吟诵社”是团体名,不能与之搭配。D“超过”和“以上”词义重复。去掉其一。【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答案】A【解析】【详解】A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舍生取义”出自《孟子》。3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B.《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C.《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D.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遇到当初在东京得到他救济的李小二,李小二不时送汤送水到营里给林冲吃,并告诉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答案】D【解析】【详解】D“并告诉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表述有误。李小二并未告诉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A.①②④③⑤⑥B.⑤①④③②⑥C.⑤③①④②⑥D.①④②③⑤⑥【答案】C【解析】【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4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⑤总起,提出总观点。③承接上文,提出怎样成为英雄的问题;①引证,引用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④“领跑者”承接上文,并指出这样才能“占尽了先机和风流”;②解释上句“占尽了先机和风流”的原因;⑥得出结论。因此选C。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说不尽的萤火虫①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经》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②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③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④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来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⑤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⑥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⑦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千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⑧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选自《新华文摘》2014年13期,有删改)58.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萤火虫在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B.第⑥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除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C.作者笔下的萤火虫既是文化的,又是科学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D.本文通过对“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的原因分析,呼吁人们要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较小的一项是()A.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B.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C.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D.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10.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制作出的LED覆盖层,会在几年内运用到LED生产中。C.萤火虫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D.人们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能够较快地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答案】8.A9.D10.B【解析】【8题详解】A“依次说明了萤火虫在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没有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作用。【9题详解】D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较小。“光”删去后,语气有变化,但基本意思未变。【10题详解】B表述不符合文意。文中表述是“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到LED生产中”。11.默写填空。6(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6)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7)《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答案】(1).江春人旧年(2).何人不起故园情(3).非淡泊无以明志(4).英雄末路当磨折(5).何妨吟啸且徐行(6).白露未晞(7).野芳发而幽香,(8).佳木秀而繁阴(9).俄顷风定云墨色,(10).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园”“啸”“晞”“顷”等字词的书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2.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7的情怀1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答案】12.A13.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意近即可)【解析】【12题详解】A“当时正值初秋时节”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应为“‘清秋’交代当时正值深秋的时节”。【13题详解】考查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词人纵目远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而万里的长江也在夕阳下流去。明显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眼前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14.综合性学习。下表是某机构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査结果。九年级某班据此开展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