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服装业概况服装业是深圳市的上风传统产业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服装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在对外出口的拉动下,逐步形成了产业聚集上风。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截至2003年,深圳服装企业已经发展到3000余家,其中品牌服装企业600多家,从业职员30多万人,全市服装产业实现产业产值400亿元人民币,服装出口值30多亿美元。深圳服装的市场结构以外销为主,但近几年内销比重逐渐增加。目前,深圳服装出口比值占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美国、台湾。全行业产品外销出口的还有韩国、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及东欧等108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市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等大中城市。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有600多家,占服装企业总数的20%。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卡尔丹顿”、“凡思诺”、“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城市俪人”等一批着名品牌。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毗邻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治理职员和营销职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深圳大学、深圳市高等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振西科技学院三家高等院校开设服装系或服装专业,再加上深圳市服装培训中心,深圳市服装研发中心人才培训部等社会培训机构,形成了深圳市较为完善的服装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深圳市的服装业输送专业人才。深圳的服装企业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尽大多数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国际接轨早。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彻底,民营企业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治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由于深圳服装长期以外销为主,而外销产品对质量的要求又比较高,外向型服装生产企业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总体上说,深圳服装企业对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理解比较深,自觉运用的意识比较强。目前,产值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企业(30余家)50%左右通过或正在通过不同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深圳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行业治理组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治理经验。目前协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80%的品牌服装企业。协会一直不遗余力地组织、协助企业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发挥协会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团队合作精神”。除了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服装展览会、交易会之外,还成功地举办了专业的服装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衣饰交易会”。今年7月是第四届,规模和档次已经名列国内同类展会前茅。2003年12月份还举办了首届深圳国际时装周,交易会与时装周相互照映,进一步繁荣了深圳的服装市场,促进服装产业的升级。近几年协会及其上级主管部分十分注重深圳服装整体形象的塑造,增强行业组织的凝聚力与行业自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均匀年龄不到30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其独特的地缘上风和开放环境,在过往的20多年,一直是引进、开创、传播流行时尚的前沿阵地,居民的时尚意识在国内处于超前地位。深圳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各种新思想,新创意不会轻易被排斥消融,为时尚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时尚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服装展览会、论坛、流行发布会、企业订货会、设计师沙龙、街头时装秀等时尚活动一年四季接连不断。深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全国第一,其服装消费水准是不问可知的。深圳市政府把服装业列为本市的上风传统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在刚刚出台的《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对深圳服装产业的改造提升步伐。2005年品牌服装企业由现在占服装企业总数的20%进步到30%,争取使深圳成为区域性的在国内外有相当着名度的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中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政府于往年出资筹建了服装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已经挂牌运作),并积极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名牌服装产业园(已批准立项)。6月30日CEPA的签署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经济走上一体化进程。这对于深圳服装业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迎接CEPA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吸引更多的香港服务机构为我市服装业服务,深圳服装协会正积极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展示、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治理、服装博物馆、服装信息中心、服装图书阅览、服装文化活动以及专业人才培训、交流研讨、商务办公为一体的深港服装会馆。会馆将为服装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服装文化氛围,大幅度地提升服装企业甚至整个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二、深圳服装业的上风(1)技术含量上风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服装长期以外销为主,近百个国外名牌服装在深圳加工,深圳服装业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深圳服装尤其是女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深派”女装以总量大、品种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质地优等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2)运作机制上风深圳的服装企业从起步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政企分开彻底,政府干预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治理经验,运行机制灵活,适合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3)产业聚集上风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和周边地区共享产业聚集上风。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中低档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成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并立的纺织服装上风聚集的产业带。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斐然,为众人所瞩目,包括服装产品在内的深圳各类产品以款式新、材料好、质量优而享誉国内市场,与深圳的整体形象相得益彰。深圳市服装企业从1999年起连续多年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中国国际服装衣饰展览会及其他有影响的展览会,并于往年创办了自己的交易会,经过一系列大规模市场开拓活动,深圳市整体服装形象得到很大提升,深圳服装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4)区位及信息上风深圳毗邻香港,是发展服装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设计生产融中外理念于一体的服装款式,同时承接批量小、做工精、交货快的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加产业务,成为占领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地。(5)人才上风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治理职员和营销职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六)品牌上风深圳品牌服装骨干企业有600多家,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苏迪”、“城市俪人”、“杰西”、“欧柏兰奴”等一批着名品牌。一、深圳服装业发展历史1980年特区成立后,凭借特区优惠政策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深圳市政府通过外引内联,积极开展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简称“三资”)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许多内地服装企业和港商来深圳投资办厂。初步奠定了深圳服装行业以“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经济结构和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产品经销模式。80年代末期,香港制衣业加快向内地迁移,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引导外资在深圳直接投资兴办服装企业,“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进一步成为行业经济的主体。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服装市场疲软,深圳服装行业生产出现下滑趋势。市政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正确处理“三来一补”与整体经济的关系,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重新调整行业的发展规划,提出“内外销同时并行”的产销方针,制定“以设计为灵魂,以品牌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推动企业自创品牌和名牌产品,生产下滑有所缓和。通过这些措施,许多原来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开始自创品牌,开拓内销市场。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兴旺,服装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民营中小服装企业有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深圳服装服装协会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鼓励、协助、组织企业开辟内销市场,使企业避免受单一市场的冲击。协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服装行业发展战略》,首次提出“五名”工程(名师、名牌、名企、名店名模),着力实施深圳服装名牌战略,并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深圳市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服装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服装设计、加工等环节进行改造,促进企业由受托型的来料加工向自营型方向转变,鼓励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创品牌,有品牌的企业创名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服装业对外贸加工出口的依赖性大,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能力相对较弱,自有品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较少偏少的现状,市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这一指导性文件,对于促进我市服装业发展已经并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市服装业品牌产品出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截至2004年底,深圳服装企业3200多家,实现产值520亿元,出口40亿美元。服装业对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6%左右,占工业总产值的9.5%左右,占出口总额的7%。品牌产品及内销比重逐年增加。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不足20%上升到40%。品牌企业由100多家增加到600多家,品牌数由不足200个增加到1200多个。品牌产品畅销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长沙、沈阳、长春、杭州、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天津、南京等100多个大中城市。涌现出了如“安莉芳”、“马天奴”、“桑迪丝”、“迪丝平”、“绅浪”、“菲妮迪”、“衡韵”、“玛丝菲尔”、“爱·特爱”、“季德纳”、“歌力思”、“影儿”、“邓皓”、“天意”、“苏迪”、“城市俪人”、“杰西”、“欧柏兰奴”等一批知名品牌。深圳服装业长期适应外贸出口和对外加工的需要,拥有比较好的纺织服装设备,2004年,深圳市服装行业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14万台,其中外国进口设备占94%左右。国产设备占6左右%。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深圳毗邻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对世界潮流的把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在20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深圳服装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工艺师、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有外加工企业工作经历,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深圳纺织服装业的宝贵财富。行业中的高级技术职务人才,占行业员工总数的0.5%;中级技术职务人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