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②所有肽键的C=O和N-H形成链间氢键;③侧链基团分别交替位于片层的上、下方。(3)β-转角:多肽链180o回折部分,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借1、4残基之间形成氢键维系。(4)无规则卷曲:主链骨架无规律盘绕的部分。21.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什么?变性后有何特性:(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是指蛋白质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物理因素有加热、紫外线、X射线、高压、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极端pH值(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丙酮等有机溶剂。(3)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次级键断链,空间结构破坏,一级结构不受影响。(4)变性后的特性:①活性丧失:空间结构破坏使Pr的活性部位解体②易发生沉淀:疏水基团外露,亲水性下降;③易被蛋白酶水解:肽键暴露出来④扩散常数降低,溶液的粘度增加。22.比较DNA和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组成成分DNARNA磷酸磷酸P磷酸P戊糖2-脱氧核糖(dR)核糖(R)碱基AGCTAGCU23.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组成成分。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模板。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不均一核RNA(hnRNA):成熟mRNA的前提。小核RNA(SnRNA):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核仁小RNA(SnoRNA):Rrnade加工和修饰。胞质小RNA(scRNA/7SL-RNA):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24.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①反向平行,右双螺旋;②碱基在螺旋内侧,磷酸核糖的骨架在外侧;③碱基配对A=T,G=C;④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⑤10bp/螺旋,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⑥有大沟,小沟。25.tRNA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为三叶草结构,具有:①四环:DHU环、反密码环、TΨ环、可变环;②四臂:DHU臂、反密码臂、TΨ臂、氨基酸臂;③一末端:3’-CCA-OH末端。26.符号的中文名称:ATP三磷酸腺苷ADP二磷酸腺苷AMP一磷酸腺苷UTP三磷酸尿苷CTP三磷酸胞苷GTP三磷酸鸟苷cAMP环化腺苷酸cGMP环化鸟苷酸~P高能磷酸键。27.何谓目的基因,写出其主要来源或途径:分离,获取某一段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就是目的基因.来源或途径主要有:①化学合成②构基因组文库③cDNA文库;④PCR。28.试述乙酰COA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乙酰COA是糖脂蛋白质代谢共有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也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乙酰COA的生成:糖有氧氧化;脂肪酸β氧化;酮体氧化分解;氨基酸分解代谢;甘油及乳酸分解.乙酰COA的代谢去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在肝细胞线粒体生成酮体,为缺糖时的重要能源之一;合成胆固醇;合成神经地质乙酰胆碱.29.饥饿48小时后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的特点:饥饿48小时属短期饥饿,此时血糖趋于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糖代谢:糖原已基本耗竭,糖异生作用加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降低,大脑仍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脂代谢: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加,肌肉以脂酸分解方式供能.蛋白质代谢:肌肉蛋白分解加强.30.何谓质粒,为什么质粒可作为基因克隆的载体:质粒是存在于细胞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质粒作为最常用的基因克隆载体是因为:①自身有复制能力,能在宿主细胞内独立自主的复制;②在细胞分裂时保持恒定的传代;③携带某些遗传信息,赋予宿主细胞某些遗传性状。31.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高氨血症时,氨进入脑组织,可与脑中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也可与脑中的谷氨酸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脑中氨的增加可使脑细胞中的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TAC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昏迷。32.血氨的来源和去路。血氨的来源:①氨基酸脱氨基及其他含氮物的分解②由肠道吸收③肾脏谷氨酰胺的水解。(2)血氨的去路:①在肝中转变为尿素②合成氨基酸③合成其他含氮物④以NH4+直接排出。33.核苷酸的功能:①dNTP和NTP分别作为合成核苷酸的原料②ATP作为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③UDP-葡萄糖、CDP-胆碱分别为糖原、甘油磷脂合成的活性中间体④AMP是某些辅酶NAD+、NADP+、HSCoA和FAD的组成部分⑤cAMP、cGMP作为激素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信息传递等.34.概述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主要代谢去路:氨基酸的来源:①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②组织蛋白质的分解③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去路:①脱氨基作用产生氨和α-酮酸②脱羧基作用生成胺类和CO2③合成其他含氮物④合成组织蛋白质。35.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正常时体内多种转氨酶主要存在相应组织细胞内,血清含量极低,如谷丙转氨酶在肝细中活性最高,而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活性最高,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损伤时上述转氨酶分别释放入血.36.草酰乙酸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草酰乙酸在三羧酸循环中起着催化剂一样的作用,其量决定细胞内三羧酸循环的速度,草酰乙酸主要来源于糖代谢丙酮酸羧化,故糖代谢障碍时,三羧酸循环及脂的分解代谢将不能顺利进行;草酰乙酸是糖异生的重要代谢产物;草酰乙酸与氨基酸代谢及核苷酸代谢有关;草酰乙酸参与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过程,这与糖转变成脂的过程密切相关;草酰乙酸参与了胞浆内NADH转运至线粒体的过程;草酰乙酸可经转氨基作用合成天冬氨酸;草酰乙酸在胞浆中可生成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为CO2、水和ATP.37.试述参与复制的酶有哪些?它们在复制过程中分别起何作用:(1)解旋、解链酶类:拓扑异构酶——松弛超螺旋结构;解链酶——解开DNA双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股单链;单链DNA结合蛋白——附着在解开的单链上,维持模板DNA处于单链状态。(2)引物酶——催化合成一小段RNA作为DNA合成的引物。(3)DNA聚合酶:DNApolⅠ——借助于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发挥校读、切除RNA引物、填补空隙、修复损伤DNA等作用;DNApolⅡ——借助于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参与修复特殊的损伤DNA;DNApolⅢ——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是主要的DNA复制酶。(4)DNA连接酶——催化一段一段的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构成长链DNA。38.简述原核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功能:(1)DNApolⅠ:具有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发挥校读、切除RNA引物、填补空隙、修复损伤DNA等作用。(2)DNApolⅡ: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参与DNA损伤的特殊修复作用。(3)DNApolⅢ: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是主要的DNA复制酶。39.何谓蛋白质的一,二,三,四及结构,维持各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什么?答: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由肽键维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主要由氢键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多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主要由次级键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指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次级键彼此缔合而成。主要由次级键维持。40.简述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方式及其特点:答: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以及其他脱氨基作用等四种方式。特点:①氧化脱氨基作用:先进行脱氢氧化,然后水解脱氨。因谷氨酸脱氢酶分布广,活性高,主要由谷氨酸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②转氨基作用:只发生氨基的转移,无游离氨产生;③联合脱氨基作用:将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起来进行,使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的脱掉氨基,生成游离氨和α-酮酸。④其他脱氨基作用:是个别氨基酸特殊的脱氨基方式。41.叙述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及其原理:答:(1)ATP/ADP的调节:正常生理情况下,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水平调节.当机体利用ATP增多时,ADP浓度增高,转运到线粒体加速氧化磷酸化的进行,如ADP不足,则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这种调节作用可使机体能量的产生适应生理需要.(2)抑制剂:①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某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如:鱼藤酮、粉蝶抗霉素A、异戊巴比妥等主要与复合体I中的铁硫蛋白结合,阻断电子从铁硫中心向泛醌传递;如萎锈灵、丙二酸是复合体II的抑制剂;抗霉素A抑制复合体III中的Cytb→Cytc1的电子传递;Cn-可结合复合体IV中氧化型Cyta3,阻断电子由Cyta传递到Cyta3,co与还原型Cyta3结合,阻断电子传递给O2.②解偶联剂:使物质氧化与磷酸化相互分开,如二硝基苯酚,使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泵出的H+不经质子通道回流,而通过线粒体内膜中其它途径返回线粒体基质,破坏内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ADP→ATP受抑制.③ATP合酶抑制剂:如寡霉素可结合F0单位,阻止质子半通道回流,从而抑制ATP合成。(3)甲状腺激素:其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合成,加速ATP分解为ADP+Pi,促进氧化磷酸化进行.42.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l)6一磷酸葡萄糖的来源:①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③糖原分解产生的卜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一磷酸葡萄糖。③非糖物质经糖异生由6一磷酸果糖异构成6一磷酸葡萄糖。(2)6一磷酸葡萄糖的去路:①经糖酵解生成乳酸。②经糖有氧氧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ZO和ATPO③通过变位酶催化生成卜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O④在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进人磷酸戊糖途径。由上可知,6一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各个代谢途径的交叉点,是各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如己糖激酶或变位酶的活性降低,可使6一磷酸葡萄糖的生成减少,上述各条代谢途径不能顺利进行。43.简要说明机体对血糖的调节:(1)肝脏的调节: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是通过控制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来调节血糖的。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合成作用加强,促进血糖消耗;糖异生作用减弱,限制血糖补充,从而使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分解作用加强,糖异生作用加强,从而使血糖浓度升至正常水平。当然,肝脏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在神经和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2)肾脏调节:肾脏对糖具有很强的重吸收能力,其极限值(可以用血糖浓度来表示,为8.9~10.0mmol/L(160~180mg/L),该值)称为肾糖阈。当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时,肾小管就能重吸收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从肾小球滤出的糖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就会出现糖尿。(3)神经和激素调节:正副交感神经调节;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而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等。这些激素主要通过调节糖代谢的各主要途径来维持血糖浓度。44.简要说明血浆甘油三酯的来源和去路及激素对其的调节答:(1)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合成的部位:肝脏、脂肪组织、小肠粘膜等。原料:①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②CM中的FFA(来自食物脂肪)。基本合成过程:①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②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2)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①脂肪的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其中关键酶是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②甘油的氧化:甘油经血运至肝、肾、肠等组织,彻底氧化。③脂酸的β-氧化:氧化部位: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其中肝、肌肉最活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