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30枫桥夜泊(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枫桥夜泊(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枫桥夜泊【第一篇】教材简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子清寥感受中。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这里既有孤独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新鲜感受。全诗通过几个典型的事物,画出一幅秋夜船泊图,衬托出了作者无法排遣的行旅之愁。目标预设:知识与能力:1、熟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孤寂忧愁之情。好文供参考!2/30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的意思。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句的诵读,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诗中描绘的秋江夜泊的意境和诗人忧愁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的自然景色之美和语言之美,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诗句,理解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对诗中“愁”的理解和把握。设计理念:小学语文课堂要求我们老师教学时以人为本,以文字为基础,进行有效的课堂实教。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对今天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多维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和敏锐度。在教学时,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就能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好文供参考!3/30三点:1.理解诗句不忘识记生字。2.由所见引出所感。3.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认为,对于如此优美的古诗,如果过于琐碎地讲解分析,定然会破坏其意境,影响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体验。因而,我十分注重对诗文的整体把握。教学《枫桥夜泊》时,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景物的想象和体验,紧紧抓住诗眼“愁”字,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愁绪;通过对诗人背景材料的补充介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愁绪的根源。这样的教学有趣又生动,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教学过程:过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度千百年而传诵至尽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非常珍贵,今天,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古诗。板书《枫桥夜泊》,学生齐读。一、激情导入,感受魅力。1、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史,让一坐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好文供参考!4/30为中外游客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写诗题。2、指名读诗题。(评价:字音准确)如果没有节奏的话,谁能读出节奏来。生可能说: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师追问:谁把船停泊在枫桥边。(张继)就在那个晚上,他写下了这名扬千古的诗句。4、齐读诗题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1、自由地把古诗读四遍,前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两遍读出韵味,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读诗)2、谁能自告奋勇地读读古诗。学生读诗字音准确有古诗的韵味。再指名读。(读后评价)3、男女生分行读诗。(这样读,才觉得有节奏,韵味)4、齐读古诗三、默读古诗,了解诗意。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书上的注释,及以前学诗时的知识积累,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字词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还可以在你读懂的字词旁写出意思)老师巡视。2、通过自学,你弄懂了哪些词句或诗句的意思。好文供参考!5/303、全班交流(顺势渗透学诗的方法)当学生理解词句时,师顺势提到:诗句中“客船”这个词语。出示图画:哪儿是诗人客船呢?为什么诗人的船叫“客船”呢?(因为诗人是从远处的异地到达此地的,他不是本地人,把船停在这儿,所以叫“客船。”(预设:当学生不会说时,师指导:客是客人、游客,在外才叫“客”)师:听你这么一说,我仿佛能感觉到诗人那份漂泊他乡,举目无亲的孤独感。4、指名让学生读。四、品味赏析,体会意境。1、师:古代诗词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优美。我们读古诗,除了要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通过想象画面,走入诗境,体会作者的情感。2、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画面。(配音乐)3、指名说,刚才读诗时,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相互补充)4、古人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着诗人的感情,那作者当时写这首诗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生可能说:孤独忧愁凄凉等等)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5、诗人心中的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的呢?请好文供参考!6/30同学们边读诗,边把景物圈出来。6、指名学生说,相互补充。7、大屏幕出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8、透过这些景物,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出示:“月落乌啼霜满天”(1)从这一句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月亮西沉,乌鸦啼叫。月亮落下,乌鸦在树枝上哇哇地叫着,外面的寒霜到处都是。仿佛看到乌鸦叫着,从天空中飞过。……)让我们听听乌鸦的叫声吧。从乌鸦的叫声中,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环境的凄凉)或环境幽静。没有别的声音一种空旷的感觉诗人在空旷的环境中,顿显孤独啊!(2)月落乌啼霜满天,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借月亮、乌鸦来表达内心的愁苦。投影出示诗句:(师读诗句并解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这里的明月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一片乡愁。明月倚高楼,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这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乡愁)好文供参考!7/3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乡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是元代词人马致远羇旅异乡彷徨的愁苦。(3)、师:不同的年代,相同的明月,相同的乌啼,传给诗人是说不尽的哀愁,此时此刻,远在异乡的张继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4)、生自由表达。(可能是:最想看到慈祥的父母听到家乡小溪流哗啦哗啦的声音。看到可爱的孩子听到好友的叫声……)(5)、师小结:也许他想看到慈祥的父母,可爱的孩子、美丽的家乡……听到朋友的呼唤,孩子的撒娇、慈母的叮咛……)可这一切有吗?生:没有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声声乌啼,一片片的寒霜。“霜满天”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寒冷的冬天打霜时,霜一般是落在地上,为什么他看到的“霜”不是再地上,而是霜满天呢?(引导学生从天气寒冷、及心情寒冷这两个方面讲)在这深秋,诗人远在异乡,看到的只是冷月,听到的是凄好文供参考!8/30凉的乌啼,空气中流动着寒意,让远在异乡的诗人的心也感到——寒冷。(6)、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第一行。(齐读)过渡:师: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乌啼、月落、霜满天、这江枫、渔火,这种种景物,想想他的这个夜晚是怎样度过的呢?出示:江枫渔火对愁眠。(1)对身处在远方的异客来说,都化成了一个字,那就是张继此刻的心情。——“愁”(板书“愁”)他“愁”得怎么样?(一夜没有睡觉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如果学生不会说,让学生读诗表达这种感受)(2)、自由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这种感受读进去。(3)、指名读,教师评价。再齐读(评价:我体会到了诗人淡淡的愁意;我感受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凄凉或忧伤)过渡:正当诗人愁绪满怀,突然,(课件:播放寒山寺的钟声)当!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这钟声从哪里传来?传到了哪里呢?指名学生说出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当当的钟声响起来,那钟声透过茫茫黑夜幽幽远远地传到这客(2)生齐读这两行诗句。好文供参考!9/30学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要问诗人张继吗?(生可能问:张继你为什么睡不着?你为什么愁啊?你到底在愁什么啊?……)(3)让学生说:有谁能替张继回答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那一年的秋天,诗人张继去长安赶考,满腹文采的他以为此次必能高中,结果出来,却榜上无名。于是他坐船归来到姑苏的枫桥边时,看到当时的情景,心情悒郁,这是他为——而愁呢?(落第之愁,为自己的前途发愁。)所以,他看到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愁绪,《枫桥夜泊》生齐读。(4)请大家看资料,看完之后,你对张继的“愁”一定有新的理解。出示:张继,生活在唐代宣宗、肃宗、代宗三朝。那时唐王朝政腐败,战火连续不断,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诗人张继将自己的诗笔聚焦于当时那动乱残破的社会,表达对百姓生活的极度关切,为人民的疾苦而悲伤。这又是什么之愁呢?(担心国家命运、担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之愁)小结:因为战乱,百姓生活艰难,不能为国家、为百姓分担忧愁,又因自己前途渺茫,自己没能实现理想,这种感受都化为了一个字——生说“愁”生再次齐读古诗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好文供参考!10/301、出示图片配乐。描绘诗的意境:明月西沉,树上的乌鸦发出凄凉的啼鸣,在船上的张继嘎脑茫茫夜色中正弥漫着满天的霜华。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江中的渔火,他难以入眠。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深夜,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悠远的钟声,显得格外的清晰。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那个“愁眠”之夜吧。(师生共同吟诵)2、古诗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用来唱,我们用“唱”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吧。(播放《枫桥夜泊》音乐)3、现在,你想对满怀愁绪的诗人说些什么?(生发表自己的见解)4、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欢笑,有哀愁,有困难,面对忧愁,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振作起来,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明天一定是明媚的艳阳天。板书设计: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江枫霜满天渔火愁寒山寺钟声客船好文供参考!11/30枫桥夜泊【第二篇】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所以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上。教学中,我紧抓住诗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这首诗到底抒发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你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吗?”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愁”,什么叫愁?(烦恼)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愁呢?他为什么发愁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乌鸦悲戚地啼叫,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江边的枫树,点点渔火,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凄凉、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诗人为何而愁,学生猜测:他可能远离家乡,在思念亲人;他可能是忧国居民等,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独、寂寞。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枫桥夜泊【第三篇】好文供参考!12/30邓老师的教案实录: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板书课题:枫桥夜泊师:看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枫桥在哪儿?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师:还有谁要问什么?生: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小船停泊在岸边。师:就在那个夜晚,诗人张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枫桥夜泊》,板书:张继。师: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师:请大家翻开书自己读一读。(生读诗)师: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