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异体血并发症患者开源节流严格掌握输血指证采取措施减少出血自体输血+是以机械吸引装置将患者手术中流失的血液(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大出血、各种大手术的创面出血等)收集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概念:离心杯式原理第九条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三级医院、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1.创伤、战伤出血:如大血管损伤、肝破裂、脾破裂、脊柱外伤、大出血抢救。2.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3.骨科:全髋置换,脊柱手术(脊柱融合术、畸形校正等);4.妇产科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等手术。5.腹部外科肝脾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等。6.神经外科手术:AVM、动脉瘤等。7.由于特殊血型、宗教信仰等原因,不输异体血的病人。。1、恶性肿瘤:理论上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引起肿瘤的血行播散,但近年研究表明并不增加其血型播散,用于恶性肿瘤是可行的。(可以用50GY的剂量放疗可杀肿瘤细胞)2、脓毒血症或菌血症。3、使用胶原止血物质的病人应慎用:有导致血栓甚至死亡的危险;4、HIV、乙肝、丙肝等患者:对于操作者有污染机会。5、开放性创伤〉4小时或开放创伤在体腔〉6小时的积血:有溶血和被污染的危险,不能回收。6、病人全身情况不良如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7、血液中含有羊水并不是BST的绝对禁忌症,但需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8、凝血因子缺乏者。1、避免输血传染病(艾滋病、肝炎、疟疾、梅毒等)。2、避免异体输血反应(免疫反应)。3、减少血液浪费,缓解血源紧张问题。4、解决特殊血型(RH-)的供血问题。5、解决不接受异体输血的特殊宗教信仰者供血。6、对大出血患者能快速回收,无量的限制。7、使用方便、及时快捷,有利突发大出血又未备血病人的抢救。8、有利于战伤、地震等突发事件使用。9、节省开支,经济合算。10、回收的自体血优于库存异体库血。抗凝:抗凝剂可选用肝素或ACD保存液。通常在生理盐水1000ml中加入肝素2~3万IU,神经外科术中加入肝素3.75-5万单位。抗凝剂滴入量与吸入血量之比为1:5,常用的滴速为80~100滴/分。在大出血时,应及时加快抗凝剂的滴速。如果抗凝不足,回收的血液在贮血罐中凝固,回输给病人可造成严重后果。抗凝过度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抗凝剂在清洗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被清除。滤过:在贮血器内有多层过滤网膜,其网眼直径20~150m。比血细胞大的杂质(血凝块、组织碎片等)都应被滤除。但网眼越小,造价越高。30~40m的血液滤过器较为理想。贮存:贮血罐的容积2000~4000ml不等。过小可能在出血凶猛时满溢而丢失血液。3000ml较为实用。清洗:¤清洗液的用量因术野血液的干净程度、离心杯的大小和特性而异,通常清洗一杯250ml的浓缩血液需要1000ml的生理盐水或乳酸钠林格液。若回收血内的杂质较多,需要用大量液体进行彻底清洗时,可改用手控操作,延长清洗时间,增加有害物质和游离血红蛋白的清除率。细胞损伤:细胞残骸、溶血、介质、细胞因子、蛋白酶、K+等表面和组织激活:活化的凝血因子、活化的血小板、活化的补体因子纤溶物质、纤维蛋白原分解物、抗凝物、液体容量正常红细胞细胞碎片细胞膜出现皱褶细胞总数:49正常红细胞:35形态正常率:71.4%清洗前清洗后细胞总数:107正常红细胞:93形态正常率:86.9%库存红细胞悬液棘形红细胞细胞碎片细胞膜出现皱褶1、术中处理的血液不得转让其他患者。2、自体血经洗涤后,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基本丢失,故应根据回收血量或出血量予以补充。3、术中快速回收处理的血液若未经洗涤处理,其中含有抗凝剂,故应根据抗凝剂使用的剂量给予相应的拮抗剂。4、术中回收处理的血中若残留血红蛋白(特别是快速回收处理的血液),应视血红蛋白残留量给予相应的治疗。5、术中回收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特别是人工回收操作。6、回输术中处理的血液时,必须使用输血器。7、血液保存:暂不回输可保存在22度左右,若超过6小时,应置于储血专用冰箱,但不超过24小时。8、最好使用20~40微米的血液滤过器。9、宁可抗凝过度,不能抗凝不足。10、吸引器的负压不要超过-200mmHg,以减少贮血罐中红细胞的破坏。1我们自己的理念?2是否影响病人凝血系统?3自体血回输并发症?4操作麻烦?5.价格?发达国家在强调一种无血医院,无血手术、无血医疗的概念,所谓“无血”,当然不是一点血也没有,而是要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对异体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