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第9课__赤壁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9赤壁赋◆知人论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二十一岁中进士。元丰二年(1079),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与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辟了豪放词风,与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关于赋“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讲求声律、押韵、对偶等形式,是一种富有文采、韵律,散文与诗歌结合,可以咏物、写志、抒情的文体。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1.字音识记酾.酒()桂棹.()横槊.()余音袅.袅()幽壑.()蜉蝣..()()匏.樽()愀.然()舳舻..()()旌.旗()属.客()嫠.妇()溯.流光()窈窕..()()少.焉()江渚.()洗盏更酌.()冯.虚御风()肴核..()()shīzhàoshuòniǎohèyóupáoqiǎozhúlúfújīnɡlíyǎozhǔzhuópínɡhésùzhǔtiǎoshǎoyáo2.通假字3.古今异义古义:文中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望美人..兮天一方4.一词多义①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的每月十五日西望.夏口动词,向远处看,眺望②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动词,像③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结构助词,的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语气助词,无实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代词,代清风明月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指示代词,代水和月④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疑问词,相当于“吗”⑤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介词,表被动5.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西.望夏口(向西)②东望武昌(向东)(2)名词作动词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东:向东进军)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打鱼砍柴(4)使动用法6.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①客有吹洞箫者②凌万顷之茫然(2)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①舞.幽壑之潜蛟()②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使……起舞(3)宾语前置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②何为其然也(4)状语后置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寄蜉蝣于天地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赤壁秋夜的优美景色,歌辞的唱和,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作者自己的追求、失望以至旷达乐观的思想历程;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明月和江水变与不变的议论,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行文自然流畅,景、理、情相结合,既充满了想象,又具有浓厚的诗意。全文脉络如下:主客的对话开阔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1.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鉴赏明确:文段首先借用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舰船千里相连,战旗蔽日遮天。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鉴赏明确: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找到人生的乐趣。1.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倾心点拨:第一问只要弄清楚景、情、理的关系即可作答;第二问要联系文段中具体内容,抓住作者由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所联想到的事物来分析。分析明确: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2.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倾心点拨:可以从结构上、情感抒发上、文章主旨表现上着手分析。分析明确: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歌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在身处逆境时他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再涌波澜。第5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层层深入。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课文第3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相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溯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既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沉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3.生动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即学即用】声音传递的是一种感觉,文中,苏轼用绝美的文字,写出了箫声幽咽哀怨的特点。请你试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描摹一种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楼主《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有人说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流露的是消极的心境,请结合有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第1楼心境是积极的。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解读主题】人生态度第2楼心境是消极的。客人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被贬到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作者慨叹个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与无奈。第3楼《赤壁赋》只是苏东坡与友人夜游赤壁,有感于友的感慨而写的一篇游记,没有流露所谓的“积极”、“消极”心境,不存在消极积极之争。如果牵强地说流露什么心境,那也是苏东坡的友人的心境而已。第4楼(续表)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