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一.走近作者●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及闺怨情愁,后期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同时,她的词富于真实的性情与生活的表现。●代表作品:《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2.写作背景秋声唱断几多愁●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夏五月,金兵南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灭亡。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当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带着与丈夫多年收藏的十五车书画金石南下,前来会合。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收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3.婉约派●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读,悟情——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本词的词眼是什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②乍暖还(huán)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时候,最难将息(养息,休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对付,抵挡)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①满地黄花(菊花)堆积,憔悴(凋零、枯萎)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如今有谁堪(可以,能够)摘?②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光景,状况),怎一个愁字了得!读诗歌,明诗意三赏析诗歌内容(一)阅读上片,完成以下问题。1.下列对该节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冷冷清清”四字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B.“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难以适应;然而没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C.“三杯”两句,本应说借酒浇愁,而愁仍难遣。然而言淡酒不足以敌急风,在用意上是含蓄,在行文上便有了腾挪跌宕的效果。D.“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蓦然闯入的陌生的大雁打破了孤零死寂的氛围。选D。【解析】“陌生的大雁”的表述不恰当,从后面看,这些大雁都是“旧时相识”。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①手法:叠词●②直抒胸臆●③叠词的作用:●(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怎样抒情的?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三赏析诗歌内容(二)、阅读下片,完成以下问题。下列对该节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B.“满地黄花堆积”是指满地的菊花盛开,堆积枝头;“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是指菊花枯萎凋谢。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主要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属于直抒胸臆,简单而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解析】选B。“也是指菊花枯萎凋谢”理解有误。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如何理解句中的“愁”字?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愁:亡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没有人愿意这其中的哪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也没有记录。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如何理解句中的“愁”字?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了解这些史实之后,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三总结全诗,归纳抒情方式●1《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词人是怎样借助这些意象表现愁情的?●【明确】①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是何等地愁苦。②晚风:渲染愁情,环境的寒衬内心的冷,写出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③雁:象征离愁,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悲痛和怀乡之思。④黄花:暗喻憔悴的容颜与孤苦飘零的处境。⑤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凄凉悲伤的象征;⑥细雨:哀伤、愁思的象征。——间接抒情三总结全诗,归纳抒情方式●2.融情于景,借秋景以渲染愁情是本词的最大艺术特色,试简要分析。●【明确】全词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冷容易致病的天气,还是单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显得格外深广深厚。——间接抒情●“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四拓展运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的丈夫已故。李清照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块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当先的火花。《声声慢》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壮豪迈之气,让多少须眉汗颜,令多少当权者羞赧。这股豪迈之气根源于那强烈的爱国之情,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思。●【运用方向】●爱国情深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位卑未敢忘忧国拓展,探究——比较阅读,读出不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前者体现作者早年离别相思之愁,后者传达出作者晚年因国破、家亡、夫死的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鉴赏小结:作业:品味叠词之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形式节奏情感•开头连用了七个叠词奇巧的抒写了诗人心情之悲怆、处境之孤独。这十四个字运用叠字手法,把孤独寂寞的迷离彷徨之感,大笔渲染,绘上了浓重的色彩。“寻寻觅觅”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寻找什么失掉的东西,其实词人要寻觅的,是国破家亡之前烹茶论文的生活。这四个字是一种动作情态,是作者心情茫然时的初步感觉。“冷冷清清”则是寻觅的结果,是经过“寻觅”发现确实不见之后的内心体验。“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由于发现确有所失,有“冷冷清清”的感受之后,心情更趋悲凉和寂寞。李清照这十四个字字字含情,由动作写到感受,再写到内心的悲痛,一层深入一层,流畅自然,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