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校际联合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失礼,()不好,()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它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合乎礼的柔性治理,是相较于法治而言。法治主要是指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成文的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的底线所在。与此有别的是,礼治则符合了人情。孔子说人出生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子女也应该为父母守孝三年,这大体就是丧礼的根源。礼则源于人心,依于人性。礼治的影响力,主要依靠每个人自身内心的道德感知,由对家人的“孝”到对亲人的爱及他人的尊重,推己及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漱溟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在仪式中人们通过行动强化了对规则的认识,通过礼、乐、祖先崇拜、祭祀以培养人们善良的冲动,遏制邪恶。民本思想古已有之,儒家思想更重视按民意来治理。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口号,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在国家治理中不得忽视人民的力量,要维护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到“以礼行政”;更新治理理念,改变治理模式,懂得情感关怀。孔子认为用强硬的法令引导和制约人民,虽然能使民众免于犯罪,但是民众不会因此而有羞耻之心,人们若都以法来评判是非,这样人们心里就没有善恶、荣辱等观念,思想层次将停留于野蛮的状态。如果用道德引导,用礼教规范,人民不但有羞耻心,能做到推己及人,还能自觉归正。国家施行法治,并辅以礼治,管理方法似柔水但其影响深入人心。(摘编自杨晨曦《先秦儒家礼治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的启示》)1.依次填入材料一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不但而且即使B.因为不是而是虽然C.如果不是而且虽然D.因为不但而是即使2.将下列语句填入材料二中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让”和“克己”就是理性的表现②理性一词在此是指人世间的情理③中国社会是一个理性早启的社会④而儒家的仪式和礼仪就是人的理性的表现A.③④①②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3.关于“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指按照仪式做,做得对的行为就是合于礼,它和法律一样都是一种行为规范。B.礼和由特定的权力从外限制人的法律不同,和社会舆论所维持的道德也不相同。C.乡土社会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所以乡土社会中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D.当代治国理政可以借鉴“以礼行政”,更新治理理念,维护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4.为什么说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5.与法治相比,礼治有哪些基本特征?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A2.C3.D4.(1)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2)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5.(1)礼治主动地服于成规。(2)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3)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4)礼治则符合了人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合适的关联词,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中,根据上句“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可知,“做了不道德的事”、“受人唾弃,”都是作者假设的情况,所以下一句括号里要填的关联词语也应该表假设关系,“如果”表假设,故排除BD,再根据后面的句子“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和关联词“也”对应的应该是“即使”更合适,排除C。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弄清楚所给句子的含义以及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正确的语句排列顺序。本题中,上一段内容主要是介绍中国社会中礼治的特点和影响力,所以下一段的首句主语应该紧承中国社会,接着看所给的题干中共有四个句子,句①④都强调的是人的理性的表现;而句③强调的是中国社会是一个理性的社会;故句③排在第一位,排除BD,而句②强调什么是理性;由此可见句③②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句③后紧承句②;由此可以排除A。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D项,“当代治国理政可以借鉴‘以礼行政’,更新治理理念,维护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另外“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而孔子、孟子等也提倡“以礼行政”,而我国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根据文本“国家施行法治,并辅以礼治,管理方法似柔水但其影响深入人心”可知,作者还是主张施行法治,并辅以礼治,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根据文本“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可以概括出:(1)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根据文本“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可以概括出:(2)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与法治相比,礼治有哪些基本特征?根据文本“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可知,(1)礼治主动地服于成规;根据“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可知,(2)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根据“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可知,(3)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根据文本“合乎礼的柔性治理,是相较于法治而言。法治主要是指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成文的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的底线所在。与此有别的是,礼治则符合了人情”可知,(4)礼治则符合了人情。(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稻花香张抗抗我独自走在田埂上,往稻田地的深处走。我小心地迈着脚,不敢抬头,担心会滑落到田里去。砌于稻田中的一道道土埂,像一条条见首不见尾的卧龙。长长的田埂将稻浪剖开了,我像一只小小的舢板,从稻浪里钻过去,沉下去又浮上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上山下乡的告示贴在杭州母校的墙上,特别说明黑龙江省汤原县的五大农场都以种植水稻为主。6月初夏,那种带拖斗的载人拖拉机,满载知青驶入鹤立河二分场地界,我第一眼看见的,果然是大片大片齐整油绿的水稻田。它们眨着水汪汪...的眼睛,不动声色地迎候着涌入农场的潮水,就像预知了几年后同样汹涌的退潮。入秋后金黄璀璨,入冬后脱粒再碾米,就变成了饱满雪白的东北大米。下乡第一年,连队食堂顿顿大米饭,农忙时,豆油炒西葫芦加大米饭送到地头,干活儿就有了力气。我顺着笔直的田埂一直往前走,田埂像一侧单轨,切分了肥沃的黑土地。脚下的田埂,高三四十公分,夯打得光滑而结实,两侧构成一个梯形的斜坡,利于排水,一看就知道是多年的“老埂”。那时我不是水田连队的,竟然一次也没有到田埂上来过。4月河开冻土始融,过了小满,进入水稻播种季,泡田整地播种。北大荒昼夜温差大,水田白天灌了水,第二天早晨结一层薄冰壳,没有水靴,小腿被冰碴划开一道道血印,吃午饭时冻僵的双脚连田埂都爬不上去。有一年夏天我去支援水田追肥,太阳把田里的水晒得热烫,踩在脚底下的泥土依然拔凉冻脚……9月底稻谷成熟,上千人小镰刀下田大会战。有一位名叫周剑起的知青连长,带领知青在场院为水稻脱粒大会战,七天七夜不下“火线”,多年后我见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