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三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导学练(必修上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隶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凸显了“劳动光荣”的人文主题。本单元三组六篇课文,聚焦为己为民为国的劳动表现,以不同形式呈现劳动之神、劳动之质、劳动之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价值!教学目标:1.概括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关注社会中的劳动者,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2.认识践行工匠精神对于当代的意义与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3.学习通讯报道,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分析报道角度,区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理解新闻的倾向性,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4.学习新闻评论,理解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和评论的立场、观点的关系,理解评论的舆论导向性。学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把握新闻评论直面现实、有的放矢的文体特点。5.学习鉴赏表现劳动生活的古诗,从中体会劳动之美和劳动的艰辛,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丰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情感的体验,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认识劳动中对于劳动的体验,体会劳动的特殊意义和价值。2.把握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掌握其写作方法。培养借助注释分析诗歌主旨及艺术手法的能力。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基础知识】一、字音稻菽(shū)掖着(yē)一蔸(dōu)早籼稻(xiān)分蘖(niè)潜力(qián)熙熙攘攘(rǎng)亲昵(nì)绷着脸(běng)抖擞(sǒu)拟南芥(jiè)戛然而止(jiá)毛坯(pī)跌宕起伏(dàng)悲怆(chuàng)撰写(zhuàn)奇葩(pā)超负荷(hè)二、词语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不敢越雷池一步:指胆小怕事,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雷池,池名,在安徽望江。东晋时庾亮写给温峤的信里有“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的话,意思是要温峤坚守防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去(见于《晋书·庾亮传》)。熙熙攘攘:状态词。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烫手山芋: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三、词义辨析1.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相同点】都有“缺乏主见,模仿、追随别人”的意思。【不同点】“人云亦云”指语言上的模仿、追随;“亦步亦趋”不仅指语言上的,还指行动上的模仿、追随。【例句】①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课文原句)②目前每个练习写作的青少年在冲破禁区、解放思想方面还要痛下决心,“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努力开辟自己的道路,千万不要再做风派人物,“人云亦云”。(朱光潜《谈美书简》)2.有目共睹•众所周知有目共睹: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相同点】都有“大家都了解”的意思。【不同点】“有目共睹”偏重于“人人都能看见”,有极其明显的意思;“众所周知”偏重于“全都知道”,有知道的人多、范围广的意思。【例句】①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课文原句)②到处都有人在讲说这个死去的人做的好事。这些事早已是众所周知,但讲的人仍然激昂慷慨,听的人仍然津津有味。(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课文预热】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作者专栏沈英甲,曾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等。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也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二、文题解说本课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出自《七律·到韶山》,是对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副标题则讲了这则人物通讯所介绍的人物是袁隆平,以及他获得的荣誉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三、背景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西德安,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历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还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他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和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授予的“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等多项国际奖项,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1981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组。1985年,袁隆平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沈英甲发表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三、知识链接通讯1.通讯的概念及特点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比较详细而又深入地报道国内外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的一种新闻文体。通讯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三个显著特点。2.通讯的种类按写作角度分,可分为新闻通讯、文艺通讯等。按报道的内容分,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本课三篇文章都属于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3.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消息报道的新闻事实内容广泛,通讯一般选择新闻信息量较大的典型材料;消息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复杂详尽;消息多用叙述,通讯会在叙述的基础上描写、议论与抒情;消息一般有固定的形式,而通讯的结构一般遵循记叙文章的结构原则。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作者专栏林为民,原名林义旻,1942年生于台湾,资深记者。“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通讯《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获商业部优秀新闻奖,调查报告《醒醒吧,长城》被评为全国最佳新闻稿。二、文题解说“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表层意思是说张秉贵业务熟练,服务热情似火,市民被他的真诚和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的行为所感动;内在含意是歌颂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先锋人物们火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的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和付出的精神。三、背景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成为我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燕京第九景”。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党和政府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评选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于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7年,国民经济仍在恢复中,市场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四、人物简介张秉贵(1918-1987),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1936年开始当学徒,1955年到北京市百货大楼当售货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商业服务数十年,退休以后仍到柜台售货。他从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出发,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那个时代商业服务领域的学习榜样。20世纪50年代,张秉贵总结出站好柜台要做到五点:精神饱满、思想集中、耳目灵敏、抬头售货、动作“三快”。60年代,他总结出“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售货法,刻苦练就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本领。70年代,他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的服务精神归纳概括为“一团火精神”。1979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同志因病去世,享年69岁。1988年9月,其铜像在北京市百货大楼前落成。“探界者”钟扬一、文题解说“探界者”指探索界限的人,在题目中为特定称谓,钟扬是本文的写作对象。探界者在文中含意丰富,主要包括:①探学习工作之界;②探植物学之界;③探科普之界;④探教书育人之界;⑤探生命之界。二、背景资料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三、人物简介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植物学家。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6月,中共中央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候选人物。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课堂导学】喜看稻菽千重浪【任务1】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①权威论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②一些人的嘲笑:对遣传学的无知。③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以上三点都是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但他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任务2】课文写了袁隆平的哪些主要事件?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①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时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镇。这表现了他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②袁隆平深入田间研究,碰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放弃。这表现了他崇高的理想、执着的精神。③袁隆平选择当时世界上无人攻克的大课题-杂交水稻。经过谨慎思考,他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通过“雄性不育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他不畏冷言,披桂上阵,毫不动摇。这显示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才能和执着的追求。④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这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⑤对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力排众议。这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任务1】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