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基础知识】一、字音壬戌(rénxū)嫠妇(lí)愀然(qiǎo)舳舻(zhúlú)旌旗(jīng)酾酒(shī)横槊(shuò)匏樽(páo)蜉蝣(fúyóu)枕藉(jiè)山川相缪(liáo)汶水(wèn)济水(jǐ)磴(dèng)徂徕(cúlái)樗蒱(chūpú)绛(jiàng)皓(hào)岱祠(dài)罅(xià)鼐(nài)二、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2.山川相缪(同“缭”,盘绕、围绕)3.须臾成五采(同“彩”)4.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同“圆”)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3.至于泰安(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4.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古义:晃动摇荡。今义:不稳固,不坚定;使动摇)5.石苍黑色,多平方(古义:平的、方形的。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指平方米)四、一词多义1.歌①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动词,歌唱)②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③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名词,歌词)2.望①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②望晚日照城郭(动词,远望)③先达德隆望尊(名词,声望)(《送东阳马生序》)3.下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方位名词,与“上”相对)4.长①抱明月而长终(读cháng,形容词,长久地)②而卒莫消长也(读zhǎng,动词,增加)5.虚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名词,太空)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形容词,缺)6.横①白露横江(动词,遮盖,覆盖)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动词,把物体横过来放着或拿着)7.如①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②如泣如诉/汶水、徂徕如画(动词,好像)8.当①当其南北分者(介词,在)②崖限当道者(动词,挡住)9.日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名词,太阳)②或得日或否(名词,日光)10.漫①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动词,弥漫)②其远古刻尽漫失(动词,模糊)11.及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连词,和)②及既上(介词,等到)③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动词,赶得上,来得及)12.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13.而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却)②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③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顺承)④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14.乎①郁乎苍苍(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疑问,吗)③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15.然①其声呜呜然/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助词,······的样子)②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16.以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②余始循以入(连词,表修饰)③回视日观以西峰(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方位和时间)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③汶水西流(向西)④济水东流(向东)⑤崖限当道者(像门槛一样)2.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东也(向东进军)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②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4.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以······为友)六、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东海也(“······也”,表判断)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①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为何其然也”)②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今在安哉”)③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又美何乎”)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游”)⑤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⑥酾酒临江(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临江酾酒”)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⑧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之”为其标志,正常语序为“凌茫然之万顷”)⑨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吹洞箫者客”)⑩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限当道者崖”)⑪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3.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动)4.省略句①是月丁未,(省略主语“余”,我)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②中谷绕(省略介词“于”,在)泰安城下③(省略主语“余”,我)与子颍坐(省略介词“于”,在)日观亭,待日出④生(省略介词“于”,在)石罅七、成语积累1.遗世独立:超然独立于世俗之外。2.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3.明月清风:形容清雅怡人的夜色,也形容远离世俗的悠闲生活。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延不绝,也比喻诗文韵味无穷。6.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7.横槊赋诗:形容古代儒将能文能武的豪迈气概和潇洒风度。8.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很丰富,用不完。10.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11.逝者如斯:光阴像流水一样,不分昼夜地逝去,后用以感叹时光的流逝。【课文预热】赤壁赋一、作者专栏仕途多舛、荣辱不惊之苏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称他们父子为“三苏”。【“8341”,苏轼的数字人生】“8”是指他曾任八州知州,这八州分别是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3”是指他先后担任过吏部、兵部和礼部的尚书;“4”是指他“四遭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1”是说他曾经“一任皇帝秘书”,在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职位上工作了2年6个月,起草了800多道诏书。二、文题解说北宋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即《赤壁赋》(也称《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所游的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作者只是游览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后人为了与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武赤壁”区分,亦称黄州赤壁为“文赤壁”“东坡赤壁”。三、背景资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及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苏子赤壁怀古他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苏轼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并写出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四、知识链接赋,古代的一种文体,以楚辞为滥觞。关于赋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征,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另外,赋把散文的章法与诗歌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和对偶,既适合铺陈事理,又保存了诗意。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其中,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串着散文的气息,大多清新流畅,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典型作品。五、主题解读本文描绘了赤壁秋夜的优美景色和作者与友人月夜泛舟的闲逸兴致,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的形式,表明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文章对江水与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从羽化登仙的超然之乐到现实人生的苦闷,再到从清风明月中找到出路,这样的心理历程表现出作者力求排遣心中苦闷、听顺自然的思想。【课堂导学】一、特色总结1.骈散结合。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等方面的束缚,更多地加入了散文的成分,使文章既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文情感沉郁顿挫。与赋讲究对偶不同,它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美。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一段文意结束之处,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2.情感起伏,脉络清晰。先写清风明月之美,表现出玩赏之乐;再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现实中的苦闷与悲伤;继而对“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进行阐释,以此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最后归于旷达乐观,体现出作者胸襟豁达,境界超迈。其中,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在“哀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中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沉沦于个人愁怀,而是主动丢开思想包袱,以江水明月作比,从庄子的哲学中寻找人生之路,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了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色彩。3.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使情、景、理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如第1段重在写景,既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又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自然景物“水”与“月”来阐述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问题导学】【问题1】朗读《赤壁赋》,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乐: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月夜景色如梦境一般,令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悲:“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对比。客人由眼前的景色想到历史上的英雄终将销声匿迹,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吾与子”呢?二悲:悲叹生命的短暂。由文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可知客人通过对人生与宇宙的对比,抒发了人生不永恒之悲。三悲: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生悲。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喜:作者最后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消除心中困惑,转悲为喜。【问题2】阅读文章第4段,分析作者是怎样使客人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看:①变的角度,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江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再到亏不断地变化;②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来看,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不取“非吾之所有”的东西,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清风明月)让“吾与子之所共适”,从中得到乐趣。【问题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入揭示。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对“美人”的思慕。客人一曲洞箫,“倚歌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伤,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跃起浪花。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文章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