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自然情怀【人文主题】自然情怀【学习目标】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这些“自然情怀”美文的感受、体验和欣赏,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2.品读课文,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学习重点是关注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学习散文描写中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艺术手法。3.反复朗读,领略声韵之美,感受散文作品优美生动调的语言。从用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学会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独立写作写景抒情散文,努力做到情景交融。14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基础知识】一、字音混混沌沌(dùn)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驯鸽(xùn)平仄(zè)廿四桥(niàn)蓊蓊郁郁(wěng)弥望(mí)袅娜(niǎonuó)霎时(shà)梵婀玲(fànē)妖童媛女(yuàn)鹢首徐回(yì)棹(zhào)敛裾(liǎnjū)二、词语赏玩: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落寞:寂寞;冷落。幽僻:幽静而偏僻。弥望:充满视野。袅娜:①草木柔软细长。(本文用此义)②女子姿态优美。渺茫:①因遥远而模糊不清。(本文用此义)②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凝碧:浓绿。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丰姿:美好的风度姿态。敛裾:提着衣襟。裾,衣襟。混混沌沌:①形容模糊一团的状态或景象。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本文用此义)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三、词义辨析1.风致·风韵风致:①美好的容貌和举止。②风味;风趣。风韵:①风度神韵(多用于女子)。②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相同点】都是褒义词,皆可用于赞美他人的行为举止。【不同点】“风致”有“雅致”之意,如“风致翩翩”;“风韵”多表现一种蕴含的气韵,如“风韵犹存”。【例句】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课文原句)②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杨朔《画山绣水》)③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曹雪芹《红楼梦》)④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周国平《白兔和月亮》)2.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顺其自然:指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不加干预。【相同点】都有“不施加外力”的意思。【不同点】“自然而然”指不施加外力,非人为的或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顺其自然”侧重指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用在科学上,用在成长上,用于日常生活中,用于各种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而展开的行动中。【例句】①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课文原句)②凡事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反倒能有一番收获。【课文预热】一、作者专栏“左联”斗士——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重要经历:1913年赴日留学。在此期间,他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同年,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30年,郁达夫参加中国左翼郁达夫的手迹作家联盟。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1945年8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代表作:散文《钓台的春昼》《寂寞的春潮》,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旧体诗《毁家诗纪》《离乱杂诗》等。风格:①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情感;②他的作品倾诉对当时社会的反抗情绪以及反映青春期的苦闷心理,充满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情色彩,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③他的散文直抒胸臆,往往以感伤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境,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二、文题解说“故都”二字指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饱含深切的眷念之意,也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三、背景资料国民党统治期间,多次发生反动统治者大肆逮捕屠杀先进分子、破坏革命组织、镇压革命运动的残暴事件,即“白色恐怖”。从1921年到1933年,郁达夫将相当大的精力投入文艺创作中。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此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四、知识链接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创建。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后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造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丰富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一支生力军,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荷塘月色一、作者专栏清芬正气传当世——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他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48年,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特点:①善于融情人景,具有绘画美,富有情趣美、意境美。他喜爱古典诗词,常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②他的散文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和叠字,所写景物生动鲜活,文章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③他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但常在平实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作品: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论雅俗共赏》《诗言志辨》等。其散文《春》《背影》入选部编版初中教材。二、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自己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但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对他自己想“超然”而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三、知识链接通感通感又叫“移觉”“联觉”。它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描写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古诗文里常见通感,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箜篌之音,属于听觉,却用“芙蓉泣露”的视觉形象描摹,写出了箜篌声音的美好、凄婉。又如宋祁的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把事物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出了杏花的绚烂、春光的美好。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文字也被打上了“通感”的印记。例如,在“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短语中,听觉、视觉、触觉的互通构成了通感。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式,增强艺术效果。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对审美对象的感悟中,从而使文章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四、主题解读全文紧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五种景况,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课堂导学】一、特色总结1.结构精巧。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细腻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最后以议论和抒情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构思巧妙。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写景状物方面,本文极其精彩,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情与景完美交融,值得仔细体会、揣摩。如:在秋晨小院图中,作者描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描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给人以悠闲、惬意的感觉。又如秋槐落蕊图中,作者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仿佛能拨动读者最微妙的感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可以独自徘徊,静静享受与自然交融的情趣。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闲适的,又是寂寞的。3.工整、雅致的语言美。本文在语言上也特别见功力。文中有许多整齐的语句,排比句也很多,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先用两个单音节词,又以一个双音节词结尾,语势舒缓,为文章整体抒情氛围奠定基础。“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味足,值得赏玩。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遐想。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二、问题导航【问题1】可不可以将本课题目“故都的秋”改为“北平的秋”?请说明理由。【问题2】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问题3】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问题4】《故都的秋》中的“秋味”,作者没有从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宫殿、园林着笔,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著名景点也只一笔带过,反而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之美?【问题5】课文第12段在有关秋的论述中提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的看法,对此你是否赞同?《荷塘月色》一、主题解读本文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明线,以作者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