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书记讲党课讲课稿【汇集4篇】学校书记讲党课讲稿【第一篇】党支部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负责人之1,是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学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选择。学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1同志们:《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当怎样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情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榜样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气力。1、学校是人材培养的摇篮,担当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材为本;人材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大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大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增进经济社会调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肯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1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提倡酷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高深、学生爱戴、大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1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动。2、发挥党员榜样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份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份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资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份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态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10分重要的意义。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年来,1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心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和“爱国遵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节约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要请教职工党员以培养“4有”学生为目标,以“1切为了学生、为了1切学生、为了学生1切”为着眼点,常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惜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3全”、“3爱”、“3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3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鉴戒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态看,我们党员应深入理解“党员榜样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2、深入浅出,阐明观点(1)甚么是和谐?何谓和谐?安顺谓和,调和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调和,使社会共同体处于和谐状态;和谐1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本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2)甚么是学校和谐发展?甚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1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调和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讲,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合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讲,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3)如何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社会提倡“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不是振臂1呼就可以一挥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本身做起,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当做些甚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建立“3个意识”,培养“4个要有”,做到“5坚持5反对”,做好“7个努力”。“3个意识”:1是建立全局意识,从培养1代人材和教育的可延续发展思考工作。2是建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3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3是建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个要有”:第1,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1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本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其实不意味着同1,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条件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当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促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个社会成员。第2,要有宽容的心态。1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有1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1类人对另外一类人的宽容,也能够是对1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期、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第3,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绩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叶落归根,对那些让我们今天1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乃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晓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具有的1切,才会发自内心肠去回报社会。第4,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当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当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旁的世界。1旦具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单单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单单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单单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疲倦和愁闷,而是公然、舒畅与愉悦。“5坚持5反对”:1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调和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2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寻求教育公平同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重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到达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1种甚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类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1的教育方法常常能使教育事半功倍。4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同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惜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谊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轻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5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风格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1,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风格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力,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委;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取信,切忌两面3刀,虚情假意;在生活风格上,要端庄慎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善、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7个努力”:第1,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门、难点问题的解决。第2,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保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3,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增进者,努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第4,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背规收费。第5,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6,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位学生。第7,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同志们,和谐凝聚气力,和谐成绩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增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展开,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本身修养,进1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地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大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学校书记讲党课讲稿【第二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形态,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的集中体现,闪耀着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科学认识论的思想光辉。“四个全面”深刻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等规律,是我们党“哲学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唯物史观是“四个全面”的理论基石,“四个全面”是唯物史观的当代反映。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深化了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四个全面”是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对改变发展不平衡性提出的热烈期盼,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分别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动力支持、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四者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坚持社会有机体原理,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把社会结构当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反对“唯经济决定论”,认为每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聚焦聚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要素的耦合性,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的有机体协调发展的思想,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认识。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群众立场,生动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既顺应了人民呼声,又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的红利,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人民;全面从严治党,根本目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辩证的历史决定论,深化了我们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决定性与选择性的高度统一过程,强调社会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接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全面”牢牢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唯物辩证法作为“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四个全面”是唯物辩证法深度滋养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法。坚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把握好发展的全面性与协调性。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自觉坚持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核心在“全面”,关键在“协调”。所谓核心在“全面”,就是要解决发展中一度存在的重经济轻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速度轻效益等片面性问题,统筹经济、政治、法治、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