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三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导学练(必修上册)_new_new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一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查找相关资料,探讨诗作的内涵,思考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答案示例知人论世读《登高》一、何谓知人论世?所谓知人,是指了解诗人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知人论世”这种方法能够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联系诗歌产生的背景和根源,结合诗人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读者应平心静气,对作品反复吟咏,仔细体味,用真挚的情感来品读,以求得诗人之用心所在。二、杜甫生平及主要思想。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并赋予了他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三、《登高》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杜甫的境遇。李白的时代,唐王朝主要在走上坡路;而杜甫的时代,唐王朝主要在走下坡路。乾元二年(759),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几经辗转,他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杜甫只得离开成都,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这几年杜甫的生活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玠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多么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总是在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登高》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二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建议组织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1.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在小组内朗诵。朗诵前,要反复揣摩其情感基调和音韵节奏,设计朗诵脚本;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学习借鉴。提示:组织班级诗歌朗诵会,较为关键的是诗歌朗诵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诗歌朗诵方案的设计,可以从声与情、内与外、诗与乐、诗与画等角度进行。声与情,是说设计诵读方案时要注意声音的长短、断续、轻重、疾徐、抑扬,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内与外,是说设计时要注意内在的声音和外部的表情、动作(手势与体态)的协调、配合。诗与乐,是说设计时可以考虑寻找恰当的音乐,达到诗歌和音乐的和谐交融。诗与画,是说设计朗诵背景画面时,可适当链接诗人的肖像画、作品的诗意画、名家的手迹等。2.每个小组推举代表参加班级朗诵会。可以为诗词配上合适的乐曲和图片,增强朗诵效果。提示:诗词配乐曲:如朗诵《短歌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此曲容易把人带到遥远的三国时期。朗诵《归园田居(其一)》,可以配箜篌曲《蕉窗夜雨》。朗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配《梅花三弄》或是《广陵散》。朗诵《登高》,可以配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哀婉悲凉的旋律正与诗中苍凉沉郁的意境相合。朗诵《声声慢》,可以配林海的《琵琶语》,细碎如雨的琵琶弹拨,加上烟雨蒙蒙的弦乐背景,能衬托出愁绪的密与浓。诗词配图片:如可配赵孟頫画的苏东坡像、傅抱石的《赤壁图》王叔晖的《琵琶行》诗意画、苏轼手书的《赤壁赋》、张瑞图手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三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答案示例着意点染,尽得风流《琵琶行》之琵琶女人物塑造技法短评《琵琶行》在塑造琵琶女时颇有特色,令人称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人没有一上来就介绍琵琶女的情况,而是先从琵琶声写起,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则从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高超的琵琶演奏技艺,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浓厚的渲染。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琵琶女出场之时,诗人没有对她进行工笔细描,避免了具象过多之嫌,但为了配合情节的发展,诗人在恰当之处对人物加以点画,虽着墨不多,但在轻描淡写之时,却能细致传神。“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简洁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也暗示了她孤独、失意的内心世界。而“整顿衣裳起敛容”一句,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传达了琵琶女复杂、落寞的内心情感。除此之外,诗人在最后一段也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琵琶女悲怆的内心世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在这里,诗人通过“良久立”“却坐促弦”“凄凄”等细节描写,细腻传神地传达了琵琶女内心悲凉的情感。借助音乐,心理透视。“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在这里,诗人借助音乐描写,对琵琶女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透视,将其凄凉、悲痛的内心情感表露无遗。不着雕饰,美丽全出。作为京城名伎,琵琶女的容貌自然如出水之芙蓉,令人艳羡。但是纵观整首诗歌,诗人基本上没有从正面对琵琶女的肖像进行描绘,但“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这几句话,从侧面描绘了琵琶女高超的琵琶演奏技艺和众星捧月的美丽容姿。叙述身世,展示悲凉。从“自言本是京城女”到“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以含泪的笔触,大肆铺陈,叙述了琵琶女从一举成名到沦落乡间的悲惨命运。诗人通过对琵琶女生命轨迹的叙述,将琵琶女一生的命运清晰地展示给读者,琵琶女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下层人民不幸命运的关切与同情,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仕途失意之情。名师点评本短评拟题新颖、精辟。短评采取“总一分”式结构:开头点出强调之处,引出论点;后面分角度分析论证。第二段说明《琵琶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人方法。第三段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指出《琵琶行》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特点。第四段强调白居易用音乐效果来刻画人物的艺术特点。第五段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评价《琵琶行》高超的艺术手法。最后一段从琵琶女自述的角度阐述刻画人物命运的手法。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