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课《琵琶行》-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new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3琵琶行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3.翻译该诗。教学重点1.初读课文,度准字音和节奏。2.再读课文,掌握词义理解内容。教学难点3.能基本背诵下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出身于一个世守儒业的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明,苦学文。青年时期因战乱曾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2.关于《琵琶行》《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抑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一曲琵琶金戈音,千古离别唱到今本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势力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今九江)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了这首传世名篇。二整体感知全诗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字词,注意读音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bì)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2、听配乐朗读3、自由散读4.诗题小解(详见课件)三疏通文意*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①予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九江郡司马。明年秋,②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chān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年长色衰,委身..(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思)为贾.(ɡǔ)人.(商人)妇。遂命酒..(叫人摆酒),使快.(畅快)弹数曲。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③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漂泊流落)憔悴,转徙于江湖间。④予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二年,恬然..(宁静安适的样子)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意。因为.(创作)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①浔阳江头..(江边)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③别时茫茫江浸月。(2)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寻声暗问..(低声询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新掌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音低沉)声声思.(深长的情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扣弦)慢捻.(揉弦)抹.(顺手下拨)复挑.(反手回拨),初为《霓裳》后《六幺》。③大弦嘈嘈..(cáocáo)(形容声音沉重舒长)如急雨,小弦切切..(形容声音轻细急促)如私语。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形容鸟鸣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艰难,形容乐声滞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溅射),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①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端庄的脸色)。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量词,计量歌舞队、乐队)。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一曲红绡.(xiāo)(轻薄的生丝织品。泛指轻美的丝织品)不知数。钿(diàn)头银篦(bì)击节.(节拍)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平常,随随便便)度。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旧、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年纪大了)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③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这里指脸上的胭脂粉)泪红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4)①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②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独自饮酒)。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指声音嘈杂刺耳)难为听。③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忽然,一下子)明。莫辞更.(再)坐弹一曲,为君翻作..(写作。翻,按曲调写作歌词)《琵琶行》。(5)①感我此言良久立,却.(退回)坐促弦..(把琴弦拧紧。促,紧、迫)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以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掩面哭泣)。②座中泣.(眼泪)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色)湿。第二课时一逐段赏析1.第一次演奏:a.环境描写:头两句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b.接着四句围绕一个“惨”来写!(离愁、沦落)C.最后两句侧面烘托:音乐的美和琴技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出发,赏析第一段。【明确】“枫叶荻花秋瑟瑟”和“别时茫茫江浸月”写景,“醉不成欢惨将别”直接抒情。茫茫的江水边,凄清的月光下,枫叶、荻花在瑟瑟秋风中摇曳,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自然地引发出一种伤别的情绪,表达了送别时的惆怅,为下文“忽闻水上琵琶声”渲染了气氛。2.第二次演奏的这一段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琵琶女演奏的变化的描写如急切愉悦,幽愁暗恨,激越雄壮,戛然而止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4)琵琶女的两次演奏有什么变化?画出变化曲线图。(详见课件)(5)演奏的过程中营造了怎样的典型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营造了典型境界。句中的“幽”字用的很好,这个忧愁给人以深重隐秘沉重之感,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哀愁。而忧愁则是形于色的浅层次的悲伤,不如幽愁来的深重。而此时无声胜有声则创造出一种音乐停止了,可听众的感情还在延续的情绪体验。“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6)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7)这个演奏传达了怎样的典型情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共鸣: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7.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二赏一赏诗中的艺术手法.白居易是如何描述音乐形象的?琵琶女在琵琶声中流露出什么样的内心感情?描述音乐形象的方法:①诗人根据琵琶女演奏时琴声的高低缓急,把演奏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分而有合,写得跌宕起伏、收放自如,并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动人心魄②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赋形于声,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转移到听者主观的感觉之中,启发联想,余韵无穷③使用了一连串形象而巧妙的比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音乐,仿佛在闻其声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④运用了侧面渲染烘托的手法,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来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深切感人。运用了叠词和联绵词:④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使音节悦耳动听内心感情:琵琶女在琵琶声中流露出了低沉、抑郁的情调,不得志的哀怨、悲愤之情,暗示了她悲惨的身世。小结:本诗的写作艺术: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三拓一拓1.学习环境描写:诗歌往往受不了对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基础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哀愁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茫茫江水”,蓉蓉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别愁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情景交融,烘托出音乐的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境界。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感人。2.“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激愤幽怨的曲调本就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倾诉的苦楚身世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忧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