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班级微信群,提高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利用班级微信群,提高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实践2023/X/XX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的一致性”,家校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密切配合能使教育的效果更显著。一、家校合作缺失的成因分析我所在的学校留守学生较多,有部分学生长期同爷爷奶奶生活,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放假后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经调查采访,无论是父母在家监护,还是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校合作方面都做的差强人意,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仅限于偶尔的一通电话,针对某件特定的事件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沟通完毕,完全没有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传统的家访、家长会更是名存实亡。鉴于这几年的疫情反反复复,学校设置的校园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也成了一道摆设,孩子在学校读几年书,家长们也没有机会到学校参加一次活动,跟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很少。通过调查研究,导致家校合作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学校方面。学校领导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家校合作工作缺乏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没有成为学校系统和常规工作,偶尔召开的一次家长会也是重形式轻内容,会议流程老套,老师单向灌输,家长被动接受,且这种家长会一般都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的,家长们往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2.教师方面。有的老师认为自己是教育专业出生,更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怎样教育学生自己更专业,不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挑剔,对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存在抵触情绪;而有的新老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班级管理经验缺乏,担心家长对自己不够信任而不配合自己的工作,忽略了家校合作;还有的老师在升学压力的压迫下,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跟家长交流,而有限的交流也仅限于交流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人格、身心发展。3.家长方面。家长或是忙于工作或应酬,或是长期在外务工,或是文化水平较低,把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学校上,忽略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教育规律,他们缺乏与老师主动交流的动机,很多家长重智轻德,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兴趣,他们也只主动地与老师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有的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对孩子缺乏管教,孩子也对家长的管教存在逆反心理,而家长又缺乏与老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一旦孩子出现违纪情况,就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也不愿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双向管教,甚至是埋怨老师,导致老师不愿意与他们交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及其细微的任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手段的多样化,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需要密切配合才能使孩子成才,学校和家长也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实现家校合作。而微信作为目前最普遍的交流平台,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沟通。因此建立班级微信群,如何有效运用班级微信群促进家校合作是当前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问题。二、班级微信群在家校合作中的实践意义1.增强沟通联系,开辟家校合作新局面我所在的学校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长能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而家长又极度渴望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甚至是随时想看一眼自己的孩子以解相思之苦。传统的电话沟通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微信作为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传播方式多元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老师和家长仅通过一部手机即可进行全面的信息交流。例如我校高一新生刚到校时,由于很多学生是初次离家住校,心理上和生活上都很不适应,家长也不放心,在家长群里不停地询问,老师们就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把孩子们参加军训训练的身影拍成照片和视频、把孩子参加演讲比赛制成视频、把孩子在宿舍的就寝情况拍成照片......把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给家长,家长看通过照片和视频看到了孩子们的独立和成长,纷纷点赞。同时,从初中转入高中,知识的难度和深度陡然加大,大多数孩子还沉浸在初入高中的喜悦中,没有注意到这一转变。我就把班上的科任老师拉进班级微信群里,让科任老师在群里分享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以便让家长和孩子及时了解高中课程特点。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咨询提高学习成绩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向老师进行反馈。家校双方进行常态化的交流,寻求最佳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学之初,我把刚学的高中数学知识和作业传到微信群里,有一位家长就在群里留言:“想不到高中数学这么难,跟初中的完全不同。我一直觉得孩子刚进高中,离高考还很遥远,对孩子的高中学习还没关注,老师若不提醒,只怕要输到起跑线上了”。该家长的话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共鸣,纷纷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微信群里讨论地热火朝天,科任老师也针对家长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和学法指导,目的都是想让孩子们尽早地适应高中的学习。此外,我还通过微信群组织家长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如何限制学生玩手机,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怎样学好英语等等,家长们在群里各抒己见。通过这种彼此互通的教育形式,调动了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也为老师管理班级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2.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家校合作共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冲击,越来越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微信作为新媒体技术也被应用于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将章节知识制成微课、导学案等进行推送,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基础知识,将在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在微信群中提出,老师统计后进行重点讲解,既能解决共性问题,还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在此过程中,家长也可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掌握落实情况,从而为家校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上完细胞结构的章节后,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动手利用废弃物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家长们积极响应,交上来了很多令人惊喜的作品。3.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实现班级和谐发展一个班级如果仅由班主任管理,受到个人思维和精力的限制,这个班级的管理模式可能一成不变、班级活动内容中规中矩、形式单一,长此以往,学生没有新鲜感,产生厌倦,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家长通过班级微信群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就会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学校经常下发一些告家长书,我就把这些告家长书中的工作要点做上记号,拍成照片发的群里,让家长知晓;每个月放月假,我会把学生离校和返校时间、假期要求及注意事项发的群里,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学生在学校佩戴首饰、化妆、穿不得体的衣服,我也会在群里提醒家长,让家长们关注孩子的仪容仪表,嘱咐孩子们每天穿校服进校园。家长们也可以就班级的管理和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参与到具体管理工作中来。比如,一次班团活动的主题是“感恩母亲节”,我提前制定了班会教案并分享到微信群里,群里的母亲们纷纷表示要参加班会,并对班会教案进行了讨论和完善,以期达到更好教育孩子的目的。在班团活动上,母亲和孩子们亲密互动、推心置腹,增进了双方的感情,使孩子们懂得了家长的良苦用心,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家长们也更加体会到孩子们读书的苦;更是营造了班级拼搏进取的学习氛围。利用班级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安排,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促进了班级的和谐发展。通过班级微信群,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距离更贴近了,但交流的便利和无孔不入,也给老师和家长们带来了烦恼,我们应当如何利用好班级微信群,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呢?(1)细节关怀,以情动人。在班级微信群中反复进行温馨提示,从细节关心学生,以真诚的心提醒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和对家长的尊重,自然地会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比如初建微信群时就要建立群规,提醒家长按照格式修改群昵称、阅读群规;放月假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提醒家长为孩子们准备好应季的衣服和被褥;疫情期间提醒家长为孩子准备好口罩和药物......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温馨提示,真正让家长感到安心和放心。(2)班级点滴,见证成长。在校园里我会有意识的关注学生的成长,用照片和视频及时记录学生精彩活动的瞬间、班级学习成果和孩子们多彩的才艺,并分享到微信群里,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比如,进入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我专门开了一次质量分析会,并邀请学校党总支书记和校长亲自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奖,为班上的学生加油助威,我把整个过程拍成照片和视频分享到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看到后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3)放大优点,正面引导。班级微信群俨然是一个大集体,在微信群里表扬某个学生或家长无异于放大优点,树立正面典型,让受表扬的家长和学生备受尊重和鼓舞,也能鞭策未受表扬和家长和学生,引导家长和学生共同进步。老师们要怀有一科热爱教育关爱孩子的心,与家长沟通时真诚、充满善意;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老师。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常态化的交流,使微信群成为家校合作的一个新平台,为家校合作打开一个新局面。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