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国建筑的特征》-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梁思成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梁思成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妻子林徽音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成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返回•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华大学教授,融会古今,学贯中西,一生留下众多的学术著作,其中不仅涉及中国建筑史、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等学术领域,而且广泛涉及建筑美学领域。•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文学常识小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对这种严峻现实,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写作背景自然科学小论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是科普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的知识,阐述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借以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文体知识三是通俗性。和专业学术论文不同,自然科学小论文在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出读者的阅读兴趣。四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科学小论文里,要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文体知识初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第一部分(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第二部分(3~13段):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第三部分(14~19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第五部分(20段):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梳理文章结构1.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呢?精读第二部分,具体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台基房屋屋顶(一)立体构成。单个建筑一般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二)平面布置。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线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空间。(三)木材结构。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立柱举架横梁斗拱(四)斗拱特征。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举折举架。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举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六)屋顶翘角。翘起如翼的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返回(七)朱红主色。大胆用朱红色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大量使用彩绘。桃尖梁脊吻瓦当(八)露头装饰。所有构件交接部分都露出并加工成装饰部分。琉璃浮雕雕花的房梁(九)琉璃砖瓦。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小结•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梳理文章结构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依何顺序写中国建筑的特征的?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平面布置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总体特征结构方法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依何顺序写中国建筑的特征?文本研读探究【文本研读】阅读课文第一二部分,完成后面的问题。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具有形成时间比较早,保留时间比较长的特点。B.中国传统建筑物都是由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构成。C.中国的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主要结构方法,结构上有斗拱、举折、举架等。D.文中的九大特征基本概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让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解析】选B。“都是”错误,扩大了范围。随堂练梳理文章结构在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之后,作者又提出了什么问题?1.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2.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惯例。“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规矩)语言和文字建筑学文章文法词汇大文章小品依据课文,填写下表,并体会表达效果。建筑或建筑群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宫殿、庙宇等山亭、水榭、一轩、一楼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来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阅读课文第⑭~⑲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B.文章的“文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但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D.运用“文法”,中国建筑可以创造出各种类型,但“文法”并非个人创作,而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经验中积累而成的,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解析】选B。建筑的“文法”与文章的“文法”一样,都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随堂练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之间存在可译性,因为各民族建筑的表现风格不一样。在文中,作者强调了各民族建筑在相同的内容中的不同形式,可理解的基础在于它们的“同一性质”。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语言和文学建筑学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写出文字作品。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大不同。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重点探究】1.说明方法(1)《中国建筑的特征》第1自然段中,“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一句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其含意是什么?【点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阐述了中国的建筑体系之中各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建筑体系分布范围宽广的特点及各地区建筑的亲缘关系。说明方法(2)《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第10自然段介绍了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屋顶的设计,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点拨】这段文字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中国建筑中屋顶的美观和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的草草处理、生硬无趣进行比较,突出了中国匠师的智慧与匠心。同时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证明这种设计由来已久,亦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说明方法(3)《中国建筑的特征》第15自然段中,用“文章”“大文章”“小品”分别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点拨】用“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既遵循一定的法式,又有多样性的表现。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比喻说明法语言和文学建筑学效果词汇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使说明对象鲜明生动,使所讲道理浅显易懂。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和惯例文章建筑或建筑群大文章宫殿、庙宇等小品山亭、水榭等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大不同。(1)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明确“至迟”强调最晚截止时间,“已经”点明了这个体系形成的时间之久,“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这几个词语准确、严密,很有分寸感,符合科学论文的语言特点。鉴赏语言(2)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明确“大量”“尽量”分别以其模糊性准确说明了“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的广泛性,语言准确严密。鉴赏语言((3)“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作者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有何作用?明确作者引用《诗经》里的句子说明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功用,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同时,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趣味,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鉴赏语言学习本文后,你对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有了哪些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建筑本身体现着一种文化,也就必然有文化的内涵。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载体,不仅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其平面和外观上也最能给人们以生动而具体的美感,在世界建筑史的画卷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群体组合。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情调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物具有了优美的外观形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又一特色。拓展延伸•课后作业:•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