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林庚1.掌握重要的词语2.理解文学论文的文体特点3.梳理文章思路4.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5.读书能“有所得”,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学习目标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6部新诗集。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他在古典文学上的研究成果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走近作者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葛晓音“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解题本文讨论古诗词鉴赏的问题,传递的信息比较密集,在阅读时要注意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请快读阅读文章,重点抓住每个文段的首句和尾句,或者抓住高频的关键词,概括每一段的内容,梳理出本文的思路。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段意1第一部分23第二部分45第三部分67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指出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分析原因:说明了“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艺术形象要学会咬文嚼字“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几乎是一字千里。分析原因:“木”的第二个特征,指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阅读课文,整理文中的诗句,体会文中所引诗句的意蕴,试着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诗歌意蕴,涵泳品味梳理诗句概括特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木叶: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一一屈原《橘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总结:根据作者的观点,“木”在艺术形象上有哪些特征?“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小结: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也联想不同。“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所谓“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即它带给人的联想,构成了诗歌含蓄蕴藉、意蕴丰富而难以言说的美感。研读教材第67页第三个学习任务,思考:“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另选意象,学以致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张九龄《折杨柳》)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1.谐音“留”,离愁别绪;2.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感慨;3.对年华易老、盛衰无常的感慨与悲痛;4.有故乡的意思,表达思乡之情。思考下列诗中“梅”的暗示性众芳摇落众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宋)林逋《山园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辩证性地阅读议论文不少学者对林庚先生本文的观点提出质疑:1.《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次,用“树叶”28次;《全宋词》中共用“木叶”18次,用“树叶”1次。《全唐诗》中用“落木”24次,用“落叶”204次;《全宋词》中用“落木”10次,用“落叶”47次。《元曲选》中用“木叶”82次,“落木”50次,“落叶”93次。——乐建兵、朱国《也说“木叶”》2.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群木昼阴静。(韦应物《夏景园庐》)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陈友琴《温故集》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辩证性地阅读议论文(1)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理性思维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人们用他们既有的世界观做出选择和决定,然后还要经过审验和评估。这个过程永远伴随着分析、判断、行动、否定、再分析、再判断、再行动,这一过程就嵌入了批判性思维的结构,而理性则是这--结构中的基础。(2)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3)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4)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不同于以“持之有故”为研究原则的学者,林先生的不少文章更多以诗人的艺术敏感发现问题、用丰富想象力为人们打开进入艺术世界的大门,他对“木叶”这一诗词意象的阐发,无疑就具有这样的价值。——郑桂华《语文学习》2013.10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朱光潜《咬文嚼字》拓展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