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说“木叶”》-【教考融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9课《说“木叶”》教考融合同步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当朔风吹响悠扬的长笛,秋色就离咱们远去了。光阴绵甜而轻柔,带着祝福和问候,带着回忆与美好,带着思念与温馨,轻轻悄悄地来了,也带来了临沧的冬天。冬季的临沧似一位卸妆丽人,表演虽落幕,但气韵犹存。冬天的树是写在临沧大地上的一首抒情诗,既粗犷豪放,又婉约细腻。很多的树,如松、柏、茶和许许多多长在山野里不知名的阔叶树,一年四季都身着绿衣。少数的树,像桃、梨、柿、核桃、木棉,在萧瑟秋风中落尽了叶,只剩下饱经风雨的树干,顶着一身的刀枪剑戟。那些落叶树,从第一片秋叶落时起,就开始唱起了大地的赞歌。树叶奔向大地的怀抱,重新化作泥土,没有留恋不舍,带着凤凰涅槃般的慷慨。树落叶,把冬的韵味演绎得豪壮苍凉。落光了叶子的树,仿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备迎战一场又一场的雨雪风霜。那些常青树虽不落叶,但从秋天开始就放缓了生长的步伐,入冬后生长近乎停歇。若你留心细看,枝头的芽苞干瘪,收缩,长满鳞片和麟毛,叶尖干枯,叶面绿中泛黄,吐露着静默和衰老的讯息。生活在临沧的人,能从树叶里感觉季节的变换,读懂冬天的韵味:冬季是一场考验,于树、于人都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与温暖相拥。1、文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排比B.拟人夸张比喻C.拟人排比夸张D.比喻借代拟人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很多的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少数的树落尽了叶子,只剩光秃秃的枝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①林庚成了北大名师。②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③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④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5、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如“木叶”与“落叶”一样耐人寻味的意象,不同的意象可以营造不同的意境。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在下面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通过描写营造所对应的意境。100个字左右。第一组:明月杨柳杜鹃——凄婉、哀伤第二组:落日大江远山——雄浑、壮丽选择第______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说”,也称“杂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属于文学性杂感性的论说文,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道理。刘勰说“说者说语”,明代吴讷等人引证字书说:“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从大量的“说”体文章来看,的确可以这样说:“说”者,说说谈谈之谓也,“杂说”就是“杂谈”。它的内容广泛,可就一事、一物、一景生发开去,为之一说;它的形式多样,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可以议论为主,“与论(即议论)无大异也”,也可以记事、写景为主,写得与抒情散文难以分辨,或者与杂文、小品文类似。但其形式无论如何自由,其目的都在于说明道理。这是“说”的一个鲜明特点。如南宋林景熙的《蜃说》,绝大部分篇幅是对蜃楼幻景的描写,但其最终目的是以蜃楼为喻,说明人世繁华像海市蜃楼一样虚幻,瞬息即逝,从而抒发对宋朝覆亡的慨叹。《爱莲说》也是这类文章,貌似描绘莲的形象,赞美莲的品格,实则借说明爱莲的原因进而说明当时世俗的污浊,抒发作者不与世俗合流而洁身自好的情操。它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似以记叙描写为主,但又无处不是在说明、议论和抒情。“予独爱莲之……”一句便是突出的例证。“说”来源于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词,为能打动读者,使其因有所领悟而心情愉悦,它重技巧,尚文采,陆机说的“说炜晔而谲诳”,刘勰说的“言咨悦怿”,“喻巧而理至”,“飞文敏以济辞”等语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说”的又一特点。因此,它是具有文学色彩的论说文。文言文中的“说”这一文体的发展大体可以《文心雕龙》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前,限于谈论政治,解释经义;其后,特别是唐宋以来,内容有了重大突破,涉猎到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人们所称谓的“说”主要是指后者。清末林纾认为《马说》和《捕蛇者说》是“说之变体”,就表明了这一突破和发展。现代的杂文、小品文以及说明文就是由“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说”与这些文体有共通之处,但不应将它们混同起来,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历史范畴的概念。不能把“说”称为杂文的另一个原因是:古今杂文的概念有所不同,在古典文学中杂文是与“说”等文体并立的一种文体,是指“说”等文体之外的杂著,即杂体文章。1、刘勰说“说者说语”,综观全文,对这种解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说”就是“杂说”、“杂谈”,即“杂文”。B.“说”的解释与吴讷的“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意思相近。C.“说”就是喜悦的意思,来源于战国策士游说之辞,目的在于使人悦服。D.“说”是一种论断事理,具有文学色彩的议论文。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是一篇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说”,以它为界可以把“说”这一文体的发展大体分为前后两个阶段。B.现代杂文与古代的“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古今杂文的概念不同,“说”不包括古典文学中的“杂文”。C.现代的杂文、小品文以及说明文与文言文中的“说”有共通之处,因为这些文体是由“说”发展演变而来的。D.“说”的形式灵活自由,可以议论为主,与议论文类似;可以记事、写景为主,与抒情散文类似。3、结合上下文,列举“说”这一文体的两大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袁行霈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岁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实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们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B.抗战爆发后,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封闭的生活环境让林庚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C.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D.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E.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5、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林庚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体现在何处?请简要分析。7、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指出“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但这不代表“木叶”意象就可以取代“落叶”。“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一、“落叶”是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委顿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无可《秋寄从兄贾岛》)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铺陈子地的。我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