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总结)(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1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一、单元学习目标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推动文明的进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创新: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又饶有趣味。广阔的未知世界,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书写。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领城中的探索及其发现。这些文章有的介绍科学发现的成果和过程,有的探讨建筑设计问题,有的分析文学现象,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二、单元学习任务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1.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或记述科学探究的历程,或阐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阅读这些文章,能让我们感受科学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体验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还能让我们了解“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例如: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梁思成从建筑学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进行归纳总结。细读本单元课文,想想其中包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带给你哪些启发,与同学交流。2.采用何种方式闸说事理,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专业修养,也与写作方式有关。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注意文中的概念和文章的思路。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选择其中一篇,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这两篇课文在思考方法和语言表达上各有特点。阅读时可做比较。3.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休同題。例如《説“木叶”》中所説的“暗示性”在古代持歌中其实并不罕見,“柳”“梅”“月”“鴻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較強的暗示性,帶有某些特定的意蕴。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柳”常出現在什幺祥的情景中.能引起耶些联想,具有怎祥的暗示性。也可自选形象,搜集資料,分析它何在具体诗作中的含义,思考其暗示性的由来。三、单元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屠呦呦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先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作者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生平任,博士生导师。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作品:《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新药——青蒿素》作品《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评价:著名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党中央、国务院授人物予其改革先锋称号,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201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2.写作背景1971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长期反复实验,首次采用乙醚为溶剂,提炼出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在此基础上,她们与全国多个研究团队深入开展研究,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等青蒿素类抗疟药先后诞生,让人类利用青蒿素抗疟达到新高度。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卫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2011年9月12日,青蒿素研究的突出贡献者屠呦呦的名字,出现在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名单上。这个奖项在生物医学界有着“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称,目前拉斯克奖的得主一共有79人先后拿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称为“美国诺贝尔奖”。这篇文章就是屠呦呦在颁奖现场的演讲词。3.文学常识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撰写演讲词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第二,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第三,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就会影响演讲效果。第四,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的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第五,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4.文化常识(1)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摘录其原著《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2)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是中医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出自《神农本草经》。(3)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是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中国古代对“海”的别称还有“冥”(如北冥、南冥)、“碧海”“天池”“巨壑”“无底”“百谷王”等。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原产于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古代粮食作物中的“五谷”包括稷、黍、麦、菽、麻,其中的“稷”即为“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1.背景链接宇宙科学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兴趣。从古希腊人提出“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到现在,许多科学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形成了许多关于世界构成的理论。直到上个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把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步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他不能解释所有现象。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又产生了解释微观世界规律的量子理论,但量子理论也不能解决宇宙和粒子的组成及运动规律等问题。于是物理学的发展上升到多维空间理论上来,当今科学界把探求“关于一切的理论”作为目标,但还没有真正出现这种理论。即使今日的科学巨匠霍金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世界总有其本源,宇宙总有其组成的最小单位。这强烈地吸引着科学家去不懈追求,甚至穷尽毕生精力试图完成这项最伟大的“工程”,加来道雄就是这样一位理论物理学家。2.常识整理1)统一场论根据现代物理学知识,将我们的宇宙结合起来的力有四种: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物理学家运用量子力学,已经把后三种力统一起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他的学生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场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被称为“标准模型”。但是这一理论因为计算繁复无比而让人头疼),但是引力仍然游离在外。爱因斯坦毕终生之力想寻求四种力的统一,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最终也没有实现。2)高维空间现代理论物理学认为,统一四种力的前景,在于高维空间(如十维或更高)理论的确立。比如对于古人来讲,风暴是怎样产生的,风暴会袭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袭来,什么时候结束,他们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平坦的大地上,只能靠肉眼从近似于二维平面的角度来观察,即使有简单的预报,也都是靠经验来推测的。现在有了气象卫星,从太空这样三维角度观察地球,在地面上看来神秘莫测的风暴被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精准地预报风暴的动向。同样,理论物理学家认为,传统的四维(三维空间加上时间)理论太“小”,不能解释宇宙中的四种力。当他们超越四维而在更高维(如十维或更高)中寻求统一这四种力时,就能得到一种简单、漂亮的解决模型(科学家认为宇宙应该是简单、和谐的)。高维空间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10~43秒,十维宇宙分解成四维宇宙和六维宇宙,四维宇宙暴胀,经过近一百五十亿年,演变成今天我们生活的宇宙。大爆炸后10~35秒,大统一力分开。但是高维空间理论很难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因为要模拟当时的环境,需要的能量太大,根本无法做到,所以现在高维空间理论只能是“理论”。《中国建筑的特征》(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其父梁启超。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回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1932-1946年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中国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中国战区文物维护委员会副主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教授、系主任。1948年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作品《清式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中国艺术雕塑篇》《中国雕塑史》等。评价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二)人物轶事梁思成的目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人们为盟军准备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而欢呼跳跃的时候,梁思成的目光却盯在了日本京都奈良的古建筑上,孩提时期随父亲游览奈良法隆寺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一座多么美丽的古城,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保存着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真是世界藏品的汇聚地,一旦炸毁就不可再生。当他把保护日本京都、奈良两座城市的建议提交给盟军司令部时,美国人不明白一个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公民为什么要去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的回答是:“古建筑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它不属于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而是属于全人类。”他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动了美国人。(三)背景链接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说木叶》1、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