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new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目标】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2.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3.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分析“十思”,并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2.分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原因和具体做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2.了解背景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朝初年,魏征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后下令修飞仙宫,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二解题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贞观之治”。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三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塞.源()载.舟()夫在殷.忧()懈怠..()()浚.其泉源()黜.恶()谗.邪()戒奢.以俭()谬.赏()壅.蔽()弘兹.九德()(答案:sèzàiyīnxièdàijùnchùchánshēmiùyōngzī)四研读课文第一段1.疏通文意臣闻求木之长.(长得好)者,必.(一定)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疏通水道)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行和道义)。源不深而.(表转折,却)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明智的人)乎!人君当.(主持,掌握)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高峻),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行)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这)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比喻论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3.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4.分析第一段论述结构(详见课件)。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5.反复朗读,背诵第一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第二、三段中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等。2、理解“十思”的积极意义。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背诵第一段翻译第一段二研读第二段1.疏通文意凡百元首..(帝王),承天景.(大)命,莫不殷.(深)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衰减)。有善始者实繁.(多),能克终者盖.(表推断)寡.(少)。岂.(难道)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连词,来)待下;既.(……以后)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人)。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监督,管理)之以严刑,振.(同震,威吓)之以威怒,终.(最终)苟.(苟且)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戒慎);奔车朽索.(绳索),其可忽乎!2.内容分析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什么问题?——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与舟的关系,比喻君与民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4)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5)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小结: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三研读第三段1.疏通文意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建造)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谦虚)而自牧.(养),惧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则思江海下.(居于……之下)百川,乐.盘(快乐)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准则,法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慎)终,虑.(担心)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罢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不恰当的)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光大)兹.(这)九德,简.(选拔)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仁爱,宽厚),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总此十思,弘.(光大)兹.(这)九德,简.(选拔)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仁爱,宽厚),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内容分析1)《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十思”的意义是什么?(详见课件)内容五方面:一是俭,“知足”“知止”,生活方面戒贪心奢侈,实际上是要减轻人民的负担,取得民心;二是谦,“谦冲而自牧”“江海下百川”,待人方面戒骄傲自满,实际上是要“竭诚以待下”,以免君臣解体,离心离德;三是慎,“三驱以为度”“慎始而敬终”,处事方面戒好逸无度,要始终谨慎,不要盘游懈怠;四是正,“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用人方面戒受蒙蔽利用,虚心纳谏,不为谗邪壅蔽;五是明,“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执法方面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肆意赏罚。核心内容:居安思危、正己安人,积其德义,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意义: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2)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四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①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文章以浅显生动的比喻凸显中心论题,起到生动、直观的效果;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②巧用虚词,语言活泼。本文在句式上已突破了骈体文“骈四俪六”的局限,大胆在句首或句尾加上虚词,如虽、终、斯、岂、诚能、何必、而况、乎、也、哉等,或转折,或推论,或感叹,或假设,或设疑,或反诘,使语句更加活泼,通俗,浅显,更具有口语化的味道。③骈散结合,行文错落有致。本文大量运用对偶句、三排句的同时,有机地穿插了一些散句,如“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等,这些散句的插入,使得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五赏析本文的论证特色魏征主要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劝谏唐太宗的?魏征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喻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还为人们传颂。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一、二段,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谏唐太宗时,也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唐太宗的心,从而引以为戒。2.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四作业1.背诵第三段2.翻译第三段3.完成同步训练各题。作文素材积累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什么要居安思?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作为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还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作为农夫,在春播秋收时分,也要抬头看一看老天的脸色,以备不测;作为学生,在生活无忧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一下未来人生的艰难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居安思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格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不仅对国家、对企业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成为生活的强者,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