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学生用)-【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备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读案梁思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对于中国建筑的杰出贡献;2.研读课文,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探究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4.品味本文简洁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5.掌握科技论文的阅读方法。自学案一、文化常识积累他是谁?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他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地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古迹。1950年初,他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最终保住了北海的团城。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蔓延。为了不让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毁于一旦,他与很多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知人论世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一1972年1月9日),祖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作为主要设计者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就读。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写作背景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于是他就立志一一“《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解题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个偏正短语,简洁、严谨、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中国”一词界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学术领域。文体知识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逻辑思维手段(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创新见解、讲究证据、合乎逻辑、有实用价值等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阅读科技论文1.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2.理清文章思路;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4.品味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5.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案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第14自然段的“文法”?2、作者说“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具体表现在哪里?3、怎样理解文中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4、通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段落层次内容大意第一部分(1-2段)第二部分(3-13段)第三部分(14-17段)第四部分(18-20段)小结: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建筑的“文法”“词汇”及其“可译性”,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每个建筑体系有其自身的“文法”和“词汇”,遵照这些法式才造就了世界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达了发扬我国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社会生活的建筑的热切愿望。品味鉴赏文章首先引入概念,界定“特征”的时间和地域范围;然后阐述概念的内涵,介绍中国建筑九个方面的特征,让读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建筑的“文法”,分析中国与其他民族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可译性”的问题;最后阐述本文的主旨,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对于“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作用,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就此完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论述。文章特点: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拓展阅读:感受人文情怀中国建筑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建筑源远流长的历史深深地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迹。例如:中国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坐北朝南,这就与中华文化中的以北为尊相应和;又如:中国建筑群落的组成一般左右对称,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一不偏不倚谓之中”的特点。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他立足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以“体彩环境”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以辩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在这篇文质兼优的文章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认真品读这篇文章,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着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检测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①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②。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要求:不超过55个字。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①,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②,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③。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4.画线句子中反复出现“极不相同”这个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参考答案1.①独一无二②浑然一体③迄今为止(第①处,根据语境,中国的榫卯技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唯一性,没有相同的,所以填“独一无二”。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第②处,根据语境,榫卯技术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榫”与“卯”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故填“浑然一体”。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第③处,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判断,中国人在7000年之前就掌握了榫卯技术,但随着人类探索的不断深入,还可能发现其他的文物来证明更早的时间,因此为了表达的严密性,填“迄今为止”。迄今为止:意为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2.示例:一种在建筑中使用的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下定义的格式是“种差+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中的“技术”,是邻近属概念。“种差”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第二段“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那就是……”,可见这项技术是“在建筑中使用”的;“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段话说明“榫卯技术”的程序和内容,是种差,由此概括出“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综合以上内容,按照下定义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得出答案: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一种在建筑中使用的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同时注意字数的限制。)3.示例: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前,除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发现类似的榫卯技术。(原句语病有:“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搭配不当,介词“在”,缺少相应的宾语,应改为“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前”;“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之外”中“出土的”语序不当,应改为“除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出现……技术”搭配不当,应当是“发现……技术”。)4.①反复出现“极不相同”这个词语,强调建筑的多样性;②构成排比,增强语势。5.①仍可以有许多体裁②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③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