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古诗词诵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春秋的南风三国的志,华夏的气魄和那岳将军的魂千年的文明没断的线,累计了多少智慧却又埋下多少怨水墨的故乡齐白的石,汉字的归韵和那王羲之的序将军的胸怀诗人的情怀,有多少得志和那些不得志的事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敛蓄,苏轼的水调歌头唱尽悲欢离绪……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本单元所选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反复诵读诗歌,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及意境。3.体会诗人借助景物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本单元所选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诗歌。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及炼字技巧。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阅读鉴赏、诗歌朗读比赛等活动深入理解诗人的作品内涵,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歌的不同风格特征,欣赏诗人的独特艺术创造。体会诗人借助景物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三、新知讲解(一)原作回放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身患多病。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3、白话译文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4、诵读思考:(1)这首诗描绘了岳阳楼的怎样的景象,如何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明确:诗人描写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专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分断吴楚两地。“乾坤日夜浮”是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运用夸张手法,通过视觉、感觉和想象大胆描写。境界广阔、气魄宏大。但是在写景中又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孤苦无依,万种感慨。“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诗人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这里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衰老多病、孤苦无依的杜甫,仍然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关心着国家的时局变化。壮景中见壮情。(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明确: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二)原作回放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写作背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退居金陵,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通过对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3、白话译文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4、诵读思考:(1)诗人登临,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语言要简洁准确。诗人与深秋时节,在故国登临远望,看到了澄澈的长江、苍翠的山峰、来来往往的船只、残阳、斜插着的酒旗、彩舟、白鹭。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千里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镞一样挺拔。残阳夕照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插着。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词人登高视野开阔,气象壮观。(2)下片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有何用意?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六朝”两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中。最后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尾三句借古讽今,令人警醒,蕴藉深沉。(三)原作回放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2、写作背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撤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3、白话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4、诵读思考:(1)“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处”有怎样的内涵?联系上片内容简要分析。(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3)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明确(1):妙处:①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碧波万顷,风平浪静;月色皎洁,水天一色。②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物我合一。明确(2):豪迈气概:①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②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明确:明确(3)人物形象: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这首词意境恢宏,体现了词人高洁的人格。(四)原作回放游园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2、文化常识这段唱词是《牡丹亭》在最有名的一支曲子。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3、白话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4、诵读思考:(1)这段唱词是如何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情绪流转的?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乍进后园,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之景,诧异、欣喜、愉悦之情。接着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人强烈的震撼,表达了深深的伤感、惊惧和无奈之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两句话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女主人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这些美好的事物给她带来了喜乐,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主人公的对景自怜的伤感,此曲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进行。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四、合作探究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明确: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二句,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客至》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该诗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五、课堂练习1.下列对《念奴娇·过洞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C.下阙“尽吸”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六、拓展提高1、对《桂枝香·金陵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