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改革发展层面的问题3篇2023/X/XX公司改革发展层面的问题1【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的分析和论证,探讨国企改革的发展规律,找出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为国企改革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关键词】国企改革问题对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它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经过不懈努力,国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又有新的进展,公司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经营机制明显转变;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效益大幅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国企改革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攻关加以解决,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与完善。目前可以说是成就和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当前,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明显的问题。我国加入WTO后,国有企业被迫直面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国企在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尽管我国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借鉴了美、欧、日等国的先进经验,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我国的国企大部分处在经济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时期的鲜明特色。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凸显出以下几个问题:1、国企管理模式相对陈旧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说,管理既要适应外部环境变迁,也要适应内部条件变化,只有优化配置可获资源,才能实现创造性活动,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国内竞争、区域性竞争扩展到全球性竞争;原有的规模竞争、一般性成本支出正在向创新能力和获知能力竞争转变。在我国经济努力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积贫积弱的国有企业要寻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在管理上主动摒弃陈旧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进行创新改革,以获取竞争必备的实力。2、不科学的决策程序我国国企普遍存在产权不清的现象,在制度管理上没有给决策者提供追求企业长远利益的稳定预期,或可进行重复博弈的宽松规则,决策者个人利益与其所在企业利润没有形成统一或挂钩,导致决策者的管理动力不足。另外,我国的企业决策者队伍中仅%的人接受过正规的学历教育,而国企的决策者中比例会更低。因为国企中绝大多数的决策者由各级政府任命,其任职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而并不讲求规则,国企在决策中多采取领导权威决策的形式,民主决策仅停留在口号上。3、以物为主的管理模式国企的管理模式突出“物本”观念,注重厂房、设备、物料、资金的管理,而不重视人本管理。国企中对于人员的管理相对落后,还停留在生产要素式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上,领导下达指令,员工按照指令行事,甚至组织安排生产。管理过程中忽视人力资源的重要生产要素,缺乏人性化管理,导致国企人才流失严重,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4、国企高负债现象已具有普遍性导致国企高负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微观机制的问题,也有宏观管理的弊端,但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问题。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政府信贷来推动的,如生产经营、扩大再生产等都靠贷款,新创办企业的资本金基本上也是靠贷款,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高负债是必然的。另外综合从国民收入、信用、行业、结构、思想和心理预期,及管理上看,对将来社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程度都要求加强,而且对技术、质量的要求更高,全社会都要为这一社会转型做准备。二、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路线与策略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改革的要务,这一问题已成为困扰政府的一道难题。坚持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并未使国企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反而使国有企业的处境日益艰难。学者们对于国企的改革之路取向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讨,并发生激烈的争论,最终形成两大观点:一部分学者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收效甚微的成因在于理论上未形成根本性的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在企业中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改革仅仅流于形式,只做出了政策调整,而未能真正触及体制本身的弊端,制度上的缺陷破坏了改革的成功,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程。所以制度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制度创新不是万能的,不能以点概面地解决国企存在的所有问题。学者们运用归纳法和实例分析法,在效益较好的国企中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在企业发展中管理的作用比制度的作用更重要。可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推行管理,目前国企整体企业效益滑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不高,因而管理创新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出路。1、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混乱局面。企业大幅削减人力资本投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技工等高人力资本严重流失,而其它冗员过多,造成国企人浮于事的窘境。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可进行一些创新尝试,以改观这些弊端:第一,权利下放,强化培训。不断加剧的竞争环境,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都使得企业不得不下放一定的决策权,采取分权制可提高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日本具有成功经验,通过培训,提拔一线员工进入管理层。掌握了成熟的心理测评和工作分析的技术,有效强化了人力资源在获取、开发、整合、激励与控制调整等方面的工作。第二,人事制度改革。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的人才也向多元化发展,因此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取消旧有的终身雇佣制,在企业内部实行竞争机制,取消年功序列制,转变按部就班的干部提升制度,增加人才的流动性。第三,建立健全员工激励制度。2、创新管理机制的必要性我国国企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的弊端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抵消了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因素影响下的企业增长,导致国企整体营养不良,举步维艰。进入WTO以后,我国国企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市场环境变化,管理机制的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当今世界各国企业改变的主旋律都是创新管理、改革结构,以轻松上阵,实现快速发展。这一变化,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指明了创新方向。近年来,全球不断涌现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从发展趋势来看,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管理创新。管理上创新,一是指能够迅速适应经营环境和科学技术带来的急剧变化,从战略、制度、观念、组织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并渗透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管理制度或岗位职责;二是指管理人员应当成为创新者。企业需要员工发挥各自创造力,才能构建全新的机制;三是管理的个性化创新。成功的企业首先是一个创新型企业,总是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经营模式的企业。2重建创新。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管理革命,也就是重建创新。学者哈默对重建创新进行了定义,企业重建是对旧有信念与业务流程彻底进行重新设计,在成本、服务、质量与效率等重要衡量绩效的指标上,取得跨跃式的进步。这场管理革命运用网络信息作为技术基础,覆盖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与每个岗位,使员工实现通过企业网络获取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信息,减少了管理冗员问题,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还有利于使每位员工加强对岗位的了解、对企业全局观的了解。3从硬管理向软管理过度。成功的公司往往更为重视软管理,拥有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通过标榜楷模员工、营造企业环境、构建企业价值观和完善企业文化等措施,使公司全体员工达成统一的目标、承担共同的使命感、拥有相同的方向感,提升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人才的创造性。3、创新管理的策略国有企业往往对管理知识知之甚少,要想创新,需要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尤其需要引入知识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现状进行管理创新。第一,企业内部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先要保障在企业内部,知识得以顺畅流通,使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市场的核心需求,提供最优先的服务。第二,提升企业外部知识的运用。企业善于搜集、整理并利用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依靠这些环境信息及时修正企业的竞争策略,提升企业内部各层次员工运用信息的专业化程度。第三,构建企业的知识网络。21世纪,人类正大踏步地向知识经济时代挺进,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带动知识的发展。为充分发挥知识使用过程中的外溢性,提升企业互动利用知识的能力,企业需要强化知识网络的建设。第四,发挥知识管理链中的个人作用。知识体现着个人的认知过程,它不是实物资产,知识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中,而并非体现在信息的搜集整合中。同样的,知识创新必须发生在人与人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而这一创新并不一定以线性模式由发明到扩散,而会出现不同出发点,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都可能激发创新意识,需要企业管理者尊重知识和人才,构建知识共享的机制,使员工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在知识管理链中充当重要角色。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管理,须首先建立起企业的“三制”,合理、有效、完善的“三制”是促使国有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创新的根本保证。而这三种机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又与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分不开,这再次证明了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在逻辑关系上的紧密性,也表明了我国国企改革的道路是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公司改革发展层面的问题2一、前一阶段国企改革进程的简要分析我国国企改革是从1979年春天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79年春-1984年10月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因为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搞扩权试点。21984年10月-1991年底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两权分离的思路来进行改革,即国家掌握国企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所谓搞活企业,也主要是搞经营权革命,具体方式如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诸如此类。这些改革没有触及企业制度和更大范围的国有经济问题。3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这一年秋天召开的十四大为标志,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由80年代扩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上升到制度创新型改革,同时,也开始触及整个国有经济的布局问题。十四大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国企改革处于第三阶段的上升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组建企业集团和放活小企业方面有一定进展此期间,国家从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角度,努力抓好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大型企业,包括根据需要组建企业集团。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达120家。至于全国各地成立的冠以企业集团名号的经济联合体则有数千家。这几年,对企业集团的认识实际上有起伏:十五大前后,组建企业集团引起全社会重视,以至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亚洲经济危机后,鉴于韩国某些大企业集团破产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教训,企业集团一度被淡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出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考虑,企业集团又开始升温。就组建方式来说,在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出现盲目求大求快以及搞行政性的拉郎配等做法,通过及时调整已经得到纠正,现正在稳步发展。与组建企业集团相比,放活小企业的步伐更快一些。在这项变革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各地通过兼并、股份合作制以及出售等方式,来放开国有小企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按照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在国有小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放开转制形式的多样化和股份合作制的股权结构多样化方面进展比较明显。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大。据笔者到几个县调研,进展快的县企业改制达2/3或2/3以上,进展一般的县企业改制也接近1/3。尽管个别地方曾有过偏差,有些企业还存在着改制夹生饭现象,但总的来说,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显著的,1是符合十五大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趋势的。(二)优化资本结构力度加大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入手来优化资本结构。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将18个优化资本结构的城市增加到50个;1997年,又增加到111个试点城市,其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国一半。同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围绕国有企业兼并、破产,银行核销呆帐准备金逐年增加。1996年安排200亿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