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精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文本解读】《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素养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虚词、通假字等文言知识,了解并掌握状语后置这一特殊特殊句式。2.理清整篇文章的思路,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3.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4.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学习重难点】1.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2.鉴赏孟子出色的论辩艺术,学习“迂回婉转”的表达技巧。【学习方法】点拨法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字,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2.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3.了解《孟子》《孟子》共七篇,是一部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4.相关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它集中地阐述了孟子反霸道、尊王道的政治主张,系统地提出了实现这一政治主张所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作品。5.解题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②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觳觫..()胡龁.()彼恶.()知之褊.()小忖度..()便嬖..()莅.()商贾.()惛.()赡.()三、文本研究【思考1】解释加点词语并疏通文意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思考2】划分文章层次【思考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一下文章的论证思路。【思考4】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思考5】试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孟子又是怎么做得呢?【思考6】孟子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试概括。【思考7】试分析本文“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思考8】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四、明晰主旨五、拓展阅读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只要去除遮蔽、发扬本心,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道德主体,都可以通过扩充和发扬道德本心,从而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其次,孟子在人格境界上并不认可人格的单一性,而是坚持人格的多元性,从而给予道德主体更多的道德人格境界的自由选择空间。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往往把圣人塑造为十全十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类型,从而制造了圣人的统一模板,它更多的是供人瞻仰,凡人只能接近圣人,而永远不可能学成圣人。但是,在孟子的伦理思想中,圣人不仅是可以自由学成的,而且圣人本身也没有统一模板,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界定圣人与非圣人。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由此可见,在孟子的伦理阐述中,伯夷、柳下惠等都是圣人,他们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而不存在统一的模板,并且他们的人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伯夷过于清高不能与现实社会相融,柳下惠过于随和而缺乏独立性等。但是,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而对于孔子的评价,孟子虽然认为孔子“得天时”而成了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但是孟子并没有因此而独树孔子一人之人格,而否定其他几位。(选自《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有删减)六、素材积累—《孟子》名句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4.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5.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8.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9.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七、作业完成配套练习。答案一、1.轲,子舆,亚圣。3.语录,四书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觳觫..(húsù)胡龁.(hé)彼恶.(wū)知之褊.(biǎn)小忖度..(cǔnduó)便嬖..(piánbì)莅.(lì)商贾.(gǔ)惛.(hūn)赡.(shàn)三、文本研究【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