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红楼梦》教案【单元导读】《红楼梦》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座高峰。《红楼梦》内容深广,折射历史,反应社会,书写人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可以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素养目标】1.了解曹雪芹,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及主旨。2.品味《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研读重要人物判词。3.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4.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文化。【教学重难点】梳理主要情节,欣赏主要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读懂人物判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模块:作家作品介绍及阅读指导一、了解作者1.了解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所以,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的罪名而被革职,南京的家产全被抄没,仅把北京的房产“酌量拨给”,“以资养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家庭衰败之后,曹雪芹基本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于幼子夭亡,曹雪芹感伤成疾,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泪尽而逝”。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查考,只能从书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全书共110回,因为曹雪芹留下了一份完整的提纲是110回。前八十回在他去世前已传抄于世。后三十回也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到十八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补成了现行的一百二十回本。2.高鹗续书的功与过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过失: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如黛玉支持宝玉读八股文。二、了解《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整体把握《红楼梦》的基本思想《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人情世态,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表达了作者进步的社会理想。贾府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贾府的面貌。①揭露了贾府生活上的穷奢极欲,挥霍浪费。②揭露贾府理家的腐败。③描写贾府经济上的日益枯竭,入不敷出。④揭示了贾府精神上的空虚堕落,一代不如一代。⑤批判了贾府政治上的残酷统治,橫行霸道。⑥描写了贾府少男少女间的儿女真情,批判了贾府上下的淫乱关系。⑦揭示了贾府与四大家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贾府内部的重重矛盾。三、了解创作背景《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四、阅读指导1.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的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地描写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二府,既勾勒出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六回到第一百二十回虽然写了十余年光景的生活,却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2.抓住情节主线。小说设计了由两条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3.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理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4.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红楼梦》像一棵参天大树,贾府盛衰和宝黛钗爱情悲剧是其主干,“淡淡写来”(脂砚斋)的日常生活细节则犹如茂盛的枝叶。小说中这些“家庭闺阁琐事”,既真实可信,又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展示了小说家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一个眼色,黛玉立刻便能会意,由此表现了宝黛之间不同于别人的心灵契合;又如中秋夜宴,满目热闹繁华,却听得桂花阴里传出一缕凄凉笛音,隐示了贾家日暮途穷的结局。这些看似琐屑平常的细节,其实全是小说家精妙的艺术创造。通过这些细节,小说不仅再现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更揭示出生活表层之下的人生真相,也令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5.阅读《红楼梦》可以从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入手。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艺术作品,《红楼梦》虽然聚焦于贾府盛衰和爱情悲剧,但反映的社会生活远远不止于此。书中所写的帝王贵胄、高官显宦、佃户庄头、佣夫帮闲、倡优贼盗等,以贾府为中心,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举凡世运升降、官场关系、经济生产、社会分工、舆论民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红楼梦》中均有反映。了解这些内容,可以领悟小说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对小说艺术成就的把握。6.阅读《红楼梦》可以从鉴赏语言入手。曹雪芹是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而在叙述语言上也随处可见其炼字锻句的功力。即便是穿插其间的诗词韵文,也是情思绵远,意味隽永,风格百变,不仅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而且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可以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第二模块:学习任务、计划及方法一、学习任务任务1: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红楼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社会关系错综纷繁,情感互动复杂微妙。小说通过对诸多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妙描写,在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其身份地位、性情气质,描摹出一幅幅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生活的图画。理清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绘成图表,将你对人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及相关的情节简要记录在图表上。以此为基础,选取一对或一组人物,谈谈你对这些人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任务2: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鲁迅评《红楼梦》说:“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违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如宝钗和袭人,既写她们满脑旧观念,又写她们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而称得上是一个“奸险”人物的王熙凤,身上也有聪明、能干、诙谐等优点;即便对宝玉、黛玉这样倾注了作者理想的人物,也没有落入“叙好人完全是好”的窠臼。细读《红楼梦》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相关段落,分小组讨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参考示例】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这一个情节展示了宝钗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冷静自持,冷漠无情。金钏投井后,连素日最讨厌漂亮女孩子的王夫人都不住地垂泪,宝钗安慰王夫人,却将金钏死因归于失足落井,丝毫看不出有一点对生命的怜惜。(2)她很世故,很会做人和处世。王夫人是害人者,却摆出菩萨心肠;宝钗能够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从有利于王夫人的角度,加以安慰,极力开脱。(3)宝钗识大体,顾大局,审时度势。王夫人对金钏投井的原因很忌讳,她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宝钗自告奋勇拿出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做妆裹用。任务3: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欣赏《红楼梦》,应仔细品味作品在日常生活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仅从《红楼梦》涉及的生活内容来看,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书法尺牍、灯谜联额、曲艺杂技、酒令笑话、禽畜花木、园林建造、服饰摆设、医药养生、饮食起居等,可谓应有尽有,都有极其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读《红楼梦》描写日常生活的片段,以《〈红楼梦〉中的》为题写一篇短文,说说你所品味出的文化内涵。【参照示例】《红楼梦》中的音乐描写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与众人席间吃酒嬉笑,贾母让在“藕香榭”的姑娘们演奏,对演奏之声的描写:“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此处将人为的音乐之声运用到自然之中,又笼罩了一层清风流水,与当时的环境相得益彰,以极有意趣的提议,感受音乐之美,文雅清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任务4: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红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诗词曲赋。如黛玉、宝钗、宝玉等人写的一组“白海棠诗”,就显露出人物的情趣和性格。小组合作,选择小说中某位人物,细读品味其诗词,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并撰写短评。还可以组织班级“《红楼梦》诗词朗诵鉴赏会”。【参照示例】顾影自怜,多愁善感——林黛玉性格在其诗词中之体现。林黛玉是贾老夫人的女儿贾敏和林如海的独生女,自小娇惯使她具有优越感,进而发展为极强的自尊心。但她的生活境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父母相继早逝,她一无所有,无依无靠,孤身寄住在外祖母家。在“都是一双富贵眼”的贾府,黛玉的处境,其实只不过是因仅有一层极不牢靠的亲戚关系的面纱,而得到的“不正经主子”身份。在这样的际遇中,“多愁善感”已成了黛玉的代名词。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风一雨,都是她悲泣的对象,也是她悲剧命运的影射。多愁善感、自悲自怜这一性格几乎在她的每一首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其中《葬花吟》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全部哀音的代表。诗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通过这如泣如诉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种处境中所受到的折磨、威胁和摧残,可以体会到这位叛逆者在预感到自己的爱情理想行将破灭时发出的花落人亡的悲痛和哀愁。任务5: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许多研究者从思想观念、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角度比较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但各人的见解不同,结论各异。普遍的看法是续作在思想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