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导学案班级:姓名:课文简介:《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这部剧作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里大家族内部酿成的一场悲剧,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雷雨》共四幕,课文选的第二幕的片段。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深入品读文本,分析剧本语言,通过人物语言来走入其内心世界。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三一律”创作原则,把握戏剧结构特征和矛盾冲突。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及其情感的复杂性。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激发同情他人、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情怀。一、了解背景知识1、现代戏剧(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文drama)。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话剧的特点: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直观性。话剧在它每一次展现的过程中,演员都是要直接面对观众的,(与影视不同)演员要通过自己的现场的表演,亲自把话剧一次一次的展现给观众。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2、曹禺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曹禺,原名万家宝。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萬”,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后来进入了有中国现代话剧摇篮之称的南开中学,在丰富的舞台实践中获取了可贵的经验。1928年秋,他就读南开大学,开始酝酿《雷雨》的创作。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他广泛接触了从莎士比亚、易卜生到契诃夫、奥尼尔的西洋剧作,在戏剧艺术上进行自觉地探索。中外戏剧艺术的滋养,加上自身出色的诗情和才华,为《雷雨》剧作的成功呈现埋下“伏笔”,而20世纪30年代轰轰烈烈的左翼戏剧运动,则为《雷雨》的舞台演出培养了大量的观众。3、全剧情节梗概: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繁漪为妻,生下儿子周冲。他们与鲁家共居一地。鲁贵与四凤在周家帮佣,大海在其生父周朴园的煤矿上当工人,但两家各不相知。周朴园当年在包修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二千二百多名小工。从死者身上榨取了钱财,后来又不断地破坏工人的罢工运动,并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工。他独断专行,压制繁漪的个性,夫妻矛盾尖锐,视同仇人。繁漪苦闷抑郁,与周萍发生了乱伦关系。后周萍遗弃繁漪,又和四凤相爱,当繁漪获悉周萍、四凤要相偕出走,在绝望中当众宣布了她和周萍的乱伦关系,周朴园也公布了侍萍的真实身份。隐秘暴露,真相大白。四凤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冒雨冲入花园,触电身亡。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侍萍、繁漪在巨大打击下也先后疯癫。周朴园孤苦伶仃。二、通读剧本,理清人物关系和基本情节结构1、基本人物:2、人物关系:三、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1、鲁侍萍2、周朴园四、思考探究1、《雷雨》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征?2、《雷雨》剧情发展的线索是什么?参考答案:二、1、基本人物:两个家庭,八个成员。鲁家:鲁贵、鲁侍萍、鲁大海、四凤。周家:周朴园、周繁漪、周萍、周冲。2、人物关系:①主仆:鲁贵、鲁侍萍、四凤是周家的仆役。②夫妻:周朴园——鲁侍萍。周朴园——繁漪。鲁贵——鲁侍萍③血缘:周萍与鲁大海,同父同母兄弟。周萍与四凤,同母异父兄妹。周萍与周冲,同父异母兄弟。鲁大海与四凤,同母异父兄妹。鲁大海与周冲,同父异母兄弟。④不正当的情爱关系:周萍——四凤,周萍——繁漪三、1、鲁侍萍鲁侍萍是一位善良、自尊、要强的下层劳动妇女。她被赶出周家,生活坎坷不幸,但她仍然靠自己的劳动生存,从未想过向周家寻求补偿。当她发现自己阴差阳错地再次与周朴园见面时,她的悲愤、痛苦在短时间内爆发,但她又很快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她撕掉周朴园递过来的支票,拒绝他提供帮助,这一切都体现出她的自尊与要强。她非常清醒,知道自己不愿,也不能与周家再有任何关联,但骨肉亲情使她忍不住想要见一见三十年前分离的大儿子。然而见面时,周萍与鲁大海的冲突让她极度失望、悲愤,以至于差点儿失言,在开口的瞬间强行忍住,“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曹禺非常巧妙地通过这两句语言的转换,让鲁侍萍内心的痛苦与克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让人物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2、周朴园作为威严的一家之主,周朴园在他人眼中处事严厉、果决、专断,却在家中长年保存着鲁侍萍的照片和她喜欢的家具,甚至一直保留着她的一些生活习惯。他与鲁侍萍曾经真心相爱,这些举动背后包含着他对那段感情的怀念,或许还有对鲁侍萍的愧疚,否则他也不会一开始拐弯抹角地向陌生人打听鲁侍萍的坟在哪里,想要“修一修”。很难说周朴园的这些举动是完全虚伪的。曹禺并没有把他塑造为一个毫无人性的反面角色,对旧时恋人的怀念,是周朴园身上存留不多的人性温情。然而,当得知鲁侍萍还活着的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警觉和防备,连续问出:“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死而复生的鲁侍萍对他而言是一种威胁,他首先要做的,是消除这种威胁,维护自己的体面与利益。他想解雇鲁贵、四凤,并试图用金钱了断一切,都可以体现出他是一个自私、冷酷、利己、行事狠辣的人物。他与鲁大海谈判,虽然明知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却依然保持冷漠、傲慢、居高临下的口吻,一步步戏弄鲁大海,告知他罢工斗争早已被分化瓦解的事实,凸显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老谋深算、冷酷无情的一面。四、1、《雷雨》在结构上基本遵循了“三一律”。“三一律”是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的主导原则,要求戏剧有时间、地点和行动(情节)的一致。具体地说,就是戏剧的故事要发生在“不超过一昼夜”的短时间内(时间律),发生于人物在这一时间内所能到达的地点(地点律),同时所有情节要有内在统一性(行动律)。《雷雨》通过运用“三一律”,在结构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除了很小一部分场景转移到鲁家外,整部剧都发生在周公馆的一个闷热的夏日。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矛盾,如“雷雨”一般在这个时空集中爆发,猛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2、《雷雨》全剧的情节包含着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发生在当下的故事:在周家帮佣的四凤与大少爷周萍相爱,周萍同父异母的弟弟周冲却单恋着四凤;周冲的母亲繁漪与周萍之间发生畸恋;在周家矿上工作的鲁大海正领导工人罢工。这些都在剧作第一幕展示出来。暗线则是发生在三十年前的故事:在无锡,当时还是周家大少爷的周朴园与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下了两个儿子,周家却为了给周朴园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在大年三十将她赶出家门。侍萍带着刚出生三天的第二个儿子投水自尽,后被人救起,流落北方,生活苦楚。将明线与暗线交织在一起的关键事件,是三十年后鲁妈(侍萍)来到周公馆,前来看望女儿四凤,认出了这家的老爷就是三十年前与自己相恋的周朴园。两人的对话抽丝剥茧地再现了当年的纠葛,也让人洞悉了剧中人物的亲缘关系。课文所选的这段,在全剧的情节结构上至关重要:过去与现在的重叠与复制,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是造成无法避免的悲剧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