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16.2《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在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抗。文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兴亡的深入思考。。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2.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3.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课前疏通文意以及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部分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六国论》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六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了《六国论》。《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浏览,勾划疑难字词。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3、齐读课文,学生读中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明确:本文论述的是六国破灭的原因。)三、设问,导读第一段。(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请平时最不爱朗读的一位同学读第一段,全体同学听读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这两个道理论据对后文有何作用?(从道理分析的角度来加以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它们既是第一段的论据,又分别是第二三段的论点。)(3)课文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设问?有什么作用?(因为在六国中,有齐、燕、赵三国并没有割地事秦,所以作者提出“弊在赂秦”这一观点后,必然有人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把它提出来加以分析,让人信服。可见作者构思之缜密。)(在每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指名逐句翻译,并随时讨论语法。)(二)学习本段的语法重点:1、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弊在赂秦也”与同)2、虚词。A、“赂秦而力亏”的“而”,表结果。B、“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因为。(三)指导背诵本段文字。四、设问,导读第二段。(一)设置问题,引导阅读讨论。学生推荐平时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在听读中思考:(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2)从上面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a、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地减少,国力迅速地衰尽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地增加,国力迅速增强。b、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弥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3)作者在本段中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在此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古文翻译与前段处理方法同。)(二)语法学习。1、通假字。“暴秦之欲厌。”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字。“其实百倍。”(古:其,它,指秦;实,实惠,这里用作动词,得到实惠。今:实际情况。)“至于颠履。”(古:到……结局或结果,表示某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3、文言虚词。以--“秦以攻取之外”。以,介词,用。“以有尺寸之地。”以,副词,才。“举以予人。”以,副词,将。(三)指导朗读,争取当堂背诵。五、小结。这篇文章,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赂”与“不赂”两种情况进行道理上的分析,确立了两个分论点,再分别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其构思是十分缜密的。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二段,知道了六国破灭的第一个原因,作者“赂秦而力亏”的论述是符合事实的。那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下去阅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板书设计:背景资料:(第一课时)(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或小黑板)。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②秦灭六国时间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教师口述)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或小黑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教师口述)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苏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第二课时一、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二、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三、难点、重点小结(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