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期中复习模拟题(三)-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期中复习模拟题(三)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曲是综合型的表演艺术,通过歌唱、念白、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生内容,它把单纯的时间性艺术如诗歌,音乐,与单纯的空间性艺术如绘画、雕塑,以及初级综合性艺术如歌舞、表演等,通过演员的演出而有机统在一起,形成自己复杂的艺术综合体。这些原本独立的艺术手段在进入戏曲的综合体之后,都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统一于舞台,而不再是其本身。戏由对于音乐和诗的倚重是突出的,它把诗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化为自身的韵律,使之成为统领戏剧的魂灵,同时通过舞蹈化的舞台动作未呈现它,其中的曲词由诗歌的直抒胸臆改为代言体,抒发内心情感的主体由作者改换成剧中人,于是曲词抒怀就受到剧中人物的身份、修养、心理和环境的限定,不能由作者随心所欲,音乐则随着人物心情和命运的变化而发生旋律改换,不再遵从自在韵律。舞蹈的作用被放大,人物动作都被纳入了非生活化的舞蹈动作,因与生活动作产生距离而体现出美感。至于戏曲的化妆美、服饰美、道县美,也是由戏曲舞台手段的综合性所决定。可以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随意驱遣歌唱、舞蹈、念诵、表演等手段辅助行动,而不受现实生活情景的限制。戏曲既然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它就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它的表现生活就不是写实性而是写意性的,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快步跑圆场则是人在急速行路——戏曲表演与生活动作就拉开了距离。使用脸谱也是戏曲的特征,它进一步把现实推向幕后,渲染象征的氛围,使戏剧指向写意。人们见到关羽的枣红黑脸,就感觉到他的忠肝义胆:见到曹操的碎纹白脸,就感知了他的奸诈多疑。戏曲依靠叙述性手段与带有强烈装饰性的表演动作,得以对对象进行随心所欲的变形处理,因而获得了舞台手法的写意自由,这种美学原则在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对象时,就会追求“不似之似”“吉外之旨”“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提倡内在精神的传达而非外貌的逼真。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偏重于对艺术形式及其所体现境界的理解,状摹对象追求神似,而不去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戏曲既然是写意化的、不以状摹外物而以表现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为主要特征,它就成为包蕴着浓郁抒情性的艺术样式。戏曲重在随时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它的表演强调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把人物行动的内心依据或外界刺激人物内心所激起的反应直接揭示出来,不仅写人物做什么,如何做,而且写人物想什么、如何想,这奠定了戏曲抒情性的基调。尽管戏剧展现人生的本质属性要求它成为叙事艺术,戏曲舞台也确实具备相应的叙事功能,但既叙事又抒情,叙事中有抒情,以抒情来叙事,构成了戏曲表现方法的辩证统一。(选自《文艺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戏曲是一种综合型的表演艺术,它把单纯的时间性艺术、单纯的空间性艺术和初级综合性艺术等多种艺术叠加在一起。B.诗和音乐是戏曲最重要的手段,诗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是统领戏剧的魂灵,但是这些节奏和旋律是无法自己呈现的。C.戏曲是一种“表现性”艺术,它的这种“表现性”体现在其写实性上,如用演员快步跑圆场来表示剧中人物在急速行路。D.戏曲艺术在舞台表现中,具备相应的叙事功能,但只有叙事手段肯定是不行的,还必须要用抒情手段来加以配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各种艺术手段原本是有其独立性的,但进入戏曲之后,它们必须要服务于舞台表现的目的和要求、节奏和韵律,其独立性已经消失。B.戏曲获得舞台手法的写意自由,可以对对象进行随心所欲的变形处理,即表演者在表演时可以随自己的心思而定,有任意发挥的自由。C.舞台中的人物动作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它毕竟与生活中的人物动作不同,具有舞蹈化、非生活化的特征,因此,与生活实际有距离。D.戏曲作为一种包蕴着浓郁抒情性的艺术样式,以表现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为主要特征,不仅要写人物做什么、如何做,还要写人物想什么、如何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曲是一种表现人生内容的复杂的艺术综合体,依靠歌唱、念白、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表达手段。B.戏曲中的曲词是一种代言体,由剧中的人抒发内心的情感;而直抒胸臆的诗歌,抒发内心情感的主体是作者。C.中国人因为不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所以偏重于对艺术形式及其所体现境界的理解,状摹对象追求神似。D.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等戏曲表演,虽然不是生活动作,但观众却能够理解,这符合写意化的美学原则。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据报道,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的规定,至少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0年6月4日,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于是,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逐渐成为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尝试通过“弹性离校”的办法,破解“三点半”难题。据报道,自2017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供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快乐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2017年,南京市政府试点“弹性离校”,从主城区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铺开实施。此外,天津、沈阳等城市均开展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等相关工作。2017年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合法化。(《“三点半难题”怎么破?听听部长怎么说》长城网)材料二:(节选自《中国教育报》)材料三:有记者提问:“有小学下午三点半就放学,这个时间对于家长来说接送孩子可以说是一大难题,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小学放学时间早催生了大量校外托管班,这些托管班‘野蛮生长’,急需规范。请问是否会像近期重拳整治课外培训机构乱象那样来规范校外托管班?”“三点半”现象之所以成为年轻父母们和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一个产物,这个现象更多地表现在大中城市。“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通知,一年来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陈宝生表示,有25个省已经下发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高招。”陈宝生表示,对于现在存在的乱象需要进行治理,比如对记者提到的学校周围的托管班进行治理,加强立法,至少是有行政法规来加以解决。(《人民网》2018年3月5日)材料四: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弹性离校”也是一个舆论关注的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多位教育界人士纷纷表示:“‘三点半现象’由来已久”,“教育局有规定,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学校不是无限责任主体,万一出了问题学校难辞其咎”、“人手少、没经费,心有余而力不足”。杭州市拱墅区多位公办小学的校长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学校不能办特长班,也不能实行有偿托管。没有相关政策和专项费用,学校也是爱莫能助。”记者采访的多位任课老师同时也是小学生家长,对“接孩子”难题深有体会:“有时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但老师也是普通人,每天早上7点多到校,一周十几节课,课后要备课,要批改作业,要进行教学研究,有时还要外出学习或者交流。放学后如果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义务照看孩子,有些力不从心。”(《浙江工人日报》2017年4月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对“三点半”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政策上的分析,并列举了一些解决的方法。B.材料二列举了四座城市放学后托管方面的政策,其中上海、济南把“困难家庭”作为帮扶对象。C.材料三引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话说明国家对“三点半难题”的重视,并对25个省的治理方法进行了总结。D.选文的四则材料均围绕“三点半难题”展开叙述,而材料四重在解说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各地出台不少措施,但是没有一点效果。B.“弹性离校”是目前解决“三点半难题”的最佳方法,但各地对于这一方法的运用方式各异。C.由材料二可知,在四座城市中,只有北京在放学后托管的政策中给予了学校资金支持。D.“三点半难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是所有城市都存在的普遍现象。(3)请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对于“三点半难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管理一片林子张炜这片林子很大很大。多么大?开车或骑马走上一会儿才行。树木很高大,密挤处望上去黑乌乌吓人。有林中空地,那是到了冬天泛出金色的草地。所有的植物都长得健硕生旺,因为这片土地太肥沃了。剖开泥土就是油黑发亮的膏壤,有一种沃土才有的美感逼近。林中气息厚重而沉郁,是大林子大树木大沃土才会滋生孕育的,走贫瘠之地是绝不会有这种嗅觉感受的。柳树林有一种闲适感,让人想起春天,想起朴素的民居和不远处的庄稼。松树沉穆踏实,冷,和冬天的意象混在一起。多么好的威严的大橡树,至少有五十年的树龄,苍黑的枝干给人无以匹敌的力量感。没有大橡树就让人想不起北方,想不起严肃的辽阔的北方。最美的树木大概是白杨,它的挺拔和树干的颜色,都像个英气勃发的青年。白杨既不过分严厉,又没一丝嬉闹,温煦而庄重,是最舒展最优雅的树木了。这是一片北方的树林,大部分树木冬天都要落叶。如果没有风,就会感受一种异样的肃移。即便是夏天,浓重的荫色深处也不会有令人烦恼的湿热。有一条浅渠从林子里流过,清澈见底,渠边长满了长胡须般的草叶,那里藏了各种鱼。一些大一点的鱼如河鳗在渠底无声滑过,水面的小蜻蜓循着鱼迹飞过。渠水在最茂密的杂树林那儿拐弯,旋出小小的半月形的沙地。这片沙地洁净得一尘不染,是最适合驻扎帐篷的地方了。帐篷里有折叠床,有一些日用杂物,有老茶和烈酒,还有一只装满了书籍的木箱。在帐篷外边一点,离开渠水三五米的地方有一只炉灶,用来兴炊。老茶煮得发黑了,浓浓的香气一直飘进帐篷。帐篷离林中小屋有六华里。那座小屋才是主要居所。小屋由老树桩做墙,内壁涂抹了厚厚的草泥;屋顶是苦草做成的,风雨把它洗成了苍黑色。鸡舍也离得不远,它们需要依傍着主人。鸡舍旁的一条小路连接起一片空地,那里是一个打理得很好的莱园,里面的豆角和韭菜长得油旺旺的。在这片树林的东南部,有一块更大些的空地,那里经过了几年的操劳,已经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葡萄园,一个小果园了。这是林子里的大芳香和大甘甜,是让林子主人最骄傲的地方。主人有几个帮手,这些人和他的家里人是同样亲密无间的。从形貌上看不出哪个才是主人,因为林中生活让这些人皮肤变得一样,黑中透红。他们都常常打赤膊,绑襄腿,手粗,眼亮,口角常常被野果染上颜色。因为要在这片大林子里做没完没了的工作,所以每个人都很忙碌。这种忙碌也使他们心情愉快。常常有一些外面的人走入林子,猎人是不受欢迎的,结果总是被不无严厉地劝走。还有采蘑菇的,这些人都受到了和气对待。其实在林子里常年劳作的人最擅长采药之类,他们知道怎样医治自己的病,很少到林子外边求医。在外来养蜂人的帮助下,林子主人也有了几箱蜜蜂,于是也就有了吃不完的甜蜜了。他们还尝试过做了个很大的暖窖,这样就能在冬天栽种嫩绿的蔬菜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一两个有趣的客人。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大致是主人的朋友。他们和林子里的主人席地而坐说说话,或者在木桌旁喝茶聊天。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客人的新茶和书,主人回报的大致是蘑菇和草药之类。那条日夜不息的水渠在林子北部积起了一个大水潭,经过林中人几个季节的挖掘修整,已经成为一个水面开阔的小湖。湖边林木茶郁,湖心水浪微微,时不时还有跳鱼。夏天的小湖是大家的最爱。小湖中有给娴和毛蟹,有细细长长的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