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1 《登岳阳楼》(教学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登岳阳楼统编新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导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公元758年,春天,身处沦陷区的他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赏花也溅伤心之泪,闻鸟亦感惊心不已。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公元760年,夏天,在友人的帮助下,草堂甫成,看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老妻画棋,稚子垂纶,他也曾获得了片刻的安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公元763年,夏天,初闻官军胜利,他以为“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八年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他涕泪满衣裳,更是欣喜欲狂,有了放歌纵酒飞身回洛阳的狂想。这是他生平第一快诗。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然而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危机四伏的大唐让他并未如愿,公元766年的这个秋天,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的杜甫,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天,时年五十七岁的他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冬天的洞庭湖畔,岳阳楼上,聆听杜甫用他孱弱的身体发出的生命的慨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识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北归无望,吐蕃入侵,不禁涕泗横流,写下了这首“元气浑灏,目无今古”(谭宗《近体秋阳》)的《登岳阳楼》。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读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赏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力进行分析。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是一位人到暮年,多病愁苦,“凭轩涕泗流”的老者形象。画面中的人物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为自己老病孤独而悲,也为国家战事不停而悲。“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景色特点:气势磅礴,宏伟奇丽意境特点:博大壮阔类似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坼”:力量感,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这两句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情壮志。诗人并不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痛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涕泗横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意象沉雄悲壮、博大深远意境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情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思失败时的眼泪是悔恨,成功时的眼泪是喜悦,看到别人于危难之中而流泪,那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泪是为山河破碎而流;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泪是为故国经久难复而流;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泪是为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而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泪是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流;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泪是为君王平定叛军,中兴有望而流;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有人说,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社会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恨外物,于是堕入魔道;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但是若存心不厚,也可能沦为与于连之属,即使有朝一日得逞,也必为小人;最上者,因对苦难体会很深,于是更能理解别人之苦难,甚至在别人有了苦难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苦难,这样的人,命运坎坷,身份卑微,但是灵魂却由此而不朽。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圣”就是第三种人。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在天地间,有一种最大的爱,他能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任何意识形态,成为永恒的温暖,成为永恒的阳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拓《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写景诗句画面炼字赏析意境背景抒情句子景和情及其关系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写景诗句:《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洞庭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楼,洞庭湖)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画面《登岳阳楼》: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炼字《登岳阳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洞庭湖磅礴气势立现!浮---漂浮,具有鲜明的动态感,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万顷波涛的磅礴气势,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吞吐日月的雄浑壮阔。《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尽—完、全,“岳阳尽”即登上岳阳楼远望,无边景色尽收眼底。迥---渺远,“川迥”即只见江水滚滚向前,流向茫茫远方。开---开阔,“洞庭开”即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意境《登岳阳楼》: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雄浑阔大。《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江水奔向远方,洞庭浩荡开阔,意境雄浑壮阔。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背景《登岳阳楼》:此时唐王朝安史之乱虽然结束(762),但外族侵扰,藩镇割据,国家离乱,民不聊生,百姓羸弱。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安史之乱(755)爆发,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李磷奉命征讨逆贼,李白满怀爱国热情参加了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永王“违帝旨”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因此获罪,永远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在流浪途中幸遇大赦,旋即放舟东下江夏,这年夏末秋初得以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所作。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抒情句子《登岳阳楼》:凭轩涕泗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山衔好月来,雁引愁心去。景和情及其关系《登岳阳楼》:壮景悲情融情于景反衬《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壮景乐情融情于景正衬孟子曾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封建士大夫的诗仙诗圣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当它们面对同样壮阔的洞庭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对孟子的思想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文化探究结合本诗请同学们说说诗圣诗仙做了怎样的选择?还能分别从他们的哪些诗句感受到呢?你能从思想的视角去探讨一下诗圣与诗仙的含义吗?唐朝诗人无数,但诗仙只有一个。不管他多么的无可奈何,他总会似庄子般从心所欲,在苍山云水间自留一份洒脱豁达。无计留春,何需问归程?“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便是他对道学的领悟。文化探究唐朝诗人无数,但诗圣只有一个。不管他多么穷愁潦倒,他也会拿出自己生命的全部情怀,给予天下苍生最真挚的关注。日暮乡关,何处是归程?“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便是他对儒道的守望。穷亦兼济天下守儒穷则独善其身悟道文化探究雄浑壮阔的洞庭湖,盛满了杜甫的胸怀天下沉郁悲壮;雄浑壮阔的洞庭湖盛满了李白的暂得于己欢乐洒脱。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选择,才有了老泪纵横的诗圣杜甫,才有了笑傲红尘的诗仙李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流光异彩。异曲同话岳阳楼,李杜光焰万丈长。因为不同,所以美好。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