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菊花诗(上)-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第十三讲重点:菊花诗(上)学习内容55、菊花诗12首(第38回)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大观园诗社成员的别号•李纨——稻香老农【稻香村】•贾宝玉——怡红公子【怡红院】•林黛玉——潇湘妃子【潇湘馆】•薛宝钗——蘅芜君【蘅芜苑】•贾探春——蕉下客【秋爽斋】秋爽居士•贾迎春——菱州【紫菱洲】•贾惜春——藕榭【藕香榭】•史湘云——枕霞旧友【枕霞阁】菊花诗十二题•【原文】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菊诗分咏十二题的形式好象只是宝钗、湘云偶然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其实,也完全是当时现实生活已存在着的一种诗风的艺术概括。与作者同时代人、清宗室、袭封康亲王的爱新觉罗·永恩的《诚正堂稿》中就有“和崧山弟”的《菊花八咏》诗,其八咏诗题几乎和小说中一样。崧山的《神清室诗稿》中也有“访菊”“对菊”“梦菊”“簪菊”“问菊”等诗。可见,小说中的情节多有现实生活为依据,并非作者向壁虚构。(1)忆菊(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在西风中我惆帐遥望心头多么郁闷,正值这水蓼开红花芦苇扬白絮的断肠之时。去年的花圃里空有篱笆而秋花已无踪无迹,只有在寂冷清寒的霜月之夜你才进入梦中。面对着南归远去的飞雁我不禁把你怀念,寂莫无聊啊直听那捣衣声呆坐到深夜。有谁可怜我为凋残的黄花相忆成疾病,告慰的是来年的重阳节相逢会有期。【注释】1.蓼——水蓼,花小色红,聚集成穗状。苇——芦苇,花白。蓼红苇白时菊尚末开。2.旧圃,去年的花圃。秋无迹,即花无迹。3.梦有知,谓唯有梦中能见,为写“忆”。4.“念念”句,意谓秋雁北归南飞,勾起自己无限想念之情。因传说雁能带书传讯。5.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砧,捣衣砧声,与兴秋思有关。迟,不尽。6.为黄花瘦,黄花,菊花。语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孀居愁绪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意有所不同。7.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亦称重九。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所以说是相会之期。•创作背景《忆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忆菊》是菊花组诗的起首诗,这首诗也融入了相关宝钗未来命运的“谶语”意味,揭露了宝钗将来孤寂的生活。•这是薛宝钗所作的一首七律诗。诗题既然为“忆”,则内容便围绕着回忆思念的主题展开。全诗抒写了女主人公在长期的忆念中所忍受的苦痛,预示她以后的不幸境遇。•诗的首联以“怅望”、“闷思’’和“断肠”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直接切题。由于水蓼、芦苇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都在夏末秋初,此时无法看到多姿多彩的菊花,因而诗人才惆怅地临风盼望。•诗的颔联对菊花的思念之情。此刻,映入眼帘的是片片菊篱,便形同虚设;而去年曾一度繁华似锦的菊圃,也已空荡无物。然而,怀念之情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淡化,反而变得越来越浓烈,即便是这“瘦月清霜”的冷寂之夜,也还不知多少次在梦中与之相会。•前两联从时间上着笔来展开思绪的;颈联才从空间上落墨:因见北雁南归,不禁想到雁儿可能会把菊花的信息带往江南。因而产生了跟随大雁南飞的奇想;听到阵阵砧声,不禁想到在这空寂无人的夜晚,还有那么多妇女为征人捣衣,自然勾起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尾联是总体概括,并在时间上回应首联。“谁怜我”句,言我此刻已为盼望菊花的早日来临而相思成疾。结句虽然给人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慰之辞,其情感就反而显得沉挚悲戚。•名家点评•江苏省考古学会会员闻荃堂《红楼梦诗词今译》:此诗为薛宝钗所做,以诗人忆菊的叙述和抒情,预示着她将面临空房独守、四季相思的凄惨结局。当宝玉出家后,她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年轻的孀妇,寂寞与空虚将是她生活的全部,她不得不在长期的思念和痛苦之中惨淡度日。从全诗的笔调可以看出,作者已很难保持平日稳重和平、雍容娴雅的淑女风度,表现出的只有无限凄伤的情怀。(2)访菊(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译诗】闲暇时趁着晴霜不妨四处一游,不要因贪酒杯端药碗在家中停留。这霜前月下的菊花是谁人所种?那槛外篱边又是哪里来的新秋?我脚着木屐远道寻芳心情多怡适,在这寒冷的时节吟诗也倍觉情致悠悠。你这金色的秋花呀若怜我这个诗客,请别辜负我今朝把你携挂杖头回归的深情。【注释】①淹留:滞留住。这句说,不必为了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②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说法。“谁家”、“何处”都为了写“访”。③蜡屐(jī):木底鞋。古人制屐上蜡。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表示旷怡闲适。又古代有闲阶级多着木屐游山玩水。得得,特地,唐时方言。④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⑤解:懂得,能够。⑥“休负”句: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又重阳有饮菊花酒的习俗。•全诗的重点在于“访”字,所以着力描写了宝玉久病初愈,兴味盎然地寻访菊花时的心理和行动。首联是说,大好时光正好出游,不必借口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颔联从正面描写访菊时所见的景象,通过描摹菊花生长的背景来衬托寻找菊花,用两个问句,就突出了“访”的意思。颈联是说访菊时的具体活动表现,显得如此惬意。尾联是写贾宝玉对菊花的痴情,希望不要辜负他今天的乘兴游访,宝玉在以病愁体弱者自拟,故以拄杖表示出访,与首联写“药盏”呼应。•此诗起联平平,中间两联,把“访”写得很实,也许是太实,四句均显得平淡,缺乏诗情。末联,采用拟人手法,从黄花的角度来写,拟黄花为人。•名家点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学者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这首律诗佳处在于首尾二联。首联写出了诗人访菊的兴奋心情。如此明朗的秋天,正是访菊的极佳时机,重阳节饮菊花酒、采菊花、松香制药的传统习俗,都不能妨碍诗人访菊之兴致。通过这一扬一抑,就把访菊前的内心波澜写出来了。末联与首联相呼应,把访菊中的诗人的痴情推向高潮,一腔热情都倾泻而出。值得品味的是:这首诗似有象外之旨。访菊后面,似寓访人之意。所访何人,如此兴奋?颇耐人寻味。(3)种菊(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注释]拿起锄头到田园把菊苗移来,篱笆旁边庭院前面到处分栽。昨夜没想到一场雨菊苗得活,今天早上格外高兴带霜绽开。吟咏秋色诗句能有千言万首,带着醉意端起香酒对菊同饮。泉水浇灌泥土埋封勤勤护惜,要知道只有幽僻之处隔绝尘埃。【注释】①移来:指把菊苗移来。故故:特意。不期:未曾料想到。②秋色:指菊。诗千首:与下句之“酒一杯”语用杜甫《不见》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诗写的是李白。③酹(lèi):洒酒于地表示祭奠。这里只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与吟诗一样,都表示兴致高。寒香:指菊。下一首“清冷香”意同。《花史》:“菊为冷香。”④泉溉泥封: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⑤“好知”句:我一心只爱惜菊花,便可知居于幽僻之地是为了与尘世的喧闹隔绝。这是用陶渊明弃官归隐、爱菊而绝交游的意思。好知:可知。井径:田间小路,泛指偏僻小径。戚序本作“三径”,更明显是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意。“三径”的原始典故是汉代蒋诩隐居的故事。•首联写宝玉访到了菊花后,便不惮劳苦,亲自移栽菊花到庭前篱边。颔联和颈联写移栽的菊花经过宝玉的精心培护而成活后,宝玉看到菊花成活盛开后的欣慰之情,尾联是宝玉对自已爱花护花一片痴情和人生志趣的进一步表白。•全诗以花喻人,以人比花,以情入景,情景交融,表现了两情相得、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致。颈联暗用了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尾联则引用了汉代蒋诩隐居的典故。•《种菊》承《访菊》一诗而来,正如宝钗所说:“访而得之,故种”。全诗以“种菊”为题,寄托着诗人与菊偕隐、超尘出俗的人生理想。•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梁归智《红楼梦诗词韵语新赏》:就诗本身说,贾宝玉这两首诗风格比较自然,没有什么特别奇特的句子,不过,这又似曹雪芹的障眼法,因为就十二首菊花诗整体的隐喻而言,其实宝玉的这两首诗才是整组诗的核心。(4)对菊(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译诗】从远处花圃移来的菊花贵重过黄金,一丛颜色浅淡,一丛显得浓深。我光着头在疏篱旁与菊花相对而坐,在沁人心肺的菊花香中抱膝长吟。算来算去没有谁象你那样傲视世俗,看来只有我才是你的知己好友。请不要辜负这稍纵即逝的秋光啊,我们都要珍惜这相对欣赏的每一寸光阴。【注释】①别圃(pǔ):远圃。王逸注《离骚》中的“别离”说:“近曰离,远曰别。”②科头:不戴帽子,敞着头。古代女子本是不戴帽子的,这里只是借魏晋间狂放不羁的名士们的傲世独立、不拘俗礼的形象,展示湘云的旷放的思想性格而已,也就是颈联中的“傲世”精神的形象化。③抱膝:双手抱着膝头。清冷香:代指菊花。④傲世:指菊花不与桃李争春,不惧风尝,冒寒而开,故诗文中用以象征清高傲世者。⑤知音:知心之友。⑥惜寸阴:珍惜大好时光。阴,日影、光阴。对菊就是和菊花相对而赏的意思,所以全诗重点在于赏菊。•首联在交待了菊花的来历之后立即转向对菊花的欣赏态度;颔联描写赏菊人的不拘礼法和萧散怀抱;颈联笔锋一转,写菊花为群花中之最傲世不群者,诗人和菊花互为知音好友;尾联又写秋色不长,相对不易,应该珍惜时光,尽情赏玩。•该诗有较高的艺术性,颔联取意于王维的诗句“科头箕踞长松下”,颈联则套用了钟子期听俞伯牙奏琴而心曲相通的典故。名家评论•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学者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这首诗的魅力,主要来自抒情主人公的浪漫气质。特别是颌联中的,“科头坐”和“抱膝吟”,活脱脱地勾画出了诗人对菊时的活泼动人的神情、身影。自然,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富有浪漫气质的少女诗人的诗来读,而不能把它作为“纪实文学”作品来读。不管是“科头坐”还是“抱膝吟”,都是诗的语言,都是诗意形象,重在写意,而不是如实的客观描写。这首诗所要刻画的是这位颇具魏晋诗人风度的不拘礼法、放任性情、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诗人风采。(5)供菊(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拋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译诗】很高兴在弹琴和饮酒的时候有菊花作伴,亭亭玉立地点缀在案头显得幽静雅致。隔着座位都能闻到菊花带有院中露水的香气,我不由得抛开书卷,仔细地观赏这一枝秋菊。她为我在清凉的纸帐中带来新奇的梦境。每当夕阳西下面对清冷的花圃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赏菊的情景。我同菊花一样傲世不群是因为我们气味相投,性情一致,面对着像繁花盛开的春天一样热闹的尘世毫不留恋。【注释】1.供菊:将菊花插在瓶中,放在房间里供观赏。2.喜堪俦(chóu):高兴菊花能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