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金陵十二钗判词(上)-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第三讲重点:金陵十二钗判词(上)学习内容:(第五回)20、孽海情天对联21、薄命司对联22、金陵十二钗判词又副册判词之一(晴雯)又副册判词之二(袭人)副册判词之一(香菱)正册判词之一(林黛玉+薛宝钗)正册判词之二(贾元春)正册判词之三(贾探春)正册判词之四(史湘云)1987版《红楼梦》插曲欣赏《叹香菱》20、孽海情天对联(第五回)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注释】①厚地高天:原本出自《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拘束,戒慎);谓地盖厚,不敢不蹐jí(小步行走,畏缩)。”后用以说天地虽宽广,人却受禁锢不得自在。元好问《论诗》诗:“东野(孟郊)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这里正用这个意思。②风月债:风月,本指美好景色,引申为男女情事,以欠债还债为喻,是受宿命论的影响。酬,酬报,偿还。20、孽海情天对联(第五回)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注释】①厚地高天:原本出自《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拘束,戒慎);谓地盖厚,不敢不蹐jí(小步行走,畏缩)。”后用以说天地虽宽广,人却受禁锢不得自在。元好问《论诗》诗:“东野(孟郊)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这里正用这个意思。②风月债:风月,本指美好景色,引申为男女情事,以欠债还债为喻,是受宿命论的影响。酬,酬报,偿还。【鉴赏】小说中,贾宝玉梦随警幻仙姑到一处地方,先见“太虚幻境”的石牌和对联,接着在宫门上看到“孽海情天”四个大字和这副对联。再入内到配殿,则是另一副《薄命司对联》。孽,罪恶。佛教把情欲说成是罪恶苦难的根源,即所谓“情孽”。以“孽海”比喻人们沉沦于罪恶之中不能自拔,佛经有“罪始滥觞(开始时像细水),祸终灭顶;恶心不息,孽海转深”之语。作者借以说“古今情不尽”、“风月债难酬”。21、薄命司对联(第五回)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说明】小说中,贾宝玉梦随警幻仙姑到了太虚幻境,二人一起到“薄命司”,匾额两边写着这副对联。【注释】(1)春恨秋悲:与《孽海情天对联》中“古今情”“风月债”义相似,指小说中林黛玉在春花零落、秋窗风雨之际触景生情,引起身世遭遇的悲愁。(2)花容月貌: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妍,美。【鉴赏】对联隐示的是小说的中心情节——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在曹雪芹的笔下,林黛玉是为贾宝玉的获罪受苦而忧愤悲痛致死的。所谓酬风月之债,主要也指眼泪还债,而“眼泪还债”的正确含义,应是说林黛玉流尽了最后的泪水,以报答知己相知相爱的恩惠。正如脂砚斋写下批语说:“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红楼梦》戚序本第三回总评)这里所引《论语》中“求仁得仁”等话,就是“自惹”二字的注解。林黛玉“春恨”时写《葬花吟》,“秋悲”时作《秋窗风雨夕》,行酒令时抽得花名签的诗句也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也含有同样的隐义。22、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五回)又副册判词之一画: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说明】这一首是说晴雯的。【注释】①“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两句说像晴雯这样的人极为难得,因而也就难于为阴暗污浊的社会所容,她的周围环境正如册子上所画的,只有“满纸乌云浊雾而已”。②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晴雯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③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分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④寿夭——短命夭折。晴雯死时仅十六岁。⑤多情公子——指贾宝玉。【鉴赏】晴雯从小被人卖给贾府的家仆赖大供役使,连父母的乡籍姓氏都无从知道,地位原是最低下的。在曹雪芹笔下的许多家仆中,晴雯是反抗性最强的一个。她藐视王夫人为笼络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赵姨娘作威虐待芳官,结果被藕官等四个孩子一拥而上“手撕头撞”,弄得狼狈不堪。晴雯站在反抗者一边,对主子欺压家仆反而吃了亏大为称心。抄检大观园时,凤姐、王善保家的一伙直扑怡红院,袭人等顺从听命,“任其搜捡一番”,唯独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公然反抗,还当众指着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脸痛骂。晴雯因此而遭到残酷报复,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打炕上拉下来”,撵出大观园,当夜就悲惨地死去。【鉴赏】贾宝玉对于这样思想性格的一个丫头满怀同情,在她抱屈夭亡后,特意为她写了一篇长长的悼词《芙蓉女儿诔lěi》,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痛和愤慨。这说明贾宝玉之亲近晴雯,自有其开明思想为基础,决不是因为“美人的轻怒薄嗔,受宠的使性弄气”使他觉得“更别具有一番风韵的”。曹雪芹在介绍十二钗的册子时,将晴雯置于首位,这是有心的安排。作者对晴雯的特殊热情,是有现实感受为基础的,在描写她的不幸遭遇的同时,也可能还有政冶上的寄托,所以图咏中颇有“怨时骂世”的味道。这些留待后面的《芙蓉女儿诔》的鉴赏中再说。22、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五回)又副册判词之二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明】这一首是说袭人的。【注释】①枉自温柔和顺——指袭人白白地用“温柔和顺”的姿态去博得主子们的好感。②空云似桂如兰——“似桂如兰”,暗点其名。宝玉从宋代陆游《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中取“袭人”二字为她取名,而兰桂最香,所以举此,但“空云”二字则是对香的否定。③堪羡——值得羡慕。在这里带有调侃的味道。优伶,旧称戏剧艺人为优伶。这里指蒋玉菡。④公子——指贾宝玉。作者在八十回后原写袭人在宝玉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之前,早已嫁给了蒋玉菡,只留麝月一人在宝玉身边,所以诗的后面两句才这样说。【鉴赏】袭人原来出身贫苦,幼小时因为家里没饭吃,老子娘要饿死,为了换得几两银子才卖给贾府当了丫头。可是她在环境影响下所逐渐形成的思想和性格却和睛雯相反。她的所谓“温柔和顺”,颇与薛宝钗的“随分从时”相似,合乎当时的妇道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这样的女子,从封建观点看,当然称得上“似桂如兰”。作者在判词中用“枉自”、“空云”、“堪羡”、“谁知”,除了暗示她将来的结局与初愿相违外,还带有一定的嘲讽意味。再看册子里所绘的画,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除了“花”、“席”(袭)谐音其姓名外,“破席”的比喻义也并不光彩。当然,袭人的可讥议并不是什么她不能“从一而终”,而在于她的奴性。22、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五回)副册判词之一画: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说明】这一首是说香菱的。【注释】①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点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书中香菱曾解自己的名字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八十回)②遭际——遭遇。③“自从”二句——这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册上所画也是这个意思。【鉴赏】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她一生遭遇是极不幸的。名为甄英莲,其实就是“真应怜”。按照曹雪芹本来的构思,她是被夏金桂迫害而死的。从第八十回的文字看,既然“酿成干血痨之症,日渐羸瘦作烧”,且医药无效,接着当写她“香魂返故乡”,亦即所谓“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藕”谐音配偶的“偶”,乐府民歌中常见)。所以,戚序本第八十回目就用“姣怯香菱病入膏肓”。22、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五回)正册判词之一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明】这一首是说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注释】①可叹停机德——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②堪怜咏絮才——这句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注释】3.玉带林中挂——这句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4.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薛宝钗的冷落处境的写照。22、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五回)正册判词之二画: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说明】这一首是说贾元春的。【注释】1.“二十年”句——这是说元春到了二十岁(大概是她入宫的年纪)时,已经很通达人情世事了。2.“榴花”句——榴花似火,故用“照”字。以石榴花所开之处使宫闱生色,喻元春被选入凤藻宫封为贤德妃。用《北史》事: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称帝,把赵郡李祖收的女儿纳为妃子。后来皇帝到李宅摆宴席,妃子的母亲宋氏送上一对石榴,取石榴多子的意思,表示祝贺。石榴花的其他解读:比如石榴多子,寓意多子多福,而元春无子,或许暗示她难以长久地立足于皇宫。3.“三春”句——“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暗指迎春、探春、惜春。“初春”,指元春。“争及”,怎及。意思是元春的三个妺妺都不及她荣华贵。【注释】4.“虎兔”句——说元春的死期。“虎兔相逢”,原意不明。古人把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虎兔可以代表寅卯,如后四十回续书中说:“是年甲寅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月。”又有人以为“虎兔相逢”乃影射康熙死胤禎嗣位于壬寅年,明年癸卯元雍正事。另外,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和兕都是猛兽,据刘心武考证,贾元春应该在一次宫廷斗争之中死去。我认为,虎指皇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嘛;兕指皇族势力,贾妃应该是在皇室争斗中,因站错队伍,而最早觉察到大事不好的那位,也是最先被获胜方清理的对象。•画册上的“弓”和“香橼”•“弓”谐音“宫”,隐喻凤藻宫;“橼”谐音“元”,隐喻元春。香橼意指元春晋封贵妃是一件非常喜事。“弓”和“橼”谐音“宫苑”,指元春的宫苑生活。又谐音“宫怨”,元春在皇宫中不得宠时的孤寂和失宠后的怨恨,即使在“省亲”时,也有“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骨肉分离,终无意趣”的愁怨。香橼、佛手因外表金黄、香气浓郁,在古代皇宫和富贵人家颇受欢迎,常用来置于桌案。无论是熏香,还是摆设清香的鲜花和瓜果,都体现出主人家的高雅格调与品质。但是“弓”,总觉得有宫斗的意味,而且剑拔弩张,险象环生。22、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五回)正册判词之三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明】这一首是说贾探春的。【注释】1.“才自”句——写探春才智突出,精通庶务。小说写“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第55回),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2.“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脂批:“感叹句,自寓。”意思是说有作者身世感慨在。3.“清明”二句——清明节江边涕泪相送,当是说家人送探春出海远嫁。册子上所画的船中女子即探春。画中的放风筝是象征有去无回,所谓“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第二十二回探春所制灯迷——风筝。)“千里东风一梦遥”,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