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共39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必修下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简介:《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因而可以说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分析其成因。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结构、情节等方面欣赏这篇小说“讲故事”的艺术,体会契诃夫小说幽默讽刺的风格。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这篇小说的社会批判意义。教学重点:把握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体会契诃夫小说幽默讽刺的风格。教学难点:体会这篇小说的社会批判意义。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题材登上世纪文学高峰的人。主要作品:《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万卡》《苦恼》;长篇小说《欧根·奥涅金》;戏剧《樱桃园》《伊万诺夫》等享誉世界。契诃夫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艺术描写的客观性,同时富于幽默感。他自己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契诃夫与妻子契诃夫与亲友合影契诃夫(左)与托尔斯泰(右)2、题解套子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规矩,是指限制人的思想、行动的各种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装在套子里的人”意即被规矩、制度、思想束缚住的人。3、写作背景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由于受欧洲进步文明的影响,俄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沙皇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却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像别里科夫这样的告密者肆意横行。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二、预习检测1、字音字形暖和huo胆怯qiè憎zēng恶降xiáng服辖xiá制撮cuō合怂恿yǒng歹dǎi毒讥诮qiàochán谗言滑稽jī无恙yàng2、词语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采:精神。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恙:病。三、初读文本,划分层次序幕:(1-5自然段)介绍别里科夫有形和无形的套子。开端:(6-7自然段)结识华连卡。发展:(8-17自然段)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高潮:(18-36自然段)与柯瓦连科争吵,摔下楼梯。结局:(37-40自然段)婚事失败、病死。四、文本探究1、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明确:别里科夫身上有有形的套子,也有无形的套子。有形的套子:(1)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和棉大衣,带雨伞;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耳朵眼。(2)生活习惯: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等统统装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支起车篷;睡觉蒙头;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无形的套子:(1)职业上:教授古代语言\歌颂过去\借以躲避现实。(2)思想上: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3)论调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套子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规矩,是指限制人的思想、行动的各种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它对人的要求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别里科夫性情孤僻,胆怯不安,躲避现实,隔绝人世;而且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维护旧制度,是被“套子”束缚住的人,即标题所说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2、别里科夫只是中学里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他既不是校长,又不是市长,为什么能够辖制全城“足足十五年”呢?明确: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3、作者通过别里科夫身上的一系列悲喜剧,想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明确: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产物。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和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小说通过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恐惧变革的“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揭示了沙皇严酷统治所造成的僵死、腐朽的可悲的社会现实,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黑暗,表达了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4、柯瓦连科姐弟俩在文中有何作用,是怎样的人物?明确: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是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是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是进步力量的代表。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水火不相容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生活中的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华连卡的笑声一方面是正常人对“套中人”越出常规出洋相的嘲弄,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窒息生命的反动势力的斗争的胜利。5、小说结尾部分说,华连卡的笑声结束了别里科夫预想中的婚事,也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华连卡的笑声为什么会对别里科夫有如此大的影响?明确:契诃夫在这里用了夸张和讽刺的写法。别里科夫最怕出乱子,怕人取笑,宁可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自己却闹出这么个乱子,被人如此取笑,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超乎寻常的打击,因此一病不起。6、“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谦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明确:•谦虚在这里是谨慎不张狂的意思.别里科夫死了,大家很开心,但人们故意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情,使之不外露。•之所以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一是因为长期受别里科夫的“辖制”,人们已经习惯于谨慎的生活,二是别里科夫生活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远不是高兴的时候。7、小说结尾,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这就揭示了别里科夫的社会时代的典型意义。第二课时一、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1、契诃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明确:①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写他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下楼安然无恙高中历史,而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却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都是夸张的,幽默的表现手法。②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柯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判断是荒唐的判断,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出于善意,声称“忠告”。③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在对比中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却凑到了一块儿,就是奇事一桩;这边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别里科夫滚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那边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2、“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经典表述。请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如何做到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有机统一的?明确:典型人物是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是艺术上最完美、最成功的艺术形象。在典型人物身上应该既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阶层或某些社会关系的本质。典型环境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本质的特定环境,它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一方面,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只有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才能呈现出来,同时,人对他所处的环境又具有某种能动的反作用。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就达到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有机统一。在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身上,我们既了解了19世纪末叶俄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又认识了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生活的知识分子。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人物。•在思想上,别里科夫惟反动政府之命是从,他维护着旧有的生活秩序,反对一切新生事物。他身上的这一特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切反动、保守的知识分子的共性,偷听、告密是他们的一贯伎俩,他们实际上正是沙皇政府培植起来的鹰犬。•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我们的印象中,反动势力往往有着一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的丑恶嘴脸,但别里科夫却不是如此,他胆小怕事,每天晚上,“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一张漫画也让他心惊胆战,最后在华连卡的哈哈大笑声中一病不起,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就是别里科夫的个性。•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小说中还说别里科夫“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以此推断,小说所反映的应该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国社会。这个时期,沙皇为了巩固摇摇欲坠的封建政权,强化了警察统治,导致全国警探密布,革命者被流放,那是一个告密之风盛行的时代。在此情况下,一批知识分子屈服在沙皇的淫威之下,充当起了反动统治的帮凶,但也有一批知识分子不满于沙皇政府的统治,一股推翻沙皇政府的浪潮正悄悄兴起……这些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都得到了反映。•因此,这篇小说做到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有机统一。二、拓展延伸思考讨论:我们生活的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套子”?你如何看待“套子”?明确:当今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套子”,我们应该分类、辩证看待这些“套子”。对于那些束缚人、压制人性的旧思想“套子”,应该摒弃;对于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类的“套子”,应该遵守,因为遵守这些规则,才会有更多的自由。三、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