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更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023/X/XXXX区地处XX、XX江交汇处,孕育了XX的“根”和“源”,是典型的老城区、建成区,因此城市更新工作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XX坚持民生为先、发展为要,高标准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精心描绘两江四岸美丽画卷,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抓实精细化管理,城市品质形象再上新台阶,社区小区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水平,XX城市更新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问题(一)城市建设与历史人文保护结合不够紧密。XX区作为XX“母城”,承载着XX历史与辉煌,历史人文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在过去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于历史人文建筑的保护意识,而忽视了历史人文建筑、空间布局和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保护。加之对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地方特色人文资源挖掘不够,在城市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历史人文保护做的还不够。(二)城市功能亟待完善。配套设施落后于发展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不充分、不配套,老旧路网改造提升有待加强,部分商业区、医院等人流密集区与主干道的出入口“微循环”不畅,出行、停车难题依然存在。(三)城市建筑辨识度不高。在特色街巷、特色门楣店招打造过程中,存在片面要求同一样式、同一规格、同一颜色等情况,城市建筑、街巷、店招等具有一定的趋同化现象。同时,特色建筑和节点景观打造不够,难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记。(四)城市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城市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够,城市管理制度落实不经常,考评体系和问责追责机制还不完善,开展突击式整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二、原因分析(一)可开发利用地域小。XX区陆地面积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环水,为东西向狭长半岛,辖区内小山坡、丘陵较多,总面积小且不利于连片开发。(二)城市更新理念创新不够。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没有完全跟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缺乏全局和系统观念,缺少历史人文情怀,缺失融合式发展理念。(三)老旧小区多且改造提升成本高。XX区位于XX市区中心,开发时间较早,按照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修建了大量的住宅小区,在过去改善了许多居民的居住条件。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越来越长,这些住宅小区暴露出了功能设置不合理、配套设施不足、环境卫生不佳、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改造提升成本高昂。(四)租赁人口占比大需求矛盾突出。XX区地狭人稠,每平方公里有3万余人,其中有大量外来人口,住房租赁需求结构性矛盾较多。一方面,部分从事中高收入工作的人群需求且能负担房屋租赁支出,另一方面,大量从事低收入的人群需求且只能负担老旧楼栋住房,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三、建议(一)贯彻新理念、趟出新路子,抓好城市更新“牵引点”。建议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人的因素作为城市更新的首要因素,城市更新依靠人民,城市更新为了人民。积极响应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需求,唤起人们对所处地域历史文化的记忆,主动引领产城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不断增强城市活力。(二)优化新设计、腾挪新空间,找准城市更新“切入点”。建议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有益经验,加快完善城市更新设计,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以致力于承接回流人群、激发城市活力为目的开展规划设计,从系统思考、挖掘价值、完善功能、提升能级上下功夫,通过打通土地、房屋权属等政策堵点,变分散单一为系统集约,实现建筑、街巷、街区等“点线面”的一体化、整体性规划,确保土地整体增值。(三)深挖新资源、融合新发展,把握城市更新“关键点”。建议在考虑功能完备的同时以人的舒适度为前提,强化城市的空间营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的温度。充分挖掘和展示地形地貌特点和历史人文特质设计建筑形态,坚持用好XX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努力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筑的可辨识度。(四)营造新格局、积聚新动能,打造城市更新“支撑点”。建议由政府牵头,积极发动引导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居民群众有序参与到城市更新中,充分考虑各方需要,谋求各方共赢,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的公众参与度。注意节奏和时序,变见招拆招为循序渐进,以常态化渐进式更新保持城市功能的持续性和生命力,以公共空间的率先更新示范带动社区居民更新意愿,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居民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五)深化新机制、夯实新基础,补齐城市更新“薄弱点”。建议立足城市这个有机体,着力在管理引领规划、建设上下功夫,变原来的“规建管”为“管建规”,充分尊重历史和民声,借助数字智慧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完善考评体系和问责追责机制,强化“五长制”“马路办公”“门前三包”等制度落实,精细化推进全区景区式管理,全力实现城市管理全域化、规范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