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不足4篇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不足篇【第一篇】政绩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为谁树政绩,怎样树政绩,是衡量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当前,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重任,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一、存在问题1、对农村工作认识存在片面观点,求稳不求活,造成农村发展滞缓。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稳定压倒一切,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只要不出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有政绩。开拓性地做农村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既然如此,不如不干,捂住摊子,得过且过,守住一时,保全一生,寻机脱身。他们将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生硬地割裂开来,抓住了稳定,丢掉了发展,没能看出农村的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发展是稳定中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迟缓,甚至停滞不前。2、不尊重农村客观现实条件,急功近利,损害农村长远发展利益。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为在任期内出政绩、受表彰、获提拔,就不尊重农村发展客观规律,不顾农村现实条件,不管农村资源的承受力,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和指标,追求眼前的政绩。同时,极端地喜欢“看得见的”政绩,蔑视“潜在的”政绩,重视近期效果,轻视长远利益。一切为自己个人创造政绩,绝不为他人工作打基础。为在短期出效果、出成绩,宁可过量地牺牲资源,追求经济增长数字,造成“一任的政绩,几任的包袱”。3、对农村发展存在盲目性,依个人好恶,人为地割裂农村发展链。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到了新的地方工作,不愿深入基层群众搞调查研究,对当地的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等实际情况了解不多、不准、不透;对前任留下来的“家产”不屑一顾,搞“一个艄公一道河”;不了解、不顾及当地群众的生产习惯和生产技术水平,不尊重当地群众的致富想法,仅凭个人好恶和意愿,从主观上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为地、强制性地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连贯性。从表面上看,有时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地改变发展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村发展链,最终将一无所成。4、对农村基层工作的不准,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把工作岗位当作人生的“跳板”,一事当前,总是计算个人得失,让群众利益、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让路;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花架子,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借以引起上级领导重视。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置群众利益于不顾,虚张声势,对经济发展指标“注水”造假,搞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二、原因分析1、干部世界观存在问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政绩观。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一切为个人升迁做打算,谋取更高的职位只是了攫取更大的权力,而不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以这种思想为基础产生的政绩观,势必偏离正确的轨道。2、干部政绩考核存在缺陷。考核指标设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过于偏重经济发展内容,而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等只占很小的份额;考核内容比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使基层干部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领导人的注意力在转;考核项目过于繁杂、笼统,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3、政绩与选任存在脱节。干部政绩考核与选拔任用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往往是奖惩干部凭政绩,而选任干部却让年龄、资格、学历等成为决定因素,政绩成了可有可无的因素。这样,政绩归政绩,使用归使用,两者互不相干,便产生了政绩无用论。还有一种情况是极端尊重政绩,绝对凭政绩大小选任干部,造成频频出现“数字”政绩、虚假政绩。4、基层干部调整频繁。原先,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比较短,三年一届,不利于干部在基层领导岗位上作长远打算,不利于长期扎根一个地方工作。干部任期也比较随意,部分干部未能完全严格按届任职,届中调整过于频繁,使基层干部产生在现有岗位上产生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甚至产生坐以待“提”的思想,认为只有时间一到,位置自然前挪。三、对策思考1、加强宗旨教育,解决“为谁树政绩”问题。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创政绩,应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的终身追求。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树政绩,归根到底是要在农村基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当好农民群众的公仆,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党的宗旨教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落实到创造工作成绩的实践中去。通过加强宗旨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通过加强宗旨教育,真正让基层干部明白检验政绩的标准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让基层干部进一步体察民意,凝聚民心,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在亲民、为民、富民实践中树立政绩。2、普及科学发展观,解决“树怎样的政绩”问题。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绩,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积极向农村基层干部普及科学发展教育,采取培训、座谈、宣传等途径,让基层干部真正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及相互联系。通过普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基层干部正确解决好开拓进取与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关系、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把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3、促进作风转变,解决“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政绩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干出来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开展市委提出的“转变作风年”活动,身体力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建立为群众所拥护的政绩。要注重四种转变,即领导职能要由“集中指令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领导决策要由“拍脑袋型”向民主化、科学化转变,领导方法由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向依靠法制引导转变,领导作风要由“唯上”、“唯虚”向求实创新转变。要坚决克服一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要善于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做到懂农村、交农友、办实事,自觉地把自己与农村、农民融为一体,用好的作风创造出让农民群众拥护和满意的政绩。4、改进考核机制,解决“如何考评政绩”问题。政绩考核是基层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以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干部政绩考核应做到“四看”:一看干部政绩的“保质期”。既要考察当前政绩,又要注重考察前几年,甚至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通过回访复查,看政绩的保质期和后续效果;对当前的政绩,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看它对一个地方今后发展的影响。二看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看形成政绩的内因,主要看干部的主观努力、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看形成政绩的外因,区别在不同工作基础上创造政绩的大小。三看群众对干部政绩的满意度。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有真正的发言权,真实分析政绩的“含金量”,剔除虚假政绩。四看干部在集体政绩中的贡献率。摆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既不搞“政绩大锅饭”,也不搞“政绩垄断”,具体区分好个人在其中是起决策、主导作用,还是起参谋、执行作用,实事求是了判断个人在集体政绩中的贡献份额,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不足篇【第二篇】在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中,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确政绩观的论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行业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等内容。并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对照自尊自信自强要求,对照职工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背离正确政绩观的言行及表现,深入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对正确政绩观内涵的理解(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败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学习,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才是正确的政绩观。(二)保持定力、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政绩观的关键。为人民服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始终如一的践行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克服困难挑战,有时甚至还要面临意想不到的牺牲。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典型,都是认认真真办事情,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三)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有调查研究的作风,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发力点,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决策共识;要有焦裕禄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气概,敢于迎难而上,找准困难存在的症结;要具备淡泊名利的品格。习总书记讲,既要做显功,又要做潜功。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能够为了人民谋幸福,不考虑个人得失、成败,一切以人民幸福为己任。(四)要保持廉洁本色。领导是人民的公仆,权利是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规定的干部十不准,不让儿女看白戏,杨善洲不准自己的二女儿民办教师转正走后门,谷文昌在林业局长任上从不肯买实木家具,不肯为大女儿转正,二女儿安排到农村锻炼。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牢记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存任何私念,一心为公干工作,两袖清风干事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表现(一)“树立什么样政绩观”方面:对正确政绩观的理解不够深入。虽然学习了政绩观相关的文件和学习篇目,但是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做到认真、深入的领会正确政绩观内涵。(二)“依靠谁实现政绩”方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职工交流不够,与基层员工谈心交流少;对干部职工积极性调动不够。(三)“为谁建立政绩”方面:了解职工所思所盼少,职工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回应。(四)“怎样实现政绩”方面:实干精神不够,对照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对照谷文昌同志始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模范言行,感到自己的奋斗精神、担当意识还不够,创业激情、工作热情还不够。(五)“追求什么政绩”方面:考虑工作本身多,站位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考虑少,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学习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三、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一)从思想上剖析,思想意识有待提高。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跟不上,政绩观就会出现偏差。对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较好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革命,在思想意识等方面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认真、深入的领会正确政绩观内涵。(二)从政治上剖析,理论学习有所放松。自己虽然平时注重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但学习的持续性不够,有时候会产生松懈心理,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党性锻炼。缺乏全面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学习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三)从作风上剖析,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虽能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是对照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自己有时候考虑工作时对职工群众的关切考虑不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还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从能力上剖析,知识提升有待加强。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发扬斗争精神、坚持真抓实干等方面缺乏一以贯之的决心和毅力。考虑工作本身多,站位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考虑少,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运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