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实用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20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实用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实用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学校发展规划范文1今后三年,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灾后重建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和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以山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为重点,正确处理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分年实施,逐步完成,确保全县寄宿制学校按标准,高质量,按时限完成建设任务,较好解决由网点布局调整、取消复式班、地震灾损而产生的寄宿需求,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均衡发展。二、建设原则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一步到位,加强监管,保证质量”。坚持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网点布局调整相结合,与民生工程相结合,与灾后重建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相结合,与人口变化趋势相结合。具好文供参考!2/20体讲,要把握以下几点:1、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序建设,严格校产管理,实行教育资源置换,合理配制,防止盲目发展和教育资产流失。2、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危改项目、灾后重建项目、民间援建项目,在川塬乡镇积极发展多村联办小学,在山区乡镇积极创建寄宿制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危房改造及其他项目安排方面,集中考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不断扩大农村小学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3、坚持合理配置资源,整合现有资源,按标准建设和添置的原则,使新建寄宿制学校达到国家“双高”普九标准。三、现状分析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有寄宿制学校34所。其中初中16所,需要住宿学生12248人,需要住宿面积33069平方米,现有面积8131平方米。现有寄宿制小学18所,需要住宿学生5036人,需要住宿面积14249平方米,现有面积仅2090平方米。在这些寄宿制学校中,许多学校学生宿舍都是二、三十年前修建的砖土木结构平房,几经修缮,仍然变化不大,部分甚至还是危房,“”地震后又产生大量危房,使学校的住宿条件更加恶化,随着网点布局调整力度的加大,亟待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四、目标任务好文供参考!3/20根据《—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我县—年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学校40所,其中小学26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寄宿制学校建设预算资金总投入6399万元。规划建设总面积47865平方米。五、年度实施计划(一)年实施计划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学校13所,建设资金总投入2774万元,规划建设总面积23109平方米。其中初级中学5所,建设总面积13820平方米,投资1658万元;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建设总面积5597平方米,投资672万元;小学6所,建设总面积3692平方米,投资443万元。(二)年实施计划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学校17所,建设资金总投入2355万元,建设总面积16820平方米。其中初中3所,投资873万元,建设面积6239平方米;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投资460万元,建设面积3290平方米;小学13所,投资1021万元,建设面积7291平方米。(三)年实施计划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学校10所,建设资金总投入1270万元,建设总面积7937平方米。其中初中2所,投资417万元,建设面积2608平方米;小学8所,投资853万元,好文供参考!4/20建设面积5329平方米。六、保障措施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全县寄宿制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财政、发展计划、监察、国土、审计、建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项目领导小组要积极争跑专项项目和资金,为寄宿制学校建设开辟有效途径,做到论证到位,安排科学,实施顺利。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建设工程顺利实施。2、抓好资金筹措与管理。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投入6399万元资金,按照三年实施的计划安排,原则上将项目资金与县乡配套资金捆绑在一起,由县寄宿制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按照计划,对急需建设的学校优先安排资金,建一所,成一所。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做到专款专用,不用于抵顶学校原有建设投入和征地费用,更不得用于偿还过去拖欠的工程款和其它债务。小学学校发展规划范文2一、现状分析好文供参考!5/201、基本情况**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与沧州相望,南经石德铁路和石德高速,与山东德州毗邻,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10镇6乡,848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96元。全县现有国办农村中小学校139所,其中小学115所,初中24所,农村中小学在校生54204人,其中初中生22587人,小学生31617人。2004年,全县小学适龄入学人口达到最低谷,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入学5008人,2006年开始增长,到20**年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达到5976人,根据人口出生预测,到2013年,全县农村中小学适龄人口达到最高峰,中小学在校生达57067人,其中初中生23179人,小学生33888人。2、学校规模小而多、布局分散现有的中小学校中,随着部分学校办学规模日趋萎缩,学校规模越来越小,总体看数量很多,分布较零散。全县115所小学中,两轨以下学校有92所,占%;中学四轨以下学校10所,占43%。标准化学校数量少,不能实现规模办学,因此,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实现标准化办学、规模办学已成为我县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3、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补充不足,缺少专业化教师尽管我县近几年招聘了部分新教师,但就目前看,全县农好文供参考!6/20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仍存在着年龄偏大的问题,4089名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中,41周岁以上的占在职教师总数的44%,其中46周岁以上的占在职教师总数的25%。受师生编比、教师编制限制,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青黄不接、拔高使用、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尤其缺乏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专业化人才。4、乡镇行政区划造成边缘地带的学生入学受限制受管理权限制约,当前学校招生以乡镇为单位就近入学,客观上造成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条块分割,不符合“划片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不利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待于打破乡镇界限进行学区整合。二、学区调整和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进度安排根据我县学龄人口发展趋势、自然村落分布、学校布局情况,并给合新农村建设及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状况,为确保学区调整既着眼于当前实际,又考虑到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经充分讨论,科学论证,我县宜设置学区16个,每学区平均覆盖人口数万。根据目前和今后几年我县的经济文化发展实际状况,本着对中小学建设有利的原则,到2011年,我县学区建设暂不打破乡镇界限,其主要任务是继续抓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搞好本乡镇学区内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从2012年开始,学区建设将打破乡镇界限,对原乡镇的管理范围进行重新调整,对地邻乡镇的小学招生范围进行重新好文供参考!7/20划片,重点解决学生就近入学问题。农村中学按不低于四轨的标准化学校进行布点设置,小学按不低于两轨的标准化学校进行布点设置,县镇小学试行“4138”标准,即办学规模4轨(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人(班额40人左右)、占地面积30亩以上、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以采取小学三年级以上实行集中办学,小学一、二年级和小学附设三年幼儿班(规范化幼儿园)实行相对集中、一体化管理;县镇初中试行“1215612”标准,即办学规模12轨(36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人(班额40-45人)、占地面积60亩以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到2013年,基本完成全县学区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全县农村中学由现在的24所减少到17所,建设农村标准化初中学校14所,初中校均规模达到1363人;小学由现在的115所减少至86所,建设标准化小学72所,其中城镇标准化小学12所,小学校均规模接近400人,建设农村规范化幼儿园70所。学区建设进程如下:从2008年开始到2011年,进行新的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8年完成新建搬迁标准化初中一所(景州镇中),撤并初中一所(大车中学),改扩建标准化小学三所(景州联小、梁集完小、杜桥完小),新建小学一所(大端完小),撤并小学四所(连镇南街小学、安陵玉泉庄小学、降河流宋屯初小、温好文供参考!8/20城关河小学)。2009年完成改扩建初中学校一所(青兰中学),撤并初中学校一所(隆兴中学),撤并小学八所(景安小学、杨庄小学、七里庄小学、里厢屯小学、大杨关小学、十二里小学、大赵庄小学、寨子完小)。2010年完成改扩初中学校三所(留府中学、王瞳中学、北留智中学),撤并初中学校三所(西路中学、野庄中学、第三中学),改扩建小学十一所(庄头完小、高庄完小、西路联小、第四完小、北留智中心完小、万庄完小、宋门完小、孙温完小、王千寺完小、王高堡完小、龙华实验小学),撤并十七小学所(王上营完小、马村完小、小冯完小、第八小学、杨庄小学、叶园小学、姜高小学、大温城小学、孙村小学、庄村小学、德厢小学、薛村小学、付赵小学、北杨木小学、北江江小学、连镇建辉小学、梁集张茂小学)。2011年改扩建初中学校两所(庙镇中学、杜桥中学),撤并中学三所(八里庄中学、北屯中学、杨院中学)。从2012年开始,打破原乡镇中心校的管辖范围,按就近原则,完成地缘乡镇学校的归属工作,完成全县16个学区的布局规划。对其校产、师资、就学、管理重新界定,明确各学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县教育局、学区中心校、学校三级负责的管理格局。1、将原梁集乡的孙镇完小、大刘完小纳入连镇学区管理。好文供参考!9/202、将原刘集乡振华小学纳入安陵学区管理。3、将原杜桥镇的东孟庄完小、后屯完小纳入北留智学区管理。三、学区重点建设项目及资金情况按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布局调整工程要求测算,全县学区建设预算资金为8500万元,重点建设项目如下:2008年:1、景州学区:景州镇中新建、大车中学撤并,景州镇联小搬迁至原景州镇中的改建;2、连镇学区:撤并南街小学,大端小学新建;3、安陵学区:改扩建前村小学,撤并玉泉庄小学;4、降河流学区:改扩建代庄完小,撤并宋屯初小;5、温城学区:改扩建孙温完小,撤并关河小学。6、改扩建梁集完小。7、改扩建杜桥完小。以上项目约需建设资金2500万元。2009年:1、青兰学区:改扩建青兰中学,撤并隆兴中学;2、景州学区:改扩建子弟小学,撤并景安小学、杨庄小学、七里庄小学、里厢屯小学;3、刘集学区:改扩建石庄小学,撤并大杨关小学;4、降河流学区:改扩建代庄完小,撤并十二里小学;5、温城学区:改扩建孙温完小和刘八庄完小,撤并大赵庄小学、寨子完小。以上项目约需建设资金1400万元。2010年:1、留府学区:改扩建留府中学,撤并西路中学,改扩建庄头完小,撤并王上营完小,改扩建高庄完小,撤并马村完小,改扩建西路联小,撤并小冯完小;2、王瞳学区:改好文供参考!10/20扩建王瞳中学,撤并野庄中学;3、北留智学区:改扩建北留智中学,撤并第三中学,改扩建第四完小,撤并第八小学,改扩建北留智中心完小,撤并八里庄完小;4、留智庙学区:改扩建八里庄完小,撤并叶园小学;5、温城学区:改扩建宋门完小,撤并姜高小学,撤并大温城小学;6、王千寺学区:改扩建王千寺完小,撤并孙村小学,改扩建王高堡完小,撤并庄村小学;7、龙华学区:继续改扩建龙华镇中,改扩建龙华实验小学,撤并德厢小学;8、广川学区:改扩建河渠完小,撤并薛村小学、付赵小学、北杨木小学;9、青兰学区:改扩建大周完小,撤并北江江小学;10、连镇学区:撤并建辉小学。11、撤并梁集张茂小学。以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