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题(二)-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选择性必修上册综合测试题(二)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④“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⑤“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⑦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注】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1.(3分)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不变。2.(3分)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B.“乐”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仍然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常将其相提并论。3.(3分)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答案】1.C2.C3.B【解析】1.试题分析:B项“完备成熟”的原因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原文“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与原文“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不符。完成本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检查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表述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C项,“‘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B项,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解答时要注意: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2分)(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遇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处于困顿之境却不忘平生立下的誓言,这样的人才能称为“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他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自身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的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宣誓日”或“成人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有删改)材料二: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在祖辈安息之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孩子的伯伯和叔叔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其余的费用都要自己去挣。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酒吧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选自《在英国参加成人礼》,有删改)材料三:“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有删改)材料四: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对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他们告诉社会自己已经成人,将肩负起社会责任。宣誓后,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有删改)4.(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等面前仍然不忘道义和担当,能够在困顿之中坚守人生誓言。B.《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立法形式明确要求各地举办成人仪式活动。C.我国的“成人节”仪式应该和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国家观念教育相结合,从而给学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D.成人礼的宣誓词能够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感激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奉献意识。5.(3分)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传统文化对“成人”十分关注,行成人礼后,他们开始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B.“成人宣誓日”或“成人节”已经在许多地方通过立法确立下来,其中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C.“成人礼”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要求,公民在成人之后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D.“成人礼”不应该只是学校单方面举办的活动,更应该得到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6.(6分)中英两国当代的“成人礼”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B5.B6.①形式上:英国较为多样化,更具个性特征;中国有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以集体活动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解析】4.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B项,“以立法形式明确要求”是错误的,由原文“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可知,并非以立法形式明确要求,而是一种倡导。故选B。5.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B项,“在许多地方通过立法确立下来”是错误的。由原文“成人仪式的确定方式各种各样,不单单是立法这一种形式”可知,成人仪式的确立方式是多种多样,而不仅仅是立法。故选B。6.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筛选、概括的能力。由材料二所说的三个事例可知,英国成人礼在形式上比较多样化,更具个性特征。由原文“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自身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的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宣誓日’或‘成人节’”可知,中国有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以集体活动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由原文“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