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教学课件)-【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0课苏武传激趣导入问一问大漠,对苦难的忍耐能持续多久?问一问苍穹,对寂寞的坚守能坚持多长?2000年前,有一个人用19年大好时光演绎了那份坚守,虽凄婉却感动了这片热土千年,他,就是瀚海青天中守望的灵魂,苏武。今天,我们来学习《苏武传》,体会忠诚、胆气、坚忍和顽强的力量。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了解苏武的生平事迹。2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3.鉴赏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4.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素养目标目录知人论世壹初读感悟贰深度探究叁思考延伸肆壹·知人论世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他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他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他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走近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了解《汉书》拓展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前127年,派卫青占领河套地区。前121年,派霍去病夺取富庶的河西走廊。前119年,卫、霍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写作背景解题①“苏武”,汉武帝派去出使匈奴的使者。②“传”,人物传记。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了解苏武文化常识丈人对长辈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前。阏氏(yānzhī)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号,类似汉朝中的皇后。黄门驸马汉代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其中,驸马是对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文化常识和亲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使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京师国都。北海在匈奴北境,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春秋①孔子编撰的史书名;②时代,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③人的年岁。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中郎将汉朝武官,排在将军之后,掌管皇家卫队。贰·初读体会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栘中(yí)且鞮侯(jūdī)遗单于(wèichán)丈人行(háng)缑王(gōu)昆邪王(húnyé)浞野侯(zhuó)阏氏(yānzhī)左伊秩訾(zī)煴火(yūn)雨雪(yù)旃毛(zhān)牧羝(dī)节旄(máo)棫阳宫(yù)斧钺(yuè)任务活动因声求气,品味内涵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任务活动任务活动任务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任务2:聆听朗诵。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任务3:学生自读,把握含义。课文朗读叁·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疏通文意,品读内涵任务说明:文言文阅读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是读懂文章,体会情感和把握主旨的前提。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文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重要内容。任务活动解读第一段武,字子卿。少以①父任,兄弟并②为郎。稍③迁④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⑤通使相窥观⑥。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⑦。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⑧。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⑨行⑩也。”尽归⑪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⑫,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⑬厚赂⑭单于,答⑮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⑯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⑰币⑱遗单于;单于益⑲骄,非汉所望也。活动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以:凭借②并:都③稍:渐渐④迁:升迁,升任⑤数:屡次⑥窥观:窥探观察⑦十余辈:十几批⑧当:抵押⑨丈人:对长辈的尊称⑩行:辈⑪归:使……回归⑫义:做事合乎情理⑬因:趁着,乘便⑭赂:赠送礼物⑮答:回报⑯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⑰置:备办⑱币:财物⑲益:渐渐解读第一段翻译: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解读第一段活动2:文本探究思考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解读第一段思考2: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明确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解读第一段思考3:拟一个小标题概括本段段意。明确出使匈奴,以求通好解读第二段方①欲发②使送武等,会③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④胡中。及卫律所将⑤降者,阴⑥相与⑦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⑧与副张胜相知⑨,私⑩候⑪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⑫蒙⑬其赏赐。”张胜许⑭之,以货物⑮与常。活动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方:正要②发:派遣③会:适逢④没:陷入而不能脱身⑤将:率领⑥阴:暗地里⑦相与:一起⑧素:一向⑨相知:相熟识,有交情⑩私:私下⑪候:拜访⑫幸:希望⑬蒙:蒙受,得到⑭许:答应⑮货物:财物解读第二段翻译:匈奴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解读第二段活动2:文本探究思考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匈奴缑王密谋反叛。解读第三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①,其一人夜亡②,告③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单于使卫律治⑤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⑥,以状⑦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⑧我,见犯⑨乃死,重⑩负⑪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⑫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⑬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⑭之。”活动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发:发动,动手②亡:逃跑③告:告发④生得:被活捉⑤治:审理⑥发:暴露,泄露⑦状:情状,情况⑧及:牵连⑨见犯:受到侮辱⑩重:更加⑪负:对不起⑫引:牵扯⑬即:假使⑭降:使动用法,使……投降解读第三段翻译: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解读第三段活动2:文本探究思考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匈奴缑王谋反失败,殃及汉使。解读第三段思考2:苏武想自杀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明确“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最核心的词是“重负国”。原因:张胜私自参与叛乱阴谋,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汉、匈通好的宗旨,使汉朝处于理亏的地位,自己作为正使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这是失职,此为一“负国”;如果再被匈奴拘捕审讯,受到侮辱之后才死,使汉朝的尊严受到损害,那就更加给汉朝丢脸,此为二“负国”;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此为三“负国”。解读第四段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①。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②召医。凿地为坎③,置煴火,覆武其上,蹈④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⑤。惠等哭,舆⑥归营。单于壮⑦其节,朝夕遣人候问⑧武,而收系⑨张胜。活动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受辞:听取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