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课《五代史伶官传序》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其意气..之盛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及意义的能力。A项,“意气”,古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今义: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B项,“忧劳”古今义相同,忧虑劳苦。C项,“至于”,古义:为两个词,“到了……的结局”;今义:为一个词,作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D项,“从事”,古义:泛指―般属官;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去,或按某种办法处理。故选B。2.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梁,吾仇也(判断句)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状语后置句)③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④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定语后置句)⑥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状语后置句)⑦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⑧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A.①②③⑥⑦⑧B.①④⑤⑥⑦⑧C.①③④⑥⑦⑧D.③④⑥⑦⑧【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①判断句。“……也”,表判断;正确。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是:则遣从事以一少牢(于)庙告;错误。③判断句。“……者,……也”,表判断;正确。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锦囊盛;正确。⑤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方其以组系燕父子。错误。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而以成功告(之)。正确。课后培优练级练⑦被动句。“为……所”表被动;正确。⑧被动句。“于”表被动;正确。故选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②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独伶人也哉③与其.所以失之者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④自然之.理也夫天者,人之.始也A.①相同,②③④不同B.②相同,①③④不同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D.②④相同,①③不同【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把握能力。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翻译为: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于,介词,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翻译为:可见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于,介词,从。②“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翻译为: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岂,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岂独伶人也哉”翻译为: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岂,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③“与其所以失之者”翻译为: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其,代词,他。“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翻译为: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愿望。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④“自然之理也”翻译为: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之,助词,的。“夫天者,人之始也”翻译为:上天,是人的原始。之,助词,的。故选D。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负而前驱C.仓皇东出D.一夫夜呼【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A项,“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B项,“前”,名词作状语;C项,“东”,名词作状语;D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5.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D项没有特殊句式。6.下列各选项中,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B.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尽收眼底。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8.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9.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答案】7.①翻天覆地②不可企及③身临其境8.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9.B【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第二处,结合“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无法达到,由此可以想到“不可企及”。“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第二处,“用……技术完美融合……艺术”搭配不当且不合逻辑,改为“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表特殊含义。B.表突出强调。C.表特殊含义。D.表特殊含义。故选B。10.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损、逸豫、溺、伶,还要注意不要丢掉虚词:也。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课内重点语段阅读(2022·上海·华师大二附中高二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伶官传序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11.在第①段方框处填入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也B.矣C.哉D.焉12.为第②段画线句加上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A.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B.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C.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D.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13.下列对文章相关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呜呼”起笔,语气迂曲舒缓,表达了作者对伶官误国的深沉感慨。B.“遣、请、盛、负、纳”五个动词,凝练生动地写出庄宗复仇征战的情况。C.“一夫夜呼……泣下沾襟”,写庄宗亡国败逃时的衰颓之景,颇具画面感。D.第③段末用两个反问,表达对“得难失易,成败于人”的肯定,语势强烈。1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点出中心论点观点:盛衰之理,在天命,更在人事。统领全文。B.第②段言“忧而盛”,第③段言“逸而衰”,对比鲜明,抑扬有致。C.末尾议论由个别到一般,使文章主题升华,具有更广泛的醒世意义。D.本文意在借古讽今,告诫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15.有人认为本文对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论证并不充分,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答案】11.B12.C13.D14.A15.说法不正确,本文的中心论点为盛衰之理,由于人事。作者通过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对比论证,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论证充分而鲜明。【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也”表陈述语气。B.“矣”表感叹语气。C.“哉”表疑问语气。D.“焉”表陈述语气。根据语境应表示感叹语气。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句意: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梁是敌国和后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