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入《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这封信,针对当时资产阶级理论家对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歪曲,指出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澄清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素养目标】1.了解恩格斯写这封信的背景和针对性。2.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思考这些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学习恩格斯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学习文中举例论仑证等论证方法。目录1、知人论事1、知人论世3、品读探究4、素材积累2、初读感悟知人论世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支持。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列宁曾指出,他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了解作者恩格斯名言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3.生活越紧张,越能显示人的生命力。4.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写作背景马克思曾指出,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马克思逝世之后,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歪曲了马克思的观点,篡改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歪曲为“经济决定一切”、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一位。恩格斯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在1894年1月25日的回信。题目解说这是恩格斯1894年1月25日在伦敦给当时德国的青年大学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写的一封回信。“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一个偏正短语,“决定性基础”是中心语,“社会历史”是定语。标题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分析了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文体知识:书信格式(一般包括六部分)①称呼。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后面加上冒号,②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③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④祝颂语。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⑤署名。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用学”“好友”“弟”“妹”等。⑥日期。写信的日期可写在署名的后面另起一行。初读感悟1.诵读课文,掌握书信的格式。书信格式见预习文体知识2.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第一部分(1-2段)论述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第二部分(3-6段)经济条件制约着历史发展,不应忽视两点。第三部分(7-9段)指出正确理解历史的障碍,推荐著作,说明理解这封信的方法。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结构”是指作者对文章材料组织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的表现形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或角度,可分为总分式结构和破立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可分为总一分、总一分一总、分一总等几种结构方式。再次诵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论证结构:引论:经济关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本论:不应当忽视的两个问题①上层建筑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两个②偶然性的基础是经济的必然性问题结论:经济的决定作用(历史、德国)其他文章已经分析结束语:书信格式,表现谦逊采用了“总一分”式结构读第五段,讨论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主要运用举例论证作用:使说理深入浅出。如拿破仑充当军事独裁者,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他本人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但这个角色可以由拿破仑来扮演,也可以由别人来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扮演了当时法兰西共和国发展的主要角色,又是个偶然现象。再如罗马统帅凯撒和他的养子—一罗马帝国创始人奥古斯都,以及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他们都是自己时代的伟大人物,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样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品读第四段探究恩格斯是如何强调经济因素“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的?一方面强调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其他因素中终极性、根源性的因素,坚持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间接性实现的,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品读第四段探究思考恩格斯是怎样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的?①恩格斯把“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经济关系,这样,技术、地理基础、一定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和先前经济发展状况等都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②作为复杂系统的经济关系各因素之间、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经济关系各因素与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巨系统。③恩格斯还进一步用这些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些偶然性背后又隐藏着必然性,经济运动是这众多因素中“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又是经济因素中“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用两个“归根到底”,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赏析语句“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运用比喻手法将“经济关系”比喻成“红线”,指出经济状况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意义。经济状况并不能自发地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作用,它是在既定的、制约着它的环境中对历史发展产生作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关系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多元互动的结果品读第五、六段怎样理解伟大人物出现的偶然性?偶然性是相对的,它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只能在各个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而不是脱离必然性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伟大人物,某人恰恰被社会选择为完成一定历史任务的伟大人物,是有条件的。从主观条件看,他所具备的才能、素质使他比别人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更能胜任时代的重任;从客观条件看,社会恰恰能为他提供诸多施展才能的条件和机遇。可见,只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正确阐明某一特定的伟大人物的出现社会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具有什么样的关系?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必然性是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偶然性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在事物发展中不居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至多也只能决定事物的局部特征。②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它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因而服从于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性指的是经济的必然性,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运行的客观必然性。它表现为:经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其固有的规律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们的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反映客观经济必然性的程度。写作特色一下面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①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找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作者在表达时,说“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体现的是“我们的观点”,意思严密,态度谦虚,内涵丰富。②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历史上所有”则包括全部,写出了结论的适应范围;“其他的”“表面的”则进行了适当的修饰,使表达精辟透彻,言简意赅写作特色二、内容高度概括,逻辑严密。内容高度概括如文章开头“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概括出“经济关系”的内容。逻辑严密则表现在各个部分、各个段落的紧密衔接上,使用了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如“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直接引出下文。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关联词语,使文章显得过渡自然,逻辑严密。特色三、举例论证使说理深入浅出。在文中找出两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①举拿破仑的例子拿破仑充当军事独裁者,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他本人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但这个角色可以由拿破仑来扮演,也可以由别人来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又是个偶然现象。从而揭示了英雄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②举古代奴隶制时代著名的罗马统帅凯撒和他的养子—一罗马帝国创始人奥古斯都,以及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例子。证明他们都是自己时代的伟大人物,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样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主题本文是恩格斯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回信。恩格斯针对当时资产阶级理论家对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歪曲,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辩证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因素与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经济不是制约历史发展和上层建筑的唯一因素,因为其还受很多偶然性的影响,但经济的必然性起决定作用。【素材1】恩格斯刻苦钻研,涉猎广泛,不仅研读社会科学,还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19世纪50年代初,恩格斯曾研究生理学19世纪50年代末他又研究细胞理论和能量转化理论等自然科学。深入研究自然科学成果后,恩格斯写成巨著《自然辩证法》,这一著作有力回击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哲学的挑战,指导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与需要。适用角度:“阅读”“博学”“挑战”“广泛涉猎”等【运用示例】书香的熏陶,会使人的周身散发如何也虚假不来的过人气质。恩格斯博览群书,不仅成就哲人气质,还为他撰写无产阶级革命巨著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读书,吟诵诗文,也能在文字中涵养气质,提升自我。犹如欧阳修所言:“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每一次阅读,都是与作者的对话,都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习近平曾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深刻认识自己肩上的使命,把读书爱好浸入灵魂,把读书习惯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新时代青年一定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能为日后工作储备知识,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素材2】恩格斯学习时非常重视思考,并擅长批判。他常运用辩证逻辑进行思考,偶有所得,便欣喜若狂,并及时记录下来,为后来的研究保留了大量笔记与手稿。恩格斯对于前人的理论成果并非简单地批判,亦非批判过后就作罢,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与发展。人类学家摩尔根调查研究40年后,将成果汇编成《古代社会》一书。恩格斯仔细研读,借助摩尔根调查的材料,并补充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适用角度:“思考”“批判”“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运用示例】从历史上看,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大都有三个特点:博学;善间;富于钻研精神,重视思想方法。汉朝王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批判家。他写的《论衡》,专门批判古书和传说中的错误,立论有据,言之成理,表现出很高的才华。恩格斯在阅读中重视思考,批判吸收,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虑比较周密,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正确,使人少走许多弯路。“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素材3】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艰苦,常常靠典当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