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任务群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古体诗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柏舟《诗经·邶风》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②我无酒,以遨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③。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⑤。忧心悄悄⑥,愠于群小。觏闵⑦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⑧。日居月诸,胡迭而微⑨?心之忧矣,如匪澣衣⑩。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注]①泛彼柏舟:柏木小舟在水中漂流。泛,漂流。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的心不能像镜子对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匪,非。鉴,铜镜。茹,含,容纳。④据:依靠。⑤这两句的意思是: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棣棣,丰富盛多的样子。选,屈挠退让。⑥悄悄:苦愁状。⑦觏闵:遭遇患难。觏(ɡòu),同“遘”,遭遇。闵(mǐn),痛,指患难。⑧这两句的意思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辟,同“擗”,抚心坎。摽,捶击。⑨这两句的意思是:日月为何更迭晦明,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间?犹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⑩这两句的意思是:心中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的衣服没有清洗。1.下列有关《柏舟》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写出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C.第三章,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消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写满腹辛酸,自悲身世。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达自己的怨恨像衣垢洗不干净一样,无法消除,于是只能一走了之。2.《柏舟》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3—4题。采薇《诗经·小雅》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犭严狁①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②维何?维常③之华。彼路④斯何?君子⑤之车。戎车既驾,四牡⑥业业⑦。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⑧。君子所依,小人⑨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①犭严狁(xiǎnyǔn):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②尔:花盛开貌。③常:棠棣。④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⑤君子:将帅。⑥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⑦业业:马高大雄壮的样子。⑧骙骙:马强壮貌。⑨小人:士卒。⑩棘:同“急”。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昐望着回家,内心充满忧伤。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明出征时是春天,以随风飘扬的柳丝来渲染离家时的依依不舍之情。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明归来时是冬天,用雪花纷飞的情景来表现主人公返家路途的艰难。D.后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使情感在回旋中递进加强,使主题更突出,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4.概括第四、五章的内容及所蕴含的情感。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5—6题。湘江曲张籍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茫茫鹧鸪飞。5.首句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交代了什么内容?试简要分析。6.这是一首送别诗,联系全诗分析诗人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送别思绪的。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采莲曲李白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溪边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嬉戏,给人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B.三、四句勾勒出一幅人花相映、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C.五、六句写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风流少年,他们借着树木掩映悄悄观望。D.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令人断肠。8.诗界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的形象的。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9—10题。野夕答孙郎擢①何逊②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472?—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曾任水部郎、仁威庐陵王记室等职。9.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10.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水夫谣王建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以水边纤夫的生活为描写对象,写出了水上劳役的苦痛,对当时不合理的劳役制度进行了控诉。B.本诗一开头就以“苦哉”二字总领全篇,奠定了悲苦的感情基调,这一声嗟叹感情浓烈,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C.诗的最后两句说的是诗人希望河流变成田地,这样水夫们就不会受徭役之苦了,表现了诗人忧民的情怀。D.本诗对纤夫的心理描写细致而有层次,由嗟叹到哀怨、愤恨,再到无可奈何,将其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12.“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两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格律诗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兴八首(其二)杜甫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海上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尚书省。汉代尚书省用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④伏枕:生病卧床。⑤山楼粉堞: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紧承《秋兴八首》(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出了孤城落日的壮阔之景。B.诗人按着北斗星的方位遥望长安,见出思念之切;“每依”表明这样遥望凝想已是常态。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心生悲慨。D.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免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2.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有人论之曰“身在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中,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征,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体衰、怕冷。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写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只是为了交代老翁“未起”的原因,反映出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D.诗中虽然没有直言情感态度,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诗人深有感触。4.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5—6题。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中“屠”字用得新奇,本指“屠杀”,此处引申为驱除、消灭,突出了诗人对酷热的极度怨恨。B.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写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C.“昆仑”“蓬莱”句写清凉世界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诗人却有无穷的吸引力。D.最后两句表现诗人甘愿与天下共苦难的高尚情操,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6.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诗人怎样的理想?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7—8题。汴岸置酒赠黄十七①黄庭坚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②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初平③群羊置莫问,叔度④千顷醉即休。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⑤寒挂屋山头。[注]①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②涴:污染。③初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之事。④叔度: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⑤斗杓:北斗星。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黄介心情极为烦闷,作者理解其愁虑繁深,因而邀他出游以消心忧。B.颔联写明月倒映于浑黄的汴河却依然澄明,岸上碧树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C.颈联用典,写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虚诞渺茫,不可当真,也不能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D.尾联勾画出一幅秋夜图,楼船笛声,北斗高挂,无限情愫融入静夜笛声里。8.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这一意象,诗人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赠别几复黄庭坚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注]见平生。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注]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宋词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浣溪沙①苏轼长记鸣琴子贱②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③终不忘桐乡。[注]①此词别本有小序云:“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②子贱:宓子贱,春秋时鲁国人。史书记载,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③仲卿:西汉人朱邑,字仲卿,曾在桐乡为官,深受人民爱戴,病重时,嘱咐其子将其葬于桐乡。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词人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借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的事故,来赞美陈海州治理眉州有方。B.上片写宓子贱的厅堂昔日被垂杨环绕着,现在却被秋霜覆盖,一片萧索,表达了世事变迁之感。C.“聚散交游如梦寐”运用比喻,写出了人生聚散如同梦境一般,与“人生如梦”有异曲同工之妙。D.全词语言质朴,用典贴切,感情深沉而丰富,既有对他人的情谊,也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慨。2.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此词当作于辛弃疾遭谗被贬,闲居带湖期间。3.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四句描绘词人夜宿的王氏庵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B.“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C.下片抒写词人的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词人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能不更加衰老呢?D.本词语言平浅,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4.本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满江红①柳永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