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7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原文及教案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原文及教案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音乐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百鸟歌唱、毡包有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更是牧民双手托起的幸福大厦。歌曲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第一乐段的节奏均匀、稳健;第二乐段从弱拍起唱,使原本平稳的节奏带有了起伏的律动感。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并用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给人以辽阔、悠扬、婉转、抒情的印象。这种将情感波澜与意境相融合的创作手法,非常深刻地表现了蒙古族牧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及对幸福生活无比赞美的欢乐心情。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作好文供参考!2/17品欣赏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打节奏、等一系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欣赏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在教学中重点感受、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采用多种形式欣赏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教学目标: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3、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教学重点:1、欣赏、感受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试唱法、听赏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好文供参考!3/17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大草原画面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师: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学生欣赏画面师问:你在草原上看见什么景色?(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3、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三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初听歌曲。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的情景和内容。好文供参考!4/17听听歌曲中唱出了内蒙大草原怎样的景色?2、学生聆听后交流回答自己的感受。3、了解演唱者德德玛。课件出示:德德玛(1947)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人。1962年入呼和浩特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声乐。1964年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民族班学习。现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经常演唱的代表曲目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嘎达梅林》、《奥菲欧的咏叹调》等。4、分段欣赏。师:大草原多么美丽啊!如果我们生活在这里,会是怎样的心情?歌曲中表达草原人民对草原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请同学们看歌词分段欣赏歌曲。课件出示歌词学生聆听谈感受5、完整欣赏,随旋律哼唱,进一感受歌曲表达的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6、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设计一些简单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分组讨论,可加入小乐器伴奏。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聆听腾格尔创作并演唱的《天堂》,试着跟他一起唱。想好文供参考!5/17一想为什么他把自己的家比作“天堂”?比较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腾格尔演唱的《天堂》,两位歌唱家在演唱风格上、音乐情绪上有何不同?学生交流汇报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欣赏了内蒙音乐,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内蒙古的草原风情,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板书设计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速赞美的教学反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充满蒙古族风情的歌曲,通过聆听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而产生对草原及蒙古人民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来到美丽的大草原,然后通过不同形式的听赏歌曲,让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更丰富,交流也更主动。更喜欢蒙古族音乐。好文供参考!6/17音乐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1、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边》2、听唱歌曲《银杯》3、学习有关音乐知识:民歌、长调、短调、波音记号4、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一题和学习评价二教学目标: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感受蒙古族歌手的音色特点,认识波音记号。2、用模唱的方法学唱《银杯》,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艺术特点,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3、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民歌的有关知识,丰富学生音乐视野。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地掌握波音、滑音的演唱技巧完整地演唱歌曲《银杯》。2、基本掌握本课有关的音乐知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谈话交流,导入本课的欣赏歌曲。好文供参考!7/17二、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首先请学生完整的欣赏由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的MV.2、然后提问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演唱的歌唱家名字叫什么?哪个民族的?3、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蒙古族的了解。然后老师做简单补充。(用课件)简介: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另有一部分散居于新疆、青海、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人口约六百余万。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音乐文化。首选内蒙古自治区的音乐,说明蒙古族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歌中的长调、短调,民族乐器中的马头琴,在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同长调因其在蒙古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以及其悠长旷达、自由舒展的、优美的旋律而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三、学唱歌曲《银杯》1、完整聆听歌曲《银杯》,体会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2、作品分析:《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一首祝酒歌。它属于民歌中的风俗类歌曲,常用于酒宴聚会,彰显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是带有舞蹈性质的短调歌曲。歌曲为五声羽调式。旋律呈好文供参考!8/17抛物线进行,音程有较大的跳进。演唱中多用倚音、下滑音装饰旋律。旋律进行,除了级进的进行方式之外,多次出现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这不仅使音乐情绪更加高昂、兴奋,也突显了歌曲的蒙古族草原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豪情。朗读歌词,找出歌词中的衬词后,摸唱歌曲两遍。3、试着用分别用唱衬词句和不唱衬词句的方法,唱唱歌曲,体会一下这一扩充句的作用,然后对歌曲进行分句,进一步仔细聆听,学习一段体知识:四、乐理知识1、一段体:由一个乐段构成,因此也称做一段体或一段式。乐段的内部结构多种多样,包括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及其他多句式等;也可能是不易划分句读的结构或复乐段结构,最终须有明显的结束(通常结束在主调的主音上作为独立曲式的乐段,内部常有扩展,即乐句长度因内部扩展而有所增加,或加以补充终止,并常加有引子或结尾。一段体曲式通常可作为短小的歌曲(包括民歌〉、舞曲或器乐小曲的结构形式。2、滑音记号:包括上滑音、下滑音及这两种滑音的演唱技巧。3、波音记号:包括上波音、下波音及这两种波音的演唱技巧。五、巩固训练好文供参考!9/171、歌曲《银杯》创作背景: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通常主人将斟满酒的银碗托在哈达之上献给客人客人应接住酒杯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主人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酒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之后客人用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第一滴酒弹向天空,蘸第二滴酒弹向大地,蘸第三滴酒涂在自己的脑门上,分别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因此,酒歌就成为蒙古族民歌艺术中重要的体裁之一。这首记录于内蒙古伊克昭盟的酒歌,唱遍了整个内蒙古草原,可以说是各类酒歌的代表,有人甚至将它称为蒙古族的“族歌”。歌名为《银杯》,是因为蒙古族在向最尊贵的客人敬酒时,一定要用一只银碗盛酒。而且,在蒙古族的观念中,银子是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金属,歌名《银杯》有它非常的特殊的含义。此歌在一些地方也被称做《金杯》,这是传承中的正常现象。这首酒歌的情绪热烈、风格浓郁、音调简洁、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适合于群唱。在草原上,《银杯》早已成为酒席间不可少的精神食粮。2、播放歌曲《银杯》MV,欣赏蒙古族歌手的演唱,体验前倚音、下滑音的韵味,学着唱一唱,体验蒙古族民歌鲜明的地方色彩。3、分小组设计独唱、齐唱、轮唱等演唱形式进行表演,结合“实践与创造”第一题开展活动,巩固演唱形式的相关知好文供参考!10/17识。六、欣赏歌曲《天边》,学习音乐知识1、播放歌曲MV,感受、体验、判断蒙古男高音音色与女中音音色以及它们在表现音乐意境、表达音乐情感方面各自不同的作用。可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他们的音色特点和听后印象。2、学习音乐知识民歌:1)概念: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2)特点:具有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练和鲜明的地方色彩等特点。蒙古族民歌:1)概念:是蒙古族人民在放牧、养畜以及祭祀礼仪、节日庆典、婚宴等活动中创造的歌唱形式。2)分类:蒙古民歌按照体裁分类的方法可概括为长调和短调两类。3)特点:蒙古族民歌的主要音乐特点为:音阶:蒙古族民歌多为五声音阶,也有少量七声音阶的。调式: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好文供参考!11/17旋法: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线条经常呈抛物线形,即一个乐句或乐节的高点常常位于中部。另外,在蒙古族民歌中,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的大跳经常出现,八度以上的大跳也并不罕见。音程较大的跳进,也是形成蒙古族民歌开阔、稳健、剽悍性格的主要因素。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也称做“长调”。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主要特点如下:1)长调具有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多大跳音程、尾音拖长,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的特点;2)长调的旋律,基本以五声羽、宫调式为主,唱词是格律自由的四句体,曲调是具有对比、并置、呼应关系的上、下句体。第一乐句为上句,第二乐句为下句。上下句的单段体结构民歌,在我国各民族民歌中非常多见;3)长调歌词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4)演唱长调时,真假声相结合,并常用颤音及上滑音作装饰;5)长调的伴奏乐器以马头琴为主,在有条件或音乐会上表演时,则常辅以其他民族乐器,如笛子、三弦等。好文供参考!12/17短调:是指字多腔少、结构短小规整、节奏整齐匀称、具有叙述性特征的蒙古族民歌。短调民歌在蒙古族的音乐生活中曾占有主导地位。短调种类:狩猎歌、叙事歌、部分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和婚礼歌等歌种都属于短调。短调的特点:曲调较长调显得短小,音域也相对窄一些,但仍有蒙古族音乐中具有特征意义的大跳音程。3、完成学习评价二。七、课堂小结:简单总结本科所学,下课!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原文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音乐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4好文供参考!13/17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