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补给水预处理反渗透膜污染的预防和处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硕士学位论文锅炉补给水预处理反渗透膜污染的预防和处理姓名:赵宇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王淑勤;高金龙20080425锅炉补给水预处理反渗透膜污染的预防和处理作者:赵宇超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相似文献(5条)1.学位论文苏雅玲纳滤与低压反渗透技术处理锅炉补给水的研究2005本文采用以纳滤膜为主的膜技术处理锅炉补给水的研究,将其与低压反渗透技术进行了处理效果的对比,并与离子交换技术作了技术、经济及环境效益方面的比较。本试验考察了操作压力、温度和回收率等操作条件对膜的水通量和软化除盐效果的影响,对于每一种膜应通过试验确定出合适的操作条件。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在上海市自来水的硬度范围内,采用一级NF膜或低压反渗透膜工艺出水就可满足中低压热水锅炉补给水的要求,而且出水硬度远远低于国标所要求的60mgCaCO3/L。二级NF、二级低压RO、NF-RO和RO-NF工艺可以满足蒸汽锅炉补给水要求。二级低压RO和RO-NF工艺可以满足高压锅炉补给水要求。一级一段循环式工艺的脱盐率和脱硬度率比较恒定,对浓水与原水混合后进行循环式处理,出水水质基本上可达到热水锅炉补给水的标准。本试验同时考察了膜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NF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体上优于低压RO工艺。回收率分别为20%和40%时,一级NF对TOC的去除率较低压RO高约1.8%、6.3%,对TC的去除率高约2.7%、1.6%,对IC的去除率高约3.6%、1.7%,但TN去除率较低压RO低7%~9%。二级工艺与串联工艺中,以二级NF去除有机物的效果最好,其次分别是NF-RO、二级低压RO、RO-NF工艺。2.期刊论文常亮.吴文龙.CHANGLiang.WUWenlong超滤膜重度污染原因分析与离线化学清洗-热力发电2010,39(5)对某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超滤膜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利用常规分析方法与ICP光谱分析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物质为有机物、硅、铁等.由于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相互作用,清洗难度增加.采用离线清洗方式对单根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试验,效果良好.化学清洗后,单支膜元件的产水量由2~3m2/h增加至8~9m3/h;浓水侧压力提高到0.08MPa左右,单套装置出水量达到45~55m3/h,进出水压差0.02MPa左右,出水浊度为零,基本达到新膜状态.3.学位论文牛相君膜分离技术处理棕榈油废水研究2005棕榈油废水是高有机负荷、高色度的工业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论文以超滤-反渗透工艺对经二级生物处理后的棕榈油生产废水继续进行深度处理。论文主要围绕超滤膜丝尺寸的选择、超滤操作参数优化、超滤膜污染及清洗方法以及棕榈油废水二级出水经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后回用作锅炉补给水的可行性等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超滤膜尺寸对膜通量影响的试验中,分别考察了膜丝内径和膜丝长度两个参量的影响。膜丝内径主要从两方面来影响膜通量的大小:一方面膜丝内径越大,膜丝壁越厚,在运行过程中膜阻力增大,从而使得在相同压力条件下膜通量降低;另一方面,膜丝内径增大,会降低膜表皮层对处理水的阻力,从而在相同压力条件下有利于膜通量的增大。在膜丝内径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相同压力条件下膜通量受膜丝长度影响程度较大。膜丝长度越短,越有利于膜通量的提高。(2)对超滤膜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的试验中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正交优化设计。单因素分析表明:当膜表面流速在0.7m/s-1.0m/s,产水率在80%-90%,废水温度在20℃-30℃之间变化时,跨膜压差和膜通量衰减率随着膜表面流速、产水率的增加或棕榈油废水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膜通量随着膜表面流速、产水率的增加或棕榈油废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每种操作条件下,跨膜压差,膜通量衰减率和膜通量随操作时间的增加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即快速变化、缓慢变化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正交试验说明:适当地减小膜表面平均流速以及产水率,提高废水温度可使膜分离更有效的进行。各运行参数对膜经济稳定性能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膜表面流速〉产水率〉温度。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操作条件组合为:膜表面流速0.7m/s,产水率80%,废水温度30℃。(3)在超滤膜膜污染的研究中,发现当膜表面流速在0.7m/s-1.0m/s,产水率在80%-90%,废水温度在20℃-30℃之间变化时,膜阻力系数随着膜表面流速或产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废水温度为20℃时,整个运行过程中,膜阻力系数最大,当废水温度为25℃和30℃时,膜阻力系数没有明显差别。在每种运行条件下,随操作时间的增加膜阻力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即快速升高、缓慢增长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4)在对超滤膜清洗方法的研究中,清洗流程采用正冲洗-反冲洗-化学清洗。其中正冲洗压力采用0.05MPa,正冲线速度为3m/s,冲洗1min后能使膜通量恢复40%,反冲洗压力采用0.05MPa,采用0.627m/s的反冲线流速,当反冲时间为10min时,膜通量恢复量达到最大。对超滤膜的化学清洗研究表明,最佳清洗剂为NaClO+NaOH,最佳浓度百分比为NaClO(0.6%)+NaOH(1%),清洗25min后,就能使膜通量达到完全恢复。(5)在棕榈油二级生物出水经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后回用作锅炉补给水的可行性研究中,表明棕榈油生产废水的二级生物出水经超滤-反渗透处理后,其产水可以达到中压锅炉进水水质要求;经过三级超滤法对棕榈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比单纯的一级超滤预处理更能有效降低棕榈油生产废水对反渗透膜的污染。4.会议论文窦红.贺高红螺旋卷式液体分离膜组件中流道的设计及其理论模型2005螺旋卷式液体分离膜组件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锅炉补给水的处理和饮用水的制备及生物制品等领域。在螺旋卷式液体膜分离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污染、浓差极化和压力降损失。浓差极化现象与膜污染现象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许多场合,正是浓差极化导致了膜污染。因此,人们寻求很多方法来减轻膜污染和浓差极化。在螺旋卷式液体分离膜组件中,流道的最初作用是对于流体起到一个支撑导流板的作用。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设计合理的流道能够大大提高传质效率,减轻膜污染和浓差极化。要深入研究流体沿流道的流动状态就要建立理论模型。目前研究流道的理论模型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较常用的模型,SWM模型和CFD(计算流体力学)法。对于螺旋卷式液体分离膜组件中流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通过优化流道的几何参数,在提高传质性能、减少膜污染和浓差极化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压力降损失。螺旋卷式液体分离膜组件已经建立理论模型,存在的问题是模型中所做的假设过于理想化,与实际分离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不符。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模型与方法或建立新的理论模型。另外,实验室规模的膜组件己经建立理论模型,进一步的工作是建立符合工厂规模的理论模型,来准确模拟其分离性能参数。5.会议论文张红.蔡冠萍.张逸明.高顺明内压式超滤在受污染水源中的应用2009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补给水系统中,采用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该超滤系统净产水量已经超过1580万立方米。本文介绍了超滤系统运行参数和产水水质,总结了运行过程中膜污染问题及解决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超滤系统的设计提出建议。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d3d6afc-8be4-40ef-8b33-9de3013576d2下载时间:2010年8月31日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