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2安全观OutlookonSafety第一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Δ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①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又指导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Δ马克思主义哲学简介: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他们对安全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Δ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实现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安全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安全与事故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安全是为了不发生事故,有了事故才需要安全;事故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只要我们掌握了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就能够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第一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既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节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一、安全的本质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感到有保障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简而言之安全就是无危则安无损则全。Δ对安全的感性认识:人们对安全的认识的认识难度大——例如:安全和事故相比,事故比较直观,人们容易从其危害中加以认识;而安全给人们的印象是同事故相对存在的,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因此,最初对安全认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没有深入到安全本质。人们对安全感性认识概括为五种类型Δ对安全的感性认识:⑴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因此认识到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之一。⑵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安全是无事故。⑶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⑷从安全内容的扩展中认识——1、安全是身心健康;2、安全的范围可拓展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安全需要的水平和质量也不同。⑸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安全是一种状态。Δ对安全的感性认识不能解决安全本质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安全的认识,有一定正确性,但只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不能解决安全本质问题。如,用认识2(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指导安全工作,必然导致就事论事的认识与解决一些威胁人们生产、生活表面问题,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如何持续稳定安全局面的问题。用认识3(可以接受的危险)指导安全工作,必然留下隐患(航天事故),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安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深入到本质。才能预防事故实现安全。Δ安全本质随着对安全的逐步认识,人们逐渐总结了安全生产经验并吸取了事故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安全规章制度。显然按安全规章制度办事,就是按生产规律办事,按生产规律办事,生产必然安全。因此:按章办事而构成的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表现形式),其内在本质所具有安全必然性,即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必然性——安全的本质。二、安全的规律狭义安全规律,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如生产安全规律、交通安全规律。广义安全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规律,即大安全的普遍规律。二、安全的规律安全规律的表现形式: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安全现象,安全具有:1、生存规律,2、构成规律,3、发展变化规律。二、安全的规律1、生存规律——安全的生存规律是指安全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安全普遍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下面分别论述其生存规律,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安全——是由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运动(包括动、植物),在其置于的系统中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必然性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安全——是由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在其置于的系统中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必然性的内在本质联系。例如:生产安全——生产实践活动按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二、安全的规律2、构成规律——是指由能构成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同客观规律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例1)生产安全构成规律由五个因素构成⑴劳动者的安全构成因素(安全思想、技能、心态、行为、效果)⑵劳动手段的安全构成因素(设备的自身安全结构、外延安全功能、安全运行方式、实际安全效果)⑶劳动对象的安全构成因素⑷劳动时间的安全构成因素⑸劳动空间的安全构成规律2)生产安全的构成规律是由构成生产规律运动的5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同生产规律的本质联系所构成的.二、安全的规律安全构成规律与事故构成规律的区别:事故是以异常因素与其他因素异常结合发生质变形成的;安全是以由多种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结合的持续规律运动形成的。二、安全的规律3、发展变化规律——安全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后,经过理性升华,能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并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这就是安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生产安全为例,在人们认识掌握了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之后,安全就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经过理性升华后,就不再是原来意义的生产实践规律运动的形式了,而是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综上所述,通过对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得知:安全具有社会属性(与事故对立统一),还有自然属性(同隐患、事故一样:是物质的、运动的、有规律的)。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什么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美国心理学家Masiluo.A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是每个人需要。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什么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和生活,因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安全方针。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什么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人类在发展经济时,往往忘了安全因此更应该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安全第一”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预防为主”是指就要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第三节安全价值观一、研究安全价值的必要性如果安全没有价值指标,它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商品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没有地位。尽管国家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在发展生产时,颁布了各种劳动保护法规,建立了各种专业机构和劳动保护科研机构,拨出大量经费改善劳动条件,并在长期生产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明确指出: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要求各级领导把它放在生产工作的首位。由于商品社会中价值决定其社会地位,所以安全仍然无法脱离没有经济指标的困境,只能成为一般化的宣传内容,“安全第一”也就成了没有权威的口号。因此研究安全价值很有必要二、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Δ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二、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Δ安全价值的数学表达式Vs=F/C其中Vs安全价值,F安全功能,C安全投资。提高安全价值的途径:1、F↑C↓2、F↑C不3、F大幅↑C↑稍微(主要途径)4、F不C↓5、F稍微↓C大幅↓(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二、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安全寿命周期指: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安全寿命周期投资指: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2、安全功能分析从研究安全功能入手找出实现所需必要功能的最优方案。安全功能分析的目的是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必要的安全功能指为确保劳动者安全和健康以及免受才蚕损失,决策人对某项安全投资所需达到安全功能。4、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为实现目标集思广益选最优方案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三、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财富)的关系生产价值的计算公式Vp=ApKbKsAp:生产活动指┅,包括五因素人、机、环、料、法五因素对生产价值的影响1)正作用;2)副作用。Kb:效益系数:生产活动中创造价值的效率,等于生产资本比生产价值。大小取决于五因素的素质三、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财富)的关系Ks:安全系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大小取决于五因素的缺陷Ks=1-Vd/VoVd:事故损失价值,Vo:净产值安全系数等于1,绝对安全,生产价值只随效益系数变化。安全系数等于0,没有安全,生产效率再高,生产效益也不大于0。三、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财富)的关系例如,1994年,8月5日,深圳市清水河安贸危险品公司4号仓库内硫化纳、硝酸铵、高锰酸钾、过硫酸铵等物品混存接触爆炸,死亡15人,受伤873人(重伤136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三、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财富)的关系结论1:安全孕育在生产活动中,生产离不开安全的保证结论2:有安全就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结论3:安全与效益又互为矛盾要提高安全,就要投入,影响效益四、安全价值的观念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价值观,如,时间信息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等。常见安全价值观念有1、战略观念——安全的战略观念有两点,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方针,是利国利民企业的大事。它确立了安全的最终目标是使劳动安全成为人民第一需要的必要条件。四、安全价值的观念性2、市场观念——正常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产品供大于求,即买方市场,人们对产品的采购有众多选择,此时就有产品的安全性要求,且越来越高。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就会失去市场。3、竞争观念——企业的安全状况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中标的机会。四、安全价值的观念性4、服务观念——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安定团结,是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为企业员工幸福服务,为发展生产力服务。5、素质观念——搞好安全,就必须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主要有5个方面:领导素质,职工素质,工艺设备素质,产品本身的素质,安全素质,企业的管理素质。四、安全价值的观念性6开发观念——主要指两个方面:人才开发——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人才智力开发——引进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7信息观念——信息是生产力,安全信息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当不安全的信息及时传递时,就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第四节大安全观一、大安全观的含义及其树立的必要性1、含义:人们习惯将安全技术成为安全。如果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就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第四节大安全观2、(为什么)树立大安全观的必要性:①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安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从本质上看,没有